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健康报】利用纳米技术为哮喘治疗开辟新路径

【健康报】利用纳米技术为哮喘治疗开辟新路径

2025-06-19 10:16 健康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谢敏教授团队和深圳大学董海峰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的研究,首次揭示敲减雌激素受体α可抑制气道上皮细胞铁死亡、防止气道上皮细胞间充质化,并成功验证了一种靶向气道上皮雌激素受体α干扰核糖核酸类药物在哮喘治疗中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及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哮喘主要通过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药物控制病情。有10%~15%的患者发展为重症哮喘,女性哮喘发病率及重症哮喘概率均显著高于男性,提示性激素及其受体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谢敏和董海峰团队聚焦雌激素受体α在哮喘中的作用,发现哮喘患者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α表达显著升高,可能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加剧气道重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诱导因素通过雌激素受体α激活上皮细胞的铁死亡-间充质化通路。基于此,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靶向敲减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α可阻断铁死亡-气道上皮细胞间充质化恶性循环”的理论,并通过实验证明使用小干扰核糖核酸敲减气道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α,能够阻断铁死亡通路并防止气道上皮细胞间充质化,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为了将发现应用于临床,团队构建并合成了一种细胞膜仿生纳米靶向递送系统,利用“同源靶向”特性精准识别气道上皮细胞,负载的小干扰核糖核酸靶向敲减上皮细胞中的雌激素受体α。小鼠哮喘模型证明了靶向递送小干扰核糖核酸纳米药物在哮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靶向气道上皮雌激素受体α干扰核糖核酸药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和靶向性,为哮喘的治疗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药物。目前,该纳米药物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有望进一步推动哮喘治疗领域的进步。(特约记者 常宇 通讯员 田娟)

(来源:《健康报》2025年6月18日第一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