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 第20190455号的答复
索 引 号 | 011043372/2019-07645 | 发文日期 | 2019-08-29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 号 | 无 |
分 类 | 资源环境 | 有 效 性 | 有效 |
张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慢性病规范化防治,助力扶贫攻坚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关心。现结合我委前期开展的工作和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健康扶贫决策部署实
近年来,我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健康扶贫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决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全系统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自觉肩负历史使命,多次召开党组会、主任办公会、协商会、专题会、现场推进会,部署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在做好贫困人口签约服务方面,我委先后印发了《湖北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巩固村卫生室网底功能和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过程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部门责任、细化了处室职责,提出了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已完成全省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建档立卡信息统计工作;开展了健康扶贫荆楚行行动,集中全省水平最高的37家大型医院派出优秀专家深入37个贫困县,定期开展巡回医疗,帮助开展大病集中救治和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县级大病救治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减轻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的看病就医负担。截至目前,健康荆楚行共开展大型义诊37场,为10900余人贫困县患者提供了义诊服务;为患有20种大病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开展会诊、疑难讨论共1713人次,免除贫困患者会诊费68.5余万元;帮助县级医院开展疑难手术172台次。基层认真做好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以及其他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工作,截至目前,贫困人口签约493.6万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慢性病防治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落实职责、紧密协作,完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服务的慢性病防治体系,为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慢性病防治服务。
二、关于加强贫困人口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2018年,我委会同省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印发湖北省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在贫困地区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行动”,覆盖贫困患者家庭,为他们提供“家庭健康实用工具”,努力提高贫困家庭的健康素养水平。据统计,2016-2018年我省37个贫困县共举办专业人员慢性病培训93场次,培训6451人次,组织现场宣传活动501场,进行媒体报道468次。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总结交流,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为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关于加强对农村不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建议
众所周知,饮酒、吸烟等生活不良习惯是农村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委依托慢性病防治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三减三健”、健康细胞工程和心脑血管等专项工作,告知农民改变高盐、高脂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乡村领导干部在婚丧嫁娶宴请时带头不摆烟、严控酒。同时、基层医生根据患者的疾病病程、具体的健康危险因素等,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指导,提升贫困慢性病患者的获得感。目前,我省茅箭区、保康县、咸丰县等3个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通过;通城县、南漳县、来凤县和宣恩县等4个贫困县正在创建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健康中国建设行动,进一步加大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干预力度,提高贫困人口中慢性病人群的筛查率、知晓率、干预率,助力健康扶贫。
四、关于提升基层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的建议
按照“县级强、乡镇活、村级稳”的思路,我委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夯实基层服务网底。一是2016年以来,省级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扶持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建设和“薄弱”乡镇卫生院建设。2017年,省级财政拿出8个亿的专项地方债券,完成了全省所有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二是我省累计培训转岗全科医生1.4万多人,注册全科医生8990人,定向培养8000余名大专层次乡村医生。每年投入超过3000万元,对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骨干人员按照每人每月补助500-1000元,对新招聘的医学生按照本科生一次性30000元、大专生一次性15000元标准进行补助。全面建立了村卫生室医疗责任保险制度,33个县(市、区)建立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2019年,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 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了超额绩效工资即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在扣除各项成本后,结余部分可以用来发放绩效工资。下一步,我委将政府债券方式,为每个县级医院建设远程医疗中心,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常规医疗设备,县乡村之间互联互通,不断夯实基层防治能力。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省贫困人口慢性病健康管理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继续为我省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