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领导解读】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涂远超回应民声 靶向发力

【领导解读】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涂远超回应民声 靶向发力

2021-01-28 19:35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解读类型:部门解读 解读方式:在线访谈方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攻坚行动。如何体现“优先”?怎样实施“攻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靶向明确——瞄准“323”健康问题。

近日,就刚刚出台的《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

为何选择“323”作为突破口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当前,我省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患病人数多、诊疗量大、疾病负担重,已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采访中,省卫健委主任涂远超表示,选择“323”作为突破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将有力地回应百姓健康之盼,积极推进健康湖北建设,不断提升全省人民健康获得感。

防筛管治综合施策“看点”多

《方案》围绕降低发病、致死致残和疾病负担,提升知晓率、早诊率和达标率,设置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比和各类健康问题指标17项,提出了到2022年、2025年的目标要求,明确了重点抓好防、筛、管、治四个层面的任务,并实施部门分工协作。其中,不少措施和提法颇有“新意”。

首先,突出预防。《方案》明确,“将干部健康素养水平纳入省直机关党建工作考核。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健康知识和行为教育,实现预防关口前移,探索设立‘健康副校长’。”令人耳目一新。

对此,涂远超解释,坚持预防为主,推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需要发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示范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学生、干部、职工健康素养。我省将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促进健康环境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加大中医药干预力度。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

其次,扩大筛查。我省明确,“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制度,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研究将慢阻肺患者管理纳入基本公卫项目。加强心脑卒中、肺癌等重点癌种筛查,落实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学生视力监测制度,提升产前筛查覆盖率。”把临床可诊断、治疗有手段、群众可接受、财政能负担的疾病筛查技术列为公共卫生项目,将成为“攻坚行动”的重要措施。

第三,加强管理。我省提出,建立省级防治中心指导、县域医共体实施、公共卫生机构参与的健康管理模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能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引导建立“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强化个人健康责任。

第四,规范治疗。我省将进一步提升重大疾病诊疗服务能力,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努力缩短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到就诊有效处理的时间,推广应用癌症个体化规范治疗方案。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

构建“攻坚”支撑保障机制

据了解,我省已明确将“323”健康问题攻坚行动目标任务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市州目标考核指标。

“行动将在健康湖北领导小组领导下实施,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专家咨询、部门联系点、工作述职等制度,以组织保障、部门联动、体系支撑和群防群控,构建支撑保障体系。”涂远超说。

《方案》要求,全省各部门在制定部门规划和公共政策、实施重大工程时,将促进健康的理念和措施列入其中,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发改部门将攻坚行动任务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落实投入政策,医保部门研究支持慢病用药保障、重大疾病筛查和救治保障等政策,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宣传、卫健、教育、广电、体育等部门和工青妇组织开展健康宣传教育,落实部门责任,强化联动,形成合力。

涂远超介绍,“323”健康问题攻坚行动中,全省将组建专病防治中心,结合公卫体系补短板工程,提升公卫和基层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健全体系和网络,促进医防融合。发挥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作用,将攻坚行动目标与基层爱国卫生运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相结合,纳入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内容,加大推进力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