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朗读者” | 姚冬梅、龙青云:援非六十载,走过漫漫征途,永葆医者仁心
5月11日,第四届湖北省卫生健康系统“生命的朗读者”“医学·人文·传承”分享活动在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仁济楼前举行。
分享活动共分为“重温来时路”“奋进新征程”“踔厉向未来”三个篇章,来自全省医疗卫生战线的15位分享人,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一代代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心路历程和感人事迹。
今天请看:
援非六十载,走过漫漫征途,永葆医者仁心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姚冬梅、龙青云
姚冬梅:2013年,作为第23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队员,我们跨洲越洋,来到了阿尔及利亚北方的一个山地小城——马斯卡拉。尽管出发之前,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可真正到达后还是感受到了极大的心理落差:气候条件差,时常顶着烈日风沙;缺少绿叶菜,吃不上葱姜蒜,只能自己动手开荒;语言不通,法语只够日常交流,复杂一点的得靠翻译……但眼前的这些困难并不能浇灭我对这片土地的热情,我暗自下定决心,要抱着对援外工作的责任心,本着医者仁心的职业态度接受挑战,全身心投入到救死扶伤的工作中。
当时,我们所在的公立医院只有当地的三名妇产科医生和四名医疗队的医生,却要承担起整个省妇女的急危重症救治工作。当地公立医院待遇较低,而且医院几乎都是刚毕业的医学生,处置经验和手术能力远远跟不上需求。由于妇产科医生不足,也没有完善的产前检查,很多孕产妇经历过多胎妊娠,导致产科急危重症比例极高。刚到阿尔及利亚的第一周,我们就猝不及防地遇上了1例紧急抢救。
那是一位因“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从基层医院紧急转运到马斯卡拉省医院的患者。我们刚到手术室门口,就听见产妇一阵接一阵的呻吟声,我们迅速安排好麻醉师和手术护士,以最快的速度准备手术。手术台上,当我们刚剪开腹膜,只见暗红的血液喷薄而出。“不好,子宫破裂!”我们立即将胎儿取了出来,却在子宫后壁下段发现两个破口,组织水肿糟脆,几乎无法修复。阿方的麻醉师和手术护士不时查看,觉得修复很困难,不停地示意我们将子宫切掉。但我们考虑到一旦切除,也就意味着这位患者将失去正常的生育能力,对于女性来说是很残忍的。所以我们决定想尽一切办法保留她的子宫,我们仔细缝合止血,足足用了6根线,终于把破口修补好,基本恢复了正常的解剖结构。阿方的医务人员忍不住伸出大拇指:“中国医生,bien(真棒)!”。
在援外的两年时间里,我们用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产妇的生命,向当地传递先进医疗理念与技术,赢得了当地人对中国医生的信赖,这背后也是一代代援外医疗队员的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今年恰逢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自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以湖北医疗队员为主的第一支中国援外医疗队,从此拉开了湖北省承担阿尔及利亚援助任务的序幕。眼下第27批医疗队的队员还在当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我的同事们,你们还好吗?
龙青云:2021年8月,为了能够圆满完成2年的援非任务,我第二次奔赴援非前线。二次援非,无论是工作量还是肩负的担子都是第一次援非工作的几倍。我们刚到时正是阿尔及利亚疫情爆发期,无论何时,队员们都严格按照疫情防控预案的要求做好防护。大家身着防护装备,酷热夏天热得汗流浃背,护目镜压在眼框刻下深深的线条,N95 口罩扣在脸上留下道道淤痕,面屏似紧箍勒得头痛,防护服闭出水汽泡坏皮肤,脱防护装备时汗湿的全身又被风侵袭。可就是这种条件下,在援助的17个多月里,我们共接诊门急诊人数3500余人,接生1600余人,经手大小手术总计1400余台。有时繁忙的夜班,我个人光剖宫产手术就有11台,虽然精疲力尽,但每次只要看到产妇平安,听到新生儿响亮啼哭,就仿佛被打了针兴奋剂,我振奋精神继续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接下来的时间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全力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展现中国医生的风采和大国担当。
姚冬梅:胸怀仁爱之心,力行济世之举。历届的援非队员,都传承着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发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用汗水和热血筑起中非友谊桥梁。国虽有界,医者无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