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登录|注册

百年奋斗 医心向党 | 裘法祖:无愧祖国和人民 “做个好医生”

2021-06-04 19:57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

编者按:百年风云路、翘首再峥嵘,建党百年也是湖北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百年,是无数医务工作者前赴后继、鞠躬尽瘁的百年。为记录这一幕幕闪光的发展里程、镌刻下老一辈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伟大精神、让青年医者更好地传承宝贵的红色精神,在下一个百年里能够继续弘扬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精神,续写大医精诚的动人篇章,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推出“百年奋斗、医心向党”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该活动将陆续在“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长江云等多平台进行专区展播。

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裘法祖立志要做一名医生,初衷则是为了解除千万个母亲的病痛。

裘法祖出生在西子湖畔。从小学习勤奋的他,18岁那年如愿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班学习德语。

一年后他的母亲突然腹内剧痛,医生、郎中都束手无策,不久后母亲就离开了人世。裘法祖查阅西医书籍后才发现他的母亲竟是死于在国外只需要十几分钟做个手术,就能解决问题的阑尾炎。

1936年,在两个姐姐的资助下。裘法祖只身远赴德国留学。裘法祖在学习上异常勤奋,上课时总抢着坐在第一排。毕业后的裘法祖成功应聘上慕尼黑最大的市立医院,成为一名“志愿医生”,开启了他的医生职业生涯。

在来到德国的第7年,他被提升为外科主任。而由中国人担任外科主任,这在当时的德国史无前例。

虽然在德国已经稳定,但当祖国需要时,裘法祖毅然选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常说:“我有三位母亲,一位是生养我的母亲,一位是教育我的同济,一位是我热爱的祖国。”

1946年底,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德国,裘法祖婉拒了导师和友人的挽留,决定辞去市立医院外科主任的职务,卖掉汽车和房子,带着妻女执意回到了满目疮痍的祖国,受聘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他是中国外科学之父

在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岁月里,裘法祖致力于祖国的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事业,为中国现代外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裘法祖率先在国内提出把大外科分为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等,奠定了今天医学里的专科概念。

他主持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器官移植机构——原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并组建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同时又是我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

60多年来,裘法祖“稳、准、轻、细、快”的高超技术被公誉为“裘氏手术”,并改进新术式不下数十种,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他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完好无损”,这套“裘氏手术规范”也影响了我国许多外科医生。据说中国的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只要相互看一眼,就知道对方是不是裘法祖的门下,因为“裘氏手术”讲究精准,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损伤。

裘法祖院士一生桃李满天下,他向学生强调医生要做到“三会”、“三知”,即“手术要会做、经验要会写、上课要会讲”,“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主张对青年医师要“大胆放手、具体指导、严格要求”。他提携后辈,甘当人梯,桃李满天下,亲手培养了大批优秀外科人才,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他以培育新秀为人生乐事,2004年,他拿出毕生奖金设立了“裘法祖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基金”。

他是“人民医学家”

“一个病人愿意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让医生在他肚子上划一刀,对医生是多大的信任啊。这种以生命相托的信任,理应赢得医生亲人般的赤诚。”这是裘法祖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还常常教育自己的学生:“医术不论高低,医德最是重要。医生在技术上有高低之分,但在医德上必须是高尚的。一个好的医生就应该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

同济医院原院长陈安民回忆当年裘法祖带学生的情景说:“裘老查房时,我们这些负责主诉病情的年轻医生最紧张了,如果对病人病情了解不准、回答不出问题,裘老一定会狠狠批评。”他也一直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要是冬天去病房,裘法祖一定会把听诊器在自己的胸口焐热了才会给病人检查。裘法祖做手术还有一个特殊的规矩:术前他一定要亲自清点每一件器械、每一块纱布,术后再一一点对,因此,一直以来裘法祖的手术台都被认为是最安全的。

“对待病人就像大人背小孩过河一样,从河的这一岸背到对岸才安全”。本着这种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医60余年,裘法祖施行手术无数,未错一刀。

200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裘法祖“人民医学家”称号,而这个称号更是千千万万位病人的肺腑心声。

就在裘法祖去世的半个月前,他还在为汶川地震伤员会诊。2008年5月24日,当第一批汶川地震伤员抵达武汉后,94岁高龄的裘法祖先生仍然坚持来到病床前为伤员进行临床诊断。在会诊时,裘老还一再叮嘱医生在抢救一名下肢受伤的16岁伤员时,“要想尽一切办法保住肢体,尽可能为他以后能行走做好准备。”

几天后的6月14日清晨,裘老安静地离开了人世。裘法祖一生为无数人救死扶伤,但他总说,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农民病人。

一个好医生是怎么来的呢?裘法祖说,不是靠媒体宣传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病人看出来的,只要病人需要,医生就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有位姓王的小姑娘,为感谢裘教授救命之恩,把名字都改为裘党生。“只要你确确实实为病人解决了痛苦,病人会记你一辈子”。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