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互动交流»在线访谈

访谈嘉宾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朱洪波

访谈时间

2022-09-20 02:00

本期主题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健康湖北纵横谈】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朱洪波——从治病到防病,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加紧铺设

曾经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些疾病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显著降低,全省达到消除疟疾标准,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达到传播阻断标准,麻疹、乙脑、流脑、甲肝等主要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9月18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朱洪波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分享“科学防控疾病、赤诚守护健康”的奔走和坚守。

往期回顾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文字实录

[2022-09-20 10:07]嘉宾 |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朱洪波:

生命之思

习近平总书记说: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一切为了生命 一切为了健康”是疾控人的神圣使命!全省疾控工作者将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消风险于无形,降危害至最低,让人人享有健康生活,做湖北人民的健康守护神。

——朱洪波

e33c61fe-f04c-457a-87fe-66e0c9b4c23c.JPG

9月18日,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朱洪波(右)做客湖北日报健康湖北纵横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01

疫苗接种

成为防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

“我省新冠疫苗最高日接种量突破100万剂次,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约1.35亿剂次。”访谈中,列举这一数据,朱洪波认为,“由于新冠疫苗的大范围使用,全省疫情常态化防控有了一道牢固的屏障。”

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也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深入人心。

事实上,疫苗在保障全省居民健康中“屡屡建功”:由于乙肝疫苗的接种,我省60岁以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由2011年的6.79%下降至2021年的3.6%,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大家熟悉的“小儿麻痹症”,它因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由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使用,我省自1994年发现最后1例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以后,至今无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的证据,实现并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目标。此外,我省流脑、乙脑、百日咳等发病率2011年后一直控制在0.5/10万以下,多年未出现实验室证实的白喉,这些也源自疫苗的坚持使用。

640 (1).png

十年来,我省预防接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同时,疫苗储存运输更加规范。如今,全省每个接种门诊配备充足的冷链设备,实现全过程的疫苗信息可追溯,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2011年,湖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成启用,是全国最早实际应用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之一,在全国率先将产科接种点纳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实施数字化预防接种和分时段网上预约接种,市民通过手机即可预约就近的预防接种门诊,让打疫苗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舒适安全。

“全省每年为0-6岁儿童提供的常规免疫疫苗免费接种由4种疫苗预防6种疾病扩大为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年均完成常规免疫疫苗接种持续保持在1200万剂次,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为广大儿童创造了更健康的未来。”对免疫规划的成效,朱洪波深有感触。

02

前赴后继

为阻断消除传染病贡献“湖北智慧”

2021年6月30日,世卫组织发布新闻公告称,中国正式获得该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但鲜有人知的是,这项了不起的壮举背后,浸润着“湖北智慧”。

历史上湖北曾是疟疾流行的重疫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疟疾发病数占传染病总数的70%以上。此后,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2012年我省报告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后,已连续10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2019年,顺利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后,标志着疟疾这一曾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在我省的传播已被阻断。

640 (2).png

这场胜利,跨越70年。控制传染源、消灭传播媒介、疫情监测,一代又一代疾控人矢志不渝、点滴积累。朱洪波的讲述中,充满着敬佩——

“为了控制传染源,让每一个患者都能规范进行根治,疾控人坚持将治疗药物送到一个个患者手上,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

“为了消灭疟疾的传播媒介——蚊子,从背着药罐打药,到探索超低容量喷洒;从宣传蚊帐、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到推广溴氰菊酯类药物浸泡蚊帐和喷涂纱门纱窗阻蚊灭蚊……疾控人为消除疟疾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5月,湖北作为世卫组织独立评估组指定省份,代表中国接受世卫组织专家组现场考察。一个月后,我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

640.png

“这场‘消除疟疾奋斗史’,是我省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领域中的里程碑,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最好见证,更是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追求的最好体现。”朱洪波激动地说。

在防治疾病、守护健康的道路上,每一个小小的片段,都见证着“生命至上”的情怀。疾控工作者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向疾病发起一场场“人民战争”。

血吸虫病在我省流行历史久、疫情重、危害大。按照省委省政府“十年送瘟神”的总体部署,我省在2018年底流行疫区以县为单位全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这在我省的血防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朱洪波介绍,全省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由2007年的2.33%降到2016年为0,到2021年底,全省已经连续6年没有发现本地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

03

防疫“尖兵”

努力让公卫安全风险消于无形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几乎在一夜之间让“流调”“溯源”等疾控专业名词家喻户晓。寻找感染者“上家”和“下家”的疾控流行病学调查员,也从幕后走到台前。

“疾控工作相对而言比较‘隐形’,很多工作都在‘幕后’,但是又非常重要。可以说,疾控系统是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哨兵’。”朱洪波坦言,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疾控部门承担的责任日益突显。

640 (3).png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注。我省提出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湖北样板”。朱洪波深知,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北的“必答题”。

目前,位于幕阜山区的通城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从样本采集到结果获取6小时内即可完成。一个偏远县城,拥有核酸检测实验室,这在以前的“不可能”在短短一两年成为现实。这是我省疾控系统全面启动新一轮的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提升公卫体系处置硬实力的一个缩影。

眼下,湖北已建成覆盖全省2612家网络直报机构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疾控系统疾病监测网络,全面开展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的病原学监测与预警工作;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446家,单样本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244.12万份;现有4333支流调队伍,流调队员24145人,传染病多部门多单位联合流调机制不断完善;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卫补短板项目191个,正加速建设,提升各级疾控中心的软硬件配置。

640 (4).png

“未来,我们将对标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加强重大技术基础实验室建设,加强和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装备配置,提升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能力和突发传染病快速响应能力,努力建成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在朱洪波看来,提升疾控能力,没有终点,只有连绵不断的新起点,要努力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消于无形。

数说湖北疾控

相比2011年,全省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280.4/10万,下降到2021年的199.4/10万。

全省达到消除疟疾标准,血吸虫病达到传播阻断标准,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年均常规免疫疫苗接种保持在1200万剂次,麻疹、乙脑、流脑、甲肝等主要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的比例分别由2011年的15.4%、4.69%和0提升到2021年76.92%、39.06%和17.7%,均超额完成《健康湖北2030行动纲要》的阶段性目标。

相关图片

网友提问

 加载更多

实名反馈

看不清楚换一张

 提交 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