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县:暖心保障 精细服务 新冠疫苗接种提温增速
自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以来,截至6月30日,全县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7万剂次,脱漏率为全市最低,为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无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一线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恪尽职守,践行着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
医心向党 疫苗接种有速度
“胳膊放轻松,打完请观察半个小时再走……”在县体育馆方舱临时接种点,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丽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叮嘱接种群众。为了保证接种工作的连续性,不让群众等待,她和同事们会在早上刻意减少进食、中途不喝水。
王丽除了疫苗接种,还会承担信息录入任务,做好现场接种人员的排班等等,而肩负的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还得有序开展,王丽几乎每天都在方舱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而她总是笑脸面对。
在方舱留观区,总能看到县疾控中心副主任林宁的身影。作为接种点的组织协调总负责人,林宁参与并见证了方舱临时接种点的筹建和完善。她要负责接种点的大小事务,协调接种现场各项工作,每次根据到苗数量提前对接做好周密安排部署,每天都要备用一版喉片,嗓子经常说到嘶哑。
自3月下旬接到全面启动疫苗接种任务以来,为凝聚系统力量,县卫健局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全县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响应。
时间紧、任务重,在全县最初仅龙舟坪镇卫生院(中医院)一个接种点的基础上,卫健系统干部职工加班加点,连夜布置,迅速启动其他10个乡镇卫生院接种门诊,紧急筹建城区方舱临时接种点。严格按照接种门诊规范,从流程设置、场地规划,到设备安装、程序调试,再到人员培训、疫苗调配……前期准备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在短期内一一破解。
医务人员纷纷报名参与接种资格培训和考试,全县具有接种资格人员达313人;县人民医院多位科室主任主动申请加入组建的12支医疗救治队伍,负责县乡接种点的医疗保障任务;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为了不耽误白天的疫苗接种,连夜送苗到各乡镇。接种工作顺利全面铺开,接种台由最初的2个增加到41个,日接种能力由最大接种500剂次提升到13000剂次。
“接种工作强度大、要求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任务繁重时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方舱接种点业务负责人龚万宝介绍说,一天的接种任务结束了,还要核对剩余疫苗、入库,清点完毕准确无误才算完成,很多人还要兼顾日常医疗工作,连续一个月基本没有周末。
“关键时刻站得出,压力之下顶得住,全县医护人员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再一次将抗疫精神传递。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宏毅表示。
责任在肩 全民接种有力度
6月10日起,长阳进入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集中接种高峰,最终在全市以第三名的速度提前3天完成第二剂次接种任务,
“我们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分批次、分时段通知应接人员,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尽我们最大努力保障群众能够及时完成两剂次的疫苗接种。”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组长李子俊说。
长阳县、乡(镇)、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对逾期未种人员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反馈,依托工作人员、下沉党员、联村人员采取短信推送、电话提醒和上门通知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动员,连续作战,按下了疫苗接种的“快进键”。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老两口顺利打上了第二针,还有专车免费接送!”家住宜都-长阳交界处的两位老人,眼看到了接种时间焦急不已,子女又不在身边。通过电话了解到这一信息后,方舱工作人员立刻提供了接送服务。
王奶奶在方舱接种点接种了第一剂后一直没有前往接种。在前期短信提醒后,乡镇工作人员拨通了电话,在了解到老人家住金子山而又行动不便后,工作人员将老人接来完成了接种,老人满意地直竖大拇指。
“有些群众没看到信息,我们就挨家挨户打电话,告诉他们到了接种疫苗的时间,并介绍接种注意事项。”社区工作人员说。
在点对点的电话沟通中,很多接种群众因外出务工,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接种难题,工作人员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就近接种。
身处贵州某镇的李先生,迟迟预约不上第二剂疫苗。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当地某天到苗2000剂次后立刻通知了李先生。在顺利接种后,李先生在电话中感动地说:“你们让我有了家的感觉,回长阳了一定来看你们!”
住在东莞市的杨婆婆在长阳接种了第一剂,不清楚东莞接种第二剂的接种点。工作人员经多方联系后成功帮助婆婆找到了接种地点,并详细告知了婆婆家人。
针对外地返乡人员,工作人员也会根据第一剂次凭证无条件给予接种服务,对于他们的需求给予最大帮助。
北京务工人员李女士因为在长阳接种的第一剂凭证遗失,她主动联系了长阳对外公布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为她提供了接种凭证。
从广西专程返回的宋先生,因为着急接种,方舱接种人员一直等他到晚上九点多钟,给他完成接种后才回家休息。宋先生说:“这么晚医生还加班加点为我们服务,很负责任,态度也很好,作为老百姓真的很满足。”
接种现场还有交警、公安、机关事业单位及社区志愿者“护航”,接种现场井然有序,得到了群众高度评价。
初心为民 精细服务有温度
“以前老是觉得自己的情况不能接种,加上到渔峡口卫生院又远,担心会白跑一趟,就一直没去。”在枝柘坪临时接种点,村民覃女士的顾虑很快就被现场的检查打消了。“在家门口就能接种,又有这么多工作人员,方便又放心。”覃女士说。
为方便群众就近接种,长阳根据群众需求分别在枝柘坪、麻池、对舞溪等偏远片区增设临时接种点,极大地方便了附近村民接种疫苗。
长阳还为难接种人员开设新冠疫苗接种“专场”。5月9日,县中医院将临时接种点“搬”进县看守所,为狱警和在押人员完成疫苗接种。6月22日,火烧坪乡卫生院开设火烧坪客商、务工人员第二剂疫苗接种专场,为他们提供最直接、最便捷的服务。
精准对接不同接种需求,针对出行不便的偏远地区群众,各乡镇根据每天的疫苗数量,安排车辆接送,解决他们的出行之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接种点在接待70岁以上老年人及其他特殊人群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启绿色通道,安排尽早进行接种,减少等待时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医院组织志愿者深入福利院、养老院,为老人进行健康评估和筛查,开展个性化健康体检,将有接种意向的符合要求的老人经方舱疫苗接种点“绿色通道”完成接种。各乡镇卫生院在开展基本公卫服务时,送医上门,同步向群众宣传疫苗接种,手把手帮助群众扫码、登记、建档。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群众满不满意”成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
高温天气来袭,为了给群众营造舒适的接种和留观环境,全县各疫苗接种点架设遮阳避雨棚3000余平方米,添置空调、冷风机等降温设备31个,增加饮水点26个,提供排队等候区便民椅凳2740个,增加防护栏,提供早餐和避暑降温药品等;推出午间不休、加班加点延时服务,不让群众跑冤枉路……一件件暖心举措,让老百姓拍手点赞。
“我是花坪社区的,一大早就过来排队了,有早饭吃,不用站在太阳底下等,想得很周到,真的蛮贴心。”一居民高兴地说道。(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 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