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大青褶伞,雨后的“美丽陷阱”

大青褶伞,雨后的“美丽陷阱”

2025-06-06 09:40 省疾控中心卫监所

随着春夏季气温升高和雨水的增多,野生毒蘑菇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它们美丽而致命,构成了一道道危险的风景线。其中,大青褶伞(拉丁名:Chlorophyllum molybdites,俗称青褶环伞、铅绿褶菇、绿褶菇等,是我国引起中毒事件最多的毒蘑菇种类之一,其生长环境广泛,无论是草坪、花盆,还是农田、菜地,甚至是路边的泥土堆或垃圾堆旁,都可能成为其生长的乐园,这使得大青褶伞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常见且危险的毒蘑菇之一。6月至10月是大青褶伞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段。在大青褶伞的初期,它外形与无毒可食用的鸡腿菇很像,所以经常有人误食导致中毒。

一、形态特征

    大青褶伞其子实体较大,呈现白色,菌盖直径范围在5~30厘米之间,初时为半球形或扁半球形,随着生长逐渐展平,中部略为凸起。在幼时,其表皮颜色为暗褐色或浅褐色,随后会龟裂成鳞片状,顶部鳞片大而厚实,呈褐紫色,边缘则逐渐减少或脱落。大青褶伞在成熟后,其菌褶会明显变为绿色至青褐色,这或许是其名字的由来。

    菌柄长度介于1028 厘米之间,直径则在1.02.5厘米范围内,整体形态为圆柱形。其颜色从污白色逐渐过渡到浅灰褐色,质地为纤维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菌柄的上部佩戴着一个形似戒指的菌环,而菌环之下则覆盖着白色的纤毛。


二、中毒症状

大青褶伞内含肝脏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毒素以及溶血毒素。食用后潜伏期30分钟至3小时,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患者可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当毒素排出并经适当对症治疗后,患者通常在1-2天内即可恢复,病程较短且预后尚好但在严重病例中,可能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三、急救措施

立即催吐:误食后应迅速进行催吐等自救措施

保留样本:及时保存未食用烹饪菌体或拍照毒蘑菇的样本或图片将有助于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和指导救治工作。

立即就医:一旦有任何不适立即就医并同步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同时向医生详细说明毒蘑菇的进食量和食用时间。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医院一般采用催吐、洗胃、补液等对症治疗。

四、防护策略

野生蘑菇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毒性也千差万别,许多毒蘑菇即使晒干或者高温烹煮后,其毒性依然不会减弱。有毒野生蘑菇与可食用野生蘑菇在外观上往往极为相似,甚至专业的菌类专家都难以准确辨别。因此,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并不可靠。预防毒蘑菇中毒,遵循不买、不采、不食野生蘑菇原则。

撰稿:宋勇

审稿:龚晨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