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678号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 011043372/2020-121906 | 发文日期 | 2020-07-16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 号 | 无 |
分 类 | 卫生 | 有 效 性 | 有效 |
尚瑾、苏光祥、涂汉军、杨道虹等代表们: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共建共享“健康湖北”》的建议已收悉,“建议”倡导健康理念、传播健康知识、引导健康行为,对提高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感谢对我省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
2012年开始,我省每年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15-69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居民素养水平由2012年的9.2%逐步上升至2019年的22.22%,提高了141.5%。到“十三五”期末,我省居民健康素养的目标是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二、前期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纳入考核体系,强化党政职责。2019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健康湖北行动的实施意见》,将普及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湖北15个专项行动,并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健康湖北行动考核指标和监测指标体系。2020年,省卫生健康委把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写进2020年健康湖北工作要点,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建立完善“两库一机制”,构建权威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二)加强示范创建,提升健康水平。通过开展国家和省级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健康促进场所创建等,营造有利于健康素养提升的环境和氛围。我省已建成国家健康促进县区10个,已表彰通报了18个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和65个达标地区。2019年,全省建设健康促进医院412余家、健康促进机关3093余家、健康促进学校2754家、健康促进社区/村5390个,健康促进企业578家。省健康教育所还设计了居民健康素养学习和自测微信小程序,测试人数约70余万人,素养水平超过60%。
(三)开展主题活动,加强部门联动。结合新时期群众健康需求,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调整为“健康进万家”活动。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旅游厅、省体育局等16个部门出台“健康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任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形成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合力。召开联席会议,全面推进健康宣传阵地规范化建设、健康知识宣传巡讲、健康生活方式普及、传统媒体集中宣传推进、新媒体健康宣传创新、健康文化建设等六大行动。16个部门共同举办“健康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健步走活动,邀请奥运冠军、全国道德模范等知名人士担任健康湖北宣传大使。以快闪舞蹈、知识竞答、运动体验等形式,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理念,近两千名群众自发参与,收到良好社会反响。今年,我们将按照健康中国行动和湖北省健康进万家活动有关文件精神,重点选择5-6个试点县,通过省级资金扶持、政策支持、咨询指导技术服务,帮助试点县全方位打造健康宣传阵地,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举办科普大赛,鼓励科普创作。2019年联合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科协举办首届健康科普大赛,广泛动员各市州卫生健康部门、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层层选拔优秀科普医务工作者,全省募集健康科普作品800多份,最终12位选手在省电视台参加讲解类决赛。决赛当天网络直播点击量达到139万,中央及省市3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30多条决赛科普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决赛视频连续三次在湖北电视台播出,收视率均位居全省第一,经融媒体持续传播,近千万群众受益。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健康科普大赛,并在7月份已经开展健康科普训练营线上培训工作,上至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下至基层村卫生室村医,近150多万人次接受健康科普线上培训,全省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积极主动做健康科普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
(五)搭建宣传平台,拓展传播范围。与省级主要媒体合作,成立健康科普媒体宣传联盟,打造健康科普“中央厨房”,开设《荆楚大医生》《问健康》《健康合伙人》《寻医问药》《健康有道》等专题健康节目,收听收视率均位居各台第一。以省级健康科普微信平台为中心,全省各级医疗单位微信公众号为网点,铺设了一个在全省范围内影响面大、覆盖面广、精准性高、专业性强的健康科普微信矩阵。充分利用无线网络与液晶电视、LED等数字多媒体管理平台将健康素养知识送达基层公卫机构、村卫生室,以及基层群众中。疫情期间,《荆楚大医生》团队与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省卫生健康委宣教中心联合推出《抗疫科普权威发布》节目,邀请中央赴湖北省指导组防控组专家发布《战“疫”科普指南》和《战“疫”心理指南》,制作权威健康科普21期。联合湖北电视台邀请国家、省级专家共同拍摄制作66期“权威科普视频”,大部分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在快手点击量达到1.4亿次。与省文明办、省广播电视台策划《健康成长 为青春而赞》开学第一课,传播科学防疫知识、传承抗疫精神,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省委宣传部予以通报肯定。
(六)深入基层社区,开展健康宣教。组建专家库,成立100名医务工作者组成的省级专家讲师团,各级均成立专家巡讲团,深入社区、街道、乡村开展健康巡讲约38000场次,结合不同卫生日或重点健康问题乡镇级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乡镇级每月至少1次,村级每两月至少1次)、上门提供医疗服务时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等。规范阵地宣传,省级设计制作“健康进万家”月度科普材料,刻录3000份“健康进万家”省级专家健康科普视频,充分利用省市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折页、视频播放等阵地,全省统一传播。编印《漫画顺口溜健康素养66条》《巧治未病 不惧将来》《我为家人学急救》等一系列公开发行的健康科普丛书,全省发送近10万份。并创作14部科普剧本,并制作成动漫。与“小林漫画”合作,制作24节气健康科普创意书签,受到群众广泛欢迎。拍摄“健康湖北,我们在行动”等公益广告,在省电视台定时播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以“战疫科普在行动”为主题,与央视网、湖北日报等媒体全面合作,编创出版各类科普宣传海报,以及《新冠肺炎防控“四早”宣传册》等书籍,共设计发布156个系列347个批次657件图文类科普作品、368个音频类科普作品、74个视频类科普作品、1部科普动漫、2个H5。
(七)推进相关改革,提供政策保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更好保障病有所医的改革发展目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包括确定基本保障内涵,厘清待遇支付边界,明确政策调整权限,规范决策制定流程,其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基本保障、公平享有,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改“医保”为“健保”涉及到整个制度设计的调整,我省将按国家统一部署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健康湖北行动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深入推进健康湖北建设,深入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不断提高全省健康素养水平。
一是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两库、两机制”。建成高层次、专业化、权威性的健康科普专家库,让掌握科学知识的专家、医务人员发声。建成系统完备、科普规范、便捷实用的科普资源库,增加优质健康科普产品供给。积极探索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开展“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研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全民覆盖,不断提升健康素养。实施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项目和健康素养促进项目,不断优化项目设计,提质增效,让人人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教育服务。积极探索研究制定健康促进县(区)管理办法,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持续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践,以健康促进医院和学校为重点,打造健康支持环境。
三是做精做强健康科普,深入推进“健康进万家”活动。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行动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医务人员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服务。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积极主动获取健康信息、参加健康活动、提升健康素养。举办第二届健康科普大赛,给医务人员搭建科普创作和展示平台,并借助各类媒介广泛宣传推广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发挥各级健康科普专家库作用,邀请专家库成员开展一系列公益性健康知识讲座。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