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改善民生 温润民心
每一段历史,都镌刻着纷繁各异的印记,而“民生”穿透岁月的折痕,毫不褪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给人民群众更多的“获得感”。
每一个小小的片段,都见证着一份温润民心的情怀。蓬勃发展的宏大叙事里,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有着提升“民生温度”的孜孜追寻。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幸福的味道,愈酿愈醇。
湖北上下,聚力而行,其景日新。
护佑生命,是一代代医者的精神传承
一张发黄的手术照片,定格着一段尘封的历史。
昏黄的煤油灯下,几位身穿手术衣的医生正聚精会神地做着实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武汉一幢古旧的两层小楼里,“中国外科学之父”裘法祖、“中国器官移植开创者”夏穗生和同事们为了心中“打开祖国外科医学大门”的执念,孜孜而为。
任照片已黄渍斑斑,但在记忆的心海里,这却成为一代代医者争相传颂的故事:一个直径约70厘米的小型消毒锅,是最先进的“家当”。这个靠一盏煤油汽灯点火、不停往打气口打气才能升温的设备,仅术前消毒就需要耗费一天的时间。但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第一次自主掌握了哺乳动物大器官移植的完整手术,打开被誉为“医学之巅”的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大门。
没有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就自己动手实验总结;缺少昂贵的手术器材、设备,就开动脑筋自己研制;受阻于一道道难关,就在碰壁中找寻出路。所有这些只为一个质朴信念:为了人民健康。
臧德馨带着团队从零开始,摸索不同类型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在全省逐步建立完善精神疾病防治网络,为中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探索出“湖北经验”并得到推广;王伯祥顺应“肝病大国”防治肝病的需要,创建了湖北中医院肝病中心,推进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事业发展,开发出多个系列的肝病制剂,沿用至今;夏穗生相继开展了肾、肝、胰等14种器官移植,还亲自指导研发国产免疫抑制剂,填补了国内空白。
生命至上,是面对考验的誓言担当
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写下了《送瘟神》的诗篇,激励人民群众同血吸虫病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省血吸虫病疫区受威胁人口近千万。血防成为湖北天大的事,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完善血防战略,作出疫情控制、传播控制、传播阻断“三步走”战略部署,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疫情。2020年底,全省已有36个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医务工作者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向疾病发起一场场“人民战争”。
为了消除疟疾,湖北成立了省级疟疾防治所。1974年起,苏、鲁、豫、皖、鄂五省开展疟疾联防,提出“两根治、一预防、大力灭蚊”的防治策略,通过几十年不断调整、强化防治措施,2019年,全省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
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疾病预防手段。1978年,我省开始实施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是全国第一批试点省份,此后逐步扩增免疫规划范围。1994年9月至今,我省实现并保持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流脑、乙脑、麻疹、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乙肝、甲肝等传染病都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在消除疾病、守护健康的道路上,每一个小小的片段,都见证着“生命至上”的情怀。
一场英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注定写进新中国的历史。从收治首批患者,到2020年2月19日在院治疗患者达4.3万例高峰,再到4月26日归零,21万余名医护人员日夜鏖战竭力救治,一位位患者得以康复。湖北共治愈6万余患者,治愈率93.4%。
在这场严峻考验中,新时代的白衣战士展示出挺立风雨、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
全面提升,用“湖北样板”作答新时代新命题
曾经,一道考题置于湖北医界的面前。
如何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1966年,宜昌长阳“赤脚医生”覃祥官,在当地党委的支持下,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合作医疗”,该模式在全国推广。50多年来,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完善,最终成为造福亿万农民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
一系列医改的冰点在消融、堵点被打通。所有的努力,只为回答同一个命题: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截至目前,我省推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全面落实“985”政策,全省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今年6月21日,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了《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会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字里行间,构筑健康湖北新生态的蓝图跃然纸上。
维护人民健康安全、推进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截至2020年,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万余家,卫生健康从业人员53.81万人,开放床位41.18万张;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增长到78岁,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则分别控制在4‰和11/10万以下,领先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0.7%提高到25.5%。(记者 胡蔓 龙华)
(来源:《湖北日报》2021年7月1日第十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