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襄州区加强制度设计为托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019年,襄州区纳入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试点之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作为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和民生重大工程来抓,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托育机构,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引导辖区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接收2-3岁的幼儿入托。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托育机构9家(其中公立1家、普惠性7家、营利性1家),有136所民办幼儿园开办了托管班、小小班、亲子班等班级,享受托育服务的幼儿人数达到1160人。同时,为指导全区托育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在区妇幼保健院成立托育服务指导中心,目前已完成了师资招录工作,其中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各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育婴师17名,为指导全区托育服务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加快试点推进速度
为做好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试点工作,我区采取“三管齐下”办法,快速推进。一是考察学习。在市卫健委领导领下,组织专班人员赴深圳、成都等地考察学习,激活发展思路。二是制定规划。区政府印发《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全区托育服务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并提出工作发展目标,即:2019年,启动试点工作;2020年,建成一批试点单位;2021-2024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2025年,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覆盖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区托育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二是精选试点。会同区发改部门实地调查,制定可行性发展规划,选定襄州区木马幼儿园为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区妇幼保健院为指导全区托育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示范试点一并打造。三是强化督办。为加快试点推进,我区制定了托育服务项目路径图、时间表,责任到人,每月上报工作进度,保证了改扩建工程如期完成。
二、党政重视,合力攻坚,加大部门协调力度
在托育服务工作推进中,上下举力,切实解决好托育服务遇到的困难问题。一是三级同推。近年来,省、市卫健委对我区托育服务工作十分关心,多次了解、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亲临现场指导,省卫健委还从基本公卫经费中专列20万元作为试点工作经费。今年7月9日,区委书记黄进同志亲自主持召开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在听取托育工作进展情况后,明确要求“各部门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不看过程、只要结果,努力把全区托育服务工作打造成为全市、全省亮点”;区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为解决重大问题、政策衔接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二是部门合力。在托育服务机构审批办理中,区发改、卫健、编制、民政、住建、行政审批等职能部门现场办公,较好地解决了托育服务中央项目申报、托育服务机构登记和备案等问题。三是快捷办理。为建设好区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中心,并承担起全区托育服务机构业务指导职责,经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区委编办及时批准在区妇幼保健院成立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加挂牌子),赋予能力建设职责,为全区形成以公立举办为引导、普惠优先发展的托育服务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营造环境,大力发展,拓展托育服务深度
认真贯彻襄阳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全区实际,强力推进各项服务措施落实。一是政策支持。区政府向社会公布了《襄州区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项目承诺书》,明确了土地规划、报批建设、卫生消防、服务价格、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并与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法人签订双向协议。二是科学指导。由区妇幼保健院负责组织全区托育服务机构开展幼儿膳食营养、保健、预防接种和3岁以下特殊幼儿照护康复工作,以及业务培训、指导、监督和考评等工作。三是加强监管。坚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襄州区托育机构日常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婴幼儿托前、托中、托后的各项规定,做到一月一通报,切实加强托育机构全方位管理,保障入托幼儿安全。四是加大投入。除中央项目资金补贴外,区财政拨付70万元专款予以扶持,为区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指导中心添置婴幼儿教学玩具、免费赠送书包等辅助用品,向托育服务机构和家长发放《政策解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