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199号提案建议的回复
索 引 号 | 011043372/2019-07682 | 发文日期 | 2019-08-21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 号 | 无 |
分 类 | 资源环境 | 有 效 性 | 有效 |
戴杰群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的关心和前期工作的肯定。您的提案客观分析了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所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推进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以促进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一、当前工作进展情况
(一)营造了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为了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省政府于201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鄂政办发〔2017〕30号),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薪酬的“两个允许”,充分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配自主权,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根据考核结果自主分配绩效工资,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同时,在财政补偿、人事薪酬、医保支付、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营造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二)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十三五”期间,国家加强了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单个项目补助额度最高分别不超过2亿元、1500万元和600万元,对现有省级职业病、传染病、地方病、结核病等防治机构建设,单个项目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近五年来,我省各级财政投入近20亿元用于全省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改造和周转房建设;2013-2015年,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全省乡镇卫生院设备购置;2016年我省投入1.5亿资金为17886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健康体检一体机,配置率为73.48%;2017年省财政省级安排专项经费1600万元,对80家“薄弱”乡镇卫生院建设,安排近8亿元地方债券用于900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层网底进一步夯实。
(三)实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战略。一是核定公共卫生人员编制。《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鄂编发〔2009〕26号),明确乡镇卫生院专业公共卫生人员编制比例按服务人口千分之0.15核定(每所卫生院不少于3名)。二是多举措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全省村医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实。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职称岗位比例,大力推广“基卫高”职称评审。在实行县域“医共体”的地方,探索“县管乡用”,积极推进“乡管村用”,推行乡村医生“聘用制”,积极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方案的实施,进一步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开展湖北省“乡镇名医”“社区名医”评选表彰活动,2017年公布了首批277 名“湖北省乡镇名医”和82名“湖北省社区名医”,增强了基层卫生队伍的荣誉感和凝聚力。2017年共投入专项经费3000 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骨干人员特岗津贴和大学生招聘补助项目,对大别山区和武陵山区的2146名乡镇卫生院骨干人员发放每人每月900-1000 元的特岗补助,对新招聘的51 名本科生和173 名大专生一次性发放1.5-3 万元的工作补助。三是稳步实施人才培训项目。2017年,省级为农村地区招收培养“3+2”实用型助理全科医生200人,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本科医学生130名,累计转岗培训全科医生1.1万人,初步实现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宜昌、恩施等地政策出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专科医学生,充实到村医队伍。
(四)完善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机制。一是理顺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我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建立“统一管理、分项负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构建统分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新机制。二是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2009年到2017年,我省各级财政共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181.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我省补助资金107.0亿元,地方配套补助资金74.8亿元。三是强化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目前,我省有101个县(市、区)部署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23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县级区域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卫、绩效考核的集中统一管理服务。医疗与公共信息化协同目前已在云梦县等地开始试点测试工作。四是放宽项目资金使用范围。目前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基层医疗机构可以统筹使用,极大放宽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同时,明确了将不低于4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量(而非40%的资金)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补助资金经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拨付。
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提高基层能力。以“四强基层”为重点,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一是“体系整合”强基层,建立“县乡联动、乡村一体” 的县域医共体,促进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二是“政策激励”强基层,通过财政补偿机制、薪酬制度、医保支付方式、基本药物制度等政策的突破,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人才建设”强基层,推进“县招乡用”、“乡招村用”的人事制度,每年投入3000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特岗津贴和大学生定向招聘项目,开展湖北“乡镇名医、社区名医”人才战略。四是“互联网+”强基层,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机构的服务能力。
(二)创新管理体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管理、分项负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新体制,充分落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能,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效能。
(三)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层层开展培训,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对服务标准的执行能力,确保规范实施。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积极作用,抓住重点工作,以基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为重点,提高群众获得感。加强督导、考核、指导等管理环节的落实。
(四)加大宣传力度。结合第8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在全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的主动性。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公开”活动,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承担机构信息公开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公开。服务重点转向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
2018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