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住培工作为基石 培养基层全科人才
基层全科医生是干什么的?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基层全科医生能不能做科研?这是许多参加住培的全科医生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全科医学教研室副主任金雅磊及其团队一直试图解答的问题。
近年来,金雅磊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教学能力,依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学资源,以住培制度为基石,在培养全科医生方面积极探索,培养一批批优秀全科医生走向基层,成长为基层医疗机构骨干力量。
住培制度下全科医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自2013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已成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金雅磊认为,实施住培制度提升了医生临床技能,促进了医疗资源均衡分布。要构建强大的基层医疗体系,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备扎实临床技能、全面健康管理能力的全科医生。
在基层社区、乡镇医院,对医生的能力要求与三甲医院截然不同。基层医生不仅要具备快速识别重症的能力,以便在第一时间对危急重症患者有效处理,还要掌握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长期管理技能。在没有大型医疗设备的支持下,基层医生还需要通过对症状鉴别诊断,准确判断患者病情,确保及时、有效治疗患者。为了培养这些核心能力,金雅磊和团队制定了详细教学计划,通过科室轮转,让学员全面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能。在教学方法上,金雅磊更注重床边教学,通过真实病例讨论和推理,锻炼学员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体系的中流砥柱
采访过程中,金雅磊的手机不时响起,她向记者展示了与学生的微信交流群。即便学生已经毕业后走向基层岗位,交流群也没有解散,反而更加活跃。经常有学生在群内咨询诊疗问题,老师也借助微信群分享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案例,了解基层全科医生的情况。
在金雅磊眼中,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体系的中流砥柱。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还要具备全面健康管理能力、人文关怀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推动基层医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全科医生除了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要关注患者背后的心理、社会、家庭、情感等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全科医生与大型医院的医生面临的情况不一样,患者来找医生,可能带着多种问题。比如,血压没管理好,糖尿病没控制好,昨天失眠了,今天是有点胸闷等等,那患者最关键的目的是什么?他希望在医生这里能得到什么帮助?他的期望是什么?这需要全科医生去辨别,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金雅磊说,全科医生培养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工作,而是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努力的事业。她始终保持着对学员的关心、关注,不仅指导学业,还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支持。“也许十几年后,我会去社区找学生看病。”金雅磊笑着开玩笑说。她的教学情怀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参与中南医院住培的全科医生学员,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投身基层医疗事业的决心。
熊娟的成长故事:从学员到带教老师
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全科医学科主任熊娟,是金雅磊众多优秀学员中的一位。回到基层短短几年,已经成长为医院骨干。目前,该医院引进的住培人才一共有6人。
“我们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以熊娟为代表的6名住培人才的到来,大大充实了医院的力量。他们师从大医院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临床上先进、规范的实用技能,学成后,可以迅速进入角色胜任工作,扎根基层,规范了卫生院的诊疗流程,指导更年轻的学员开展工作,推动基层全科人才的培养。目前,他们均已是医院的中层干部。”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院长郑勇光说。
金口街道地处江夏区西部,位置较为偏远,街道中心卫生院是当地居民就医的重要渠道。在工作中熊娟发现,该院患者中老年人居多,特别是患有慢阻肺等呼吸慢病患者较多。今年初,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熊娟主持创建咳喘中心。
该院副院长陈益鹏介绍,咳喘中心从体系建设、硬件支撑、能力提升、专病防治、随访管理等方面全面进行标准化管理,为患者打造快速、高效、精准、稳态的咳喘专病管理链条,实现专人慢病管理和标准化随访。
回忆起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培学习的经历,熊娟对金雅磊及其团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刘金平老师的典型病例教学、李夏老师的心电图带教,她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临床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等人文关怀技能。“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教学相长。”熊娟说。
如今,这份医者仁心,在基层工作中得到了传承。金口中心卫生院是江夏区唯一一个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目前熊娟是3名(3+2)医学生带教老师。“我7月份来到卫生院之后,在临床诊疗、规范收治病人等方面得到了熊娟老师的很多指导,熊老师也经常跟我们分享她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培学习的经历,让我受益很多。”学员吕爽说。
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科研能力
外界有一种说法,基层全科医生搞不了科研。原因是大部分基层医生科研能力较差,基层医生资源较为缺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全科医学科试图打破这种偏见。
去年,他们举办了一期全科医生科研能力培训班。原本计划小范围进行,但基层医生需求非常强烈,报名人数迅速激增,最终参与免费线上培训的医生达到了7000多人。培训内容涵盖了如何结合基层情况选题、科学实验设计、统计学处理、查阅文献等方面,为基层医生提供了科研入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金雅磊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让许多医生意识到基层同样可以开展科研工作,科研并非遥不可及。除了线上培训,该医学中心还与社区基地展开了科研协作。通过与水果湖社区和青年社区合作,将疾病的家庭随访、家医团队和教研一体化,为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搭建了框架。金雅磊表示,计划今年下半年再举办一期免费的线上培训课程,进一步普及科研知识,惠及更多全科医生及其他医护人员。
金雅磊所在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全科医学科在住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金雅磊的教学情怀和奉献精神,不仅感染了她的学员和同事,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教学相长。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为基层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为基层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作 者:潘 真
责任编辑:鲁 轶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