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374号提案会办工作的意见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374号提案会办工作的意见

2022-04-21 09:47 规信处
索 引 号 011043372/2022-13327 发文日期 2022-04-21
发布机构 规信处 文  号
卫生 有 效 性 有效

武汉市政府:

现将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374号提案提出的关于锚定“全国重要增长极”目标,推进武汉城市圈共进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提案者。

推进武汉城市圈共进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我委坚持以率先发展、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大胆推进各方面综合改革试点为主要手段,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卫生事业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委党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处室为成员的武汉城市圈发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和统筹规划城市圈的卫生工作。为统筹谋划武汉城市圈卫生事业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武汉城市圈卫生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突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二是明确重点,精心实施。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卫生健康部门特点,我委把工作重点放在优化配置和实现资源共享方面,明确武汉城市圈卫生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为创建四项新机制,完善四个一体化,加快武汉优质医疗资源向城市圈其他城市下沉。即建立医疗服务共享机制、人才与技术双向交流机制、疾病预防控制联动机制、血液集中检测管理机制,完善医疗急救一体化、妇幼保健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医疗保险一体化。目前,四项新机制基本建立,四个一体化基本形成。三是先行先试,探索改革。坚持将武汉城市圈作为卫生健康改革先行区,先行先试。鄂州市在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过程中,采取整体规划、树立样板、分步推进的策略,将农村新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新农村建设一并规划,首先在恒大社区建立样本点,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并召开现场会,组织各区卫生健康部门和乡镇卫生院有关人员现场观摩学习,然后在长港示范区按恒大社区模式整体铺开,最后,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实现整体规范化达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行区域资源共享,逐步统一补偿方案,实行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确保协作区内参保居民异地住院享受同等待遇,并逐步建立异地就医现场补偿制度,最大程度的便民、利民。

二、主要成效

(一)医疗资源共享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武汉市优质医疗资源通过托管、医联体的形式,通过以大带小,选派一把手院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输入品牌、人才、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常年派专家到共建医院坐诊、住院查房、手术;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通过托管,扩大了武汉市相关医院自身品牌和影响,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比较典型的案例有,同济医院托管咸宁市中心医院,协和医院兼并神龙医院、托管蔡甸区人民医院、江夏区人民医院、洪湖市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托管鄂州市中心医院、潜江市中心医院、汉川市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兼并阳逻中心医院、托管嘉鱼县中医医院。同时,城市圈内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先期建成的鄂州市中心医院、天门市一医院、赤壁市人民医院、红安县人民医院、麻城市人民医院、通城县人民医院、孝昌县人民医院、大悟县人民医院等已可以实现与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等实现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大大提高了圈内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二)医疗急救协作取得新进展

城市圈之间签订了《武汉城市圈内医疗急救建设一体化合作协议》,组织武汉市、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开展武汉城市圈医疗救助应急演练,包括水上、陆上、天上,对现场伤员进行快速转运抢救,危重病人由直升飞机紧急转运到武汉市大型医院,有效探索武汉城市圈医疗急救协作新机制,使武汉城市圈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实现了六个一体化,即:通过统筹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实现规划一体化;通过强化医疗急救管理协作,实现制度一体化;通过加强医疗急救信息沟通,实现指挥一体化;通过开展医疗急救学术交流,实现技术一体化;通过统一医疗急救服务标识,实现形象一体化;通过建立医疗急救联动机制,实现响应一体化。全面提高了武汉城市圈应对日常医疗急救和突发事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的能力。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42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