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百年奋斗 医心向党丨陈孝平:不计一切治病救人,这个初心永远不变

百年奋斗 医心向党丨陈孝平:不计一切治病救人,这个初心永远不变

2021-06-28 11:39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
Mute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Loaded: 0%
Progress: 0%
Stream TypeLIVE
Remaining Time -0:00
 

【编者按】百年风云路、翘首再峥嵘,建党百年也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百年,为记录老一辈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伟大精神,让青年医者更好地续写大医精诚的动人篇章,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推出“百年奋斗、医心向党”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该活动将陆续在“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长江云等多平台进行专区展播。

“两个手术台,一个台子上睡狗,另一个台子上睡陈孝平”

含蓄方正,温婉谨严,常常以微笑示人,他是安徽埠南人,人格中深深透出一股如水般的收放自如。他就是我国肝胆胰外科领军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陈孝平读研究生时,勤奋刻苦的品质已经昭示着他不凡的未来。

当时做动物实验,十几条狗的吃喝拉撒,全部都是他负责。为了给狗补充营养,他到食堂要挑剩骨头;大便小便臭得一塌糊涂,他认真打扫。有一天一个教授看到后惊讶地问:“你怎么受得了?气味太难闻了!”但当时的陈孝平丝毫没觉得苦。“我做的研究,这些事情就应该我干。”

做肝移植手术试验,开完刀后要连续观察两个星期。陈孝平常常就住在医院的实验室里,手术结束后睡在狗的旁边。同事间渐渐流传出一个玩笑——“两个手术台,狗睡一个台子,另一个台子睡陈孝平。”

“用最简单的办法 解决最艰难的问题”

勤则不匮。从医40余年,在肝脏外科领域,陈孝平施行各类肝胆胰手术2万余例,其中包括肝癌手术7000多例,多次打破该领域手术“禁区”,3项中国人的原创手术方式享誉世界。

在外科临床实践中,往往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大肝癌手术切肝量大,肝组织手术剩余少,易发生肝衰竭并导致死亡。陈孝平认为从理论上讲,大肝癌切除不一定发生肝功能衰竭。之后大量的手术证实,大肝癌是可以安全地实施肝切除手术的。常温下肝脏耐受缺血的安全时间是多少?以往认为,常温下暂时阻断肝门血流一般不应超过15分钟,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同济医院外科抢救的2例患者阻断肝血流时间均超过了20分钟,且并未出现不良后果。陈孝平团队由此对于“常温下暂时阻断肝门血流一般不应超过15分钟”这一传统理论提出质疑,并开展了相关实验和临床研究。

2014年12月4日,全球科技领域顶级权威杂志《自然》(《nature》)史无前例的出版专辑,介绍这个肝脏外科的成就,文章中评价道:“陈孝平教授对肝胆胰疾病的治疗做出了救世贡献,是国际肝胆胰技术改进和创新的领导者”。

“你这么认真,你受得了吗?”

把宝贵的行医经验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合盘传授与学生,是他一直坚持的教学态度。

2002年,陈孝平编写完第一本七年制教材后,从颈椎、腰椎到膝关节,足足疼了一年半。对疾病本源的好奇和探索,对医学无止境地追寻是陈孝平创新精神的内核,一流的心性才取得一流的成就。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镌刻着他对疾病的思考、对生命的专注。被他退稿7次的专家反问他:“你这么认真,你受得了吗?”

从“赤脚医生”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三不计较”是他对自己一路“坦途”的精神淬炼。首先是不计较时间。病人什么时候需要救治,救治多长时间都是不确定的,医生的工作没有8小时工作制的说法,在医生紧缺的年代,陈院士曾连续手术72小时,未曾休息。第二是不计较金钱,这也是陈孝平的老师裘法祖院士一贯的作风,生活朴实无华。第三,是不计较得失,陈院士讲到,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医院派遣医生去看守防震棚,一般医生不愿去,觉得跟自己的专业不相符合。陈院士没有挑三拣四,在看守防震棚的漫长时光里,他刻苦读书,归来后不久考上了研究生。

“救死扶伤,这个初心永远改变不了”

对于自己入党的初心,陈院士感慨万千。在德国生活过许多年的裘法祖院士是陈孝平的入党介绍人,裘院士对比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式,觉得一个有为青年必须在组织的领导下才能更好的施展自己为病人服务的能力。“作为一名医生,病人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个是医生的初心,是永远改不了的。”

陈孝平全心专注于医学科学事业,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救死扶伤的行医生涯中,岁月流转,初心却愈发深刻而永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