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惠企利民!“高效办成一件事”又有新部署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惠企利民!“高效办成一件事”又有新部署

2025-06-28 19:18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惠企利民!“高效办成一件事”又有新部署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明确要加强常态化机制建设,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面落实,结合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优化拓展事项范围。

会议指出,“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便利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改善和行政效能提升。

上海心动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小惠对此感受颇深。

“以前做企业信息变更,得所有股东凑齐才能办理。现在办事老灵光了,让企业省了不少精力。”唐小惠说。

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在“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下,一件件关乎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实现了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

“‘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一件事’导向,打破部门和层级间的壁垒,有助于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同时强调‘一盘棋’思维,能够有效协调各方资源,有力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切实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孟庆国说。

会议指出,要加强常态化机制建设,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面落实,结合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优化拓展事项范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增加特色事项,推动银行、医院、电信等更多公共服务集成办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研究员翟云认为,“高效办成一件事”促进了部门之间的业务融合、系统衔接、数据共享、材料共用。形成常态化推进机制,有助于持续强化制度保障,实现从“能办”向“简办”“快办”“好办”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高效办成一件事’极大减轻了群众企业的办事成本,提高了政务服务体验,还可以在事项清单、覆盖范围、创新能力和落实力度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持续提升服务范围和服务效能。”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说。

马亮表示,在推动此前已纳入清单的服务事项办实、办深、办好的同时,应从百姓现实需求出发,持续拓展新增事项,推出更多企业有需、群众有感的“一件事”服务场景。

乘“数”而上,向“新”而行。

会议指出,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破除数据壁垒,推进“一网通办”,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体验。

“一些地方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核验申请信息,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已经实现‘秒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利用好各类数字技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521万项服务事项和3.6万多项高频热点服务应用的标准化服务,有力推动各地各部门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

放眼全国,各地正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持续做好政务服务“加法”——

海南启用全省统一的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家长只需在线填报“一张表单”,上传“一套材料”,即可完成子女入学申请;

安徽通过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办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绑定实现“即时办结”,群众异地就医费用报销“一次不用跑”;

重庆优化企业信息变更业务流程,推行“一次采集、一套材料、多方复用”,实现企业信息变更“掌上随心办”……

“‘高效办成一件事’正日益融入日常点滴生活,让高效与便捷更加可感可及。”许光建说,各地各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好会议各项部署,通过高效办好每一件政务服务“小事项”,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大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