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襄阳市:立足临战状态,落实防控措施 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襄阳市:立足临战状态,落实防控措施 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1-08-24 14:59 襄阳市卫健委


襄阳卫健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的谆谆教诲,落实省委快、狠、严、扩、足工作要求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部署,认真推动各项防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随时做好迎战准备竭尽全力保护襄阳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突出“快”的速度,疫情防控体系高速运行。一是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发热门诊、定点医院、隔离点、实验室等岗位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频率和集中管理制度。二是督办定点医院保持备战状态。对26家定点医院救治床位、医务人员、流调队伍、疫苗接种、救治设备、耗材试剂、隔离点等准备情况开展了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督办整改到位。组织开展了病房腾空、病人转运、设备调试等全链条、全流程、全方位的模拟真实场景拉练,保持人员、设备等24小时备战状态。三是加强隔离点规范建设。组建2个指导专班,对城区43个隔离点规范运行进行巡回指导,对发现的问题,督办立即整改到位。四是实行日报告、日调度制度。每日对县市区重点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医院“哨点”作用发挥、发热病人转运等情况进行调度,及时指导各地各单位提升疫情防控“快、狠”处置能力。

抓实“狠”的管控,排查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一是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襄返襄人员及省内外推送的重点人员,一律实行集中隔离。二是对武汉沌口三建工地、荆门火车站关联人员、时空伴随着“红码”、“黄码”人员一律集中隔离。三是对7月27日以来,对来自武汉、荆门等地98215 名非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实行社区健康管理。同时,对各地协查进度实行每日督办,对进度迟缓的地区第一时间下发督办函,要求其尽快协查管控到位。精准高效溯源流调,维护社会面干净。

坚持“严”的标准,加强医疗机构防控闭环管理。一是加强发热门诊和发热病人闭环管理。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闭环管理措施,规范“三区两通道”管理,对发热患者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落实核酸检测等必备检查和信息登记要求;健康码异常(红码、黄码等)人员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核酸检测阴性后,移交社区健康管理。8月2日以来,组织3个专班医疗就给疫情防控和发热病人转运培训、督查是加强集中隔离点隔离人员医疗救治管理。对城区实行医院包片和对口负责制,襄城区、东冿新区由市中心医院负责,樊城区、高新区由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鱼梁洲区由市中医医院负责,市急救中心统筹做好病人转运的相应保障工作,加强闭环隔离管理。安排县(市)、襄州区参照执行。三是强化院感控制管理对89家医疗机构院感开展了自查巡查,特别是对住院病房和缓冲病房、医疗废物管理进行了专项督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医院立查立改,确保医疗机构防控闭环管理。

精准“扩”的范围,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充分考虑疫情扩散的不确定性,对7月27日之所有从外地入襄人员迅速排查,特别是对有病例报告地区所在地入襄人员全面强化筛查,当日纳入管控、当日派单、当日核酸检测,确保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跑在病毒蔓延扩散之前。开展“人、物、地”同防采集的样本核酸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人物地441005份核酸检测。

做好“足”的准备,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一是加强隔离点规范建设,坚决做到应隔尽隔、规范隔离。截至8月14日,全市已启用159个集中隔离场所,隔离房间8726间;备用隔离点101个,隔离房间4743间,各县(市、区)隔离房间储备量均达到1000间以上,超过省指挥部要求的配置标准。二是加强防护物资和核酸检测耗材储备。医用和防护物资按照满足全市医疗机构、重点单位和危特岗位物资与药品30天满负荷运转要求,检测机构按照满负荷运转10天用量进行了实物储备,进一步强化核酸检测试剂、采样管、医用氧气、负压转运车、核酸检测实验室应急供电等物资储备。是以演促练以练战。采用线上方式,参与各地指挥部开展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工作进行推演,对各地核酸检测采样点规范设置、工作人员调度集结、群众发动组织、人员防护、标本采集及送检、医废处置等环节进行了培训预演,切实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能力。四是加强定点医院救治准备。对定点医院开展风险排查,强化院感防控意识,指导做好隔离床位、ICU床位、人员设备、医务后勤人员住宿保障等救治准备,实行患者和医务人员闭环管理。

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筑牢社会防疫屏障。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既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也是构筑群体免疫的最佳手段。按照应接尽接、应接快接原则加快各地疫苗接种进度,对各地接种排名实行每日督办,要求各地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做好精细化服务。一是新增5个疫苗接种点,目前城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已经达到28各,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就近接种。二是延长接种时间,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都通过租赁宾馆、腾空病房楼层等方式新增接种门诊,并延长工作时间,提高接种效率。截至8月14日24:00,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529853剂次(全程接种率5288%),其中第一剂次3555648剂次,第二剂次2800913剂次,第三剂次173256剂次。15-17岁人群第一剂完成率109.52%,全省排名第5;12-14岁第一剂完成率106.11%,全省排名第5。(襄阳市卫健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