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业务动态

武汉:硚口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跃动每一个基层健康细胞

武汉:硚口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跃动每一个基层健康细胞

2024-08-16 10:18 硚口区卫生健康局

8月6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健康武汉建设再提速。作为全市4个国家级健康区之一,硚口区全面贯彻落实“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重要指示精神,在武汉市卫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自觉在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找定位、锻长板,跃动每一个基层健康细胞,为深度融入健康武汉建设探索“硚口路径”。

鼓励社区医院大胆改、勇敢闯

2017年,地处三甲医院环围中的硚口区荣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荣华中心)运转维艰,门诊量日均个位数。同年,曾红兵调任荣华中心主任。

彼时,曾红兵已在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扎根20年,从一名主治医生干到了中心主任。“能不能重头再来?”“有没有更好的去处?”这些迟疑在内心回荡。但他很快说服了自己,“每个顺应群众健康需求的转场,都要敢于‘空杯’去经历。”

到任的“第一把刀”,便直指医防融合。当时的荣华中心,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两张皮”,全科与专科发展失衡。“每天只有1个全科医生坐诊!”“辖区居民到底需要哪些服务?”面对短板和困境,荣华中心开始向内求生。曾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曾红兵认为一次成功的手术不仅要剜除疾弊,更应该让血管神经和各器官有序归位再缝合,在曾红兵的“操刀”下,解剖艺术被实践到医院管理。

他带领中心干部职工理清发展思路,探索全科与专科协同、救治与管理结合、医疗与预防融合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增加全科门诊诊室,全力提升服务质量;组建起7支家庭医生团队主动进社区巡诊,对辖区居民就医需求进行全面摸底;争取硚口区卫健局支持将院区改造升级,1号楼承担基本医疗、2号楼肩负公卫、3号楼中医馆下半年开启。

“第二把刀”,插在了特色专科建设上。荣华中心中医科颇具特色,发展后劲却不足。2020年12月,曾红兵主动联系同济医院博士生导师团队到中心坐诊,开设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专家工作室,让居民就近享受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生也得到专家的点拨带教。口腔科群众基础好,但场地受限面临瓶颈,他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用于硚口区口腔疾病防治基地扩建。依托“大全科小专科模式”,荣华中心逐步形成以全科、口腔、中医为主力学科的“三驾马车”,并带动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展不等人,工作慢不得,必须一件一件地盯和擂、一天一天地拼和赶”,曾红兵如是说。自2023年11月以来,荣华中心5次蝉联全市绩效目标考核第一,患者用脚投出认可票,该中心门诊量较7年前翻了4倍。

升级全区健康引导力、支撑力

荣华中心的“破”与“立”,是硚口区卫健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升级全区健康引导力、支撑力的一个缩影。围绕“共筑健康城”目标,该局不断强化基层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基层医疗“新活力”。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铸魂”强化理论武装,“以学促干”激发奋进力量。以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重点,打造“温暖医院”党建品牌矩阵,创新为民服务理念,激发基层医疗活力。以强本领为着力点,开展党建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基层人才赴北大集训,邀请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等专家开展培训,“汉江湾全科大讲堂”把课堂搬进科室,全面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

强化创新实践,丰富健康硚口“新内涵”。

坚持强基固本,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持续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上半年全区57家便民门诊服务9万余人次。全力推进心脑血管一体化防治站创建,持续实施“323”专病攻坚,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落实落细,老年人免费体检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连贯有序。

坚持惠及民生,持续强化中医药服务。3月,硚口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审;组织开展“中医文化节”60场,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岐黄学者工作室”、韩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华工作室”等中医名家每周到社区把脉会诊。

坚持医养融合,智慧医养就在家门口。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武汉首个医养结合牌照,其探索建立的“互联网﹢”医养结合平台实现医疗和养老信息共享、服务转介,被列入国家智慧医养模式试点;荣东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将医院的优质医疗、康复保健和家庭医生服务结合在一起,社区居民基本上做到“医疗不出小区,康养就在家门口”。武汉市卫健委基层处处长董云萍表示:“这种模式体现了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和生活照料的协调统一,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产业大背景下的创新实践,有推广价值。”

与此同时,坚持从快从好,持续完善硬件保障,以年底开业运营为目标,加速推进区级医院建设,高标准打造武汉区域医疗新中心。坚持医防融合,持续织牢公卫防护,完善哨点医院监测预警,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坚持健康融入,持续建设健康硚口,2024年申报省级卫生社区、卫生先进单位共27家,健康示范单位4家。

着重链上发力,培育产业集聚“新坐标”。

抓重点项目。为推动大健康产业链上发力、集群发展,今年上半年,区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德国、瑞士开展经贸洽谈,拜访健康产业企业,签订招商协议,设立驻欧招商工作站;区健康产业专班积极接洽、签约重点健康企业。

抓创新驱动。举办“同济健康城”成果发布会,揭牌成立同济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科创院、同济产业科创中心和拜耳区域创新中心,推动多项医工成果应用于临床,加快医学科技成果本地孵化转化。

抓会展机遇。第六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同济健康城展区集中展示了26家硚口健康单位的高精尖产品、特色服务。目前,全区共有四上健康企业84家,完成产业项目到位资金7226万元,引进37家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健康企业,其中重点健康企业9家。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基层医疗服务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硚口区卫健局负责人表示,将在奔跑中不断调整呼吸,协调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技术水平和人才建设,聚焦卫生健康事业提质增能、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区级医院建设提速“三件大事”,全力打造共建共享“健康硚口”。

作者:郁平王芳

责任编辑:姚远、郭珊娜

    稿件来源:硚口区卫生健康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