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日报】数引病理新发展 智绘健康新蓝图

——我省推动数智化病理体系建设进程扫描

【湖北日报】数引病理新发展 智绘健康新蓝图

2024-07-01 10:02 湖北日报

“病理乃医学之本”,有了病理学,人类才开始认识疾病本质。在临床上,病理诊断的“快”和“准”十分重要,及时准确地明确病变性质,协助医生选择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病理医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病理报告被喻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或“最后诊断”。

但由于目前基层病理医师匮乏及资源分配不均,患者及家属等待病理诊断结果耗时长,有时甚至不得不借出病理切片到大医院重复排队、转外就医诊断。

今年以来,湖北高位推进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补齐病理服务短板,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省委、省政府将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列入2024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数智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病理服务体系整合化、能力现代化、管理精细化,破解基层病理诊断难题。

探索一小步 健康大跨步

“幸亏有武汉的病理专家远程诊断,帮我准确锁定了病因,我一辈子都感谢他们!”6月26日,接受完肿瘤切除手术的李女士顺利出院。

48岁的李女士家住黄梅,不久前在当地医院被初步诊断为良性平滑肌瘤。考虑到该病少见,当地医院病理科出于谨慎,第一时间通过线上病理会诊平台寻求帮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专家仔细观察了李女士的病理切片细胞形态后,指导当地医院加做免疫组化,最终诊断李女士患的是胃肠道外胃肠间质瘤,并且具有恶性潜能。

“基层医院因为接触的病例有限,诊断经验不足,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我们做过摸底调查,过去平均每个县每年约有500名患者需自行外借切片到上级医院会诊。如果给医院配备病理切片扫描设备,用于病理切片数字化传输,实现远程会诊,这将是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问题做的一件实事。”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作为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首个试点城市,黄石率先破题。

发改部门“绿色通道”审批备案、医保部门快速调整病理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人社与卫健部门联合出台病理学科引才聚才支持措施,一系列创新政策的组合叠加效应,让黄石试点工作破浪而行。

6月2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大冶市人民医院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时,病理科医生正在借助细胞及组织AI智能阅片系统观察切片。

与传统的显微镜验片方式不同,在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医生把一张成型的病理切片放进数字化扫描仪,AI就可以进行辅助阅片,仅需几分钟,它就能初步筛查出可能存在病变的部位。

病理科诊断医生汪沁介绍:“有了AI之后,它会提示最可能有肿瘤病变的地方,我们再人工将它提示的每一个区域点位都观察一遍,出现漏诊的几率也会变少,工作效率应该至少提高20%。”

此外,通过引进一系列检测设备,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新开展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快速石蜡制片及诊断等1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接入了全市26家医疗机构,通过直接接收样本和数字化对接的方式,实现了县域病理资源的整合。

数智赋能,提升了医疗机构病理诊断的效率和质量。但如果遇到疑难病例,基层医院拿不准,怎么办?在全省数智化病理服务平台,目前通过多点执业方式已入驻70多位权威病理专家,可协助远程会诊,相当于把专家请到了基层医院。

6月24日,阳新县人民医院妇科手术室,一名29岁女性患者送检的病理标本无法确诊,不能出具病理报告。当地医生及时通过全省病理远程服务平台联系到武汉协和医院专家,对患者数字切片及时完成线上会诊,确诊为宫颈腺癌。根据诊断,患者在当地成功实施手术。

“病理报告是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之一。过去,术后离体标本送检到病理报告出具,一般需要3至5天,现在一天时间可以解决,术中快检可30分钟内完成。这就是试点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好处之一。”阳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虞永忠说。

目前,黄石市已建立以市、县两级区域病理诊断中心为龙头、5家设置病理科的公立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其他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病理服务体系,更新设备161台(套),建设8家试点医院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科室),完成同省远程病理诊断平台对接。

扩面推广 惠及全民

“建设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是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民生工程。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有序扩面推广,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3月28日,省委专题会议对建设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作出新部署。

这既是行动指南,也是铮铮号令。

各项政策紧锣密鼓实施。省领导牵头、多部门协作、定期调度的省级工作机制随即建立。全省出台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调整病理服务价格,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此外,为保证资金投入,省级统筹财政资金4.3亿元,对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成验收后的市县给予以奖代补。

省卫健委介绍,目前全省各地规划了以市(州)级中心医院为龙头的“1(市级区域病理诊断中心)+N(县级区域病理诊断中心)+N(其他医疗机构)”的全域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对上联通省级病理远程服务平台,省、市、县“三级联动、分级负责”的病理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从强化病理检验能力到提升检测效率,从夯实数字化、信息化基础到优化运行管理机制,日臻紧致的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显示出惠及民生的强劲张力。

恩施州鹤峰县中心医院配齐数字化病理设备及软件,包括最新的AI智能阅片系统和全流程数字化追踪溯源管理系统,疑难病例通过平台实时邀请省州专家连线会诊,使原来仅能开展3大项目8项技术的病理服务,扩展为5大项目21项技术。原来从取材送检到诊断需4至5天的病例诊断,缩短为现在的1至2天。

宜昌市秭归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创建省级重点专科,建立病理诊断中心,规范病理标本取样、送检、会诊等流程,筹措资金900余万元,配备软件5套、设备29件,建立病理医师资源库,为乡镇远程会诊标本950余例,邀请三甲医院远程会诊疑难病理标本100余例,归集病理诊断信息19700余例。(记者 龙华 通讯员 孙苗 实习生 束焱)

(来源:《湖北日报》2024年6月30日第一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