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螃蟹的几种说法
秋风起,蟹脚痒。现在吃螃蟹的最好季节,不过,吃螃蟹也是一个有点麻烦的事情。倒不是因为食蟹程序复杂、技术性强,而是因为各种传说,那么,下面几种说法到底是否科学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按蛋白质含量角度来说,这个说法基本上正确。按鲜重来计算,螃蟹肉的蛋白质含量的确没有鸡胸肉和牛腱子高。不过它水分大,脂肪少。按干重来算,蛋白质含量是不逊色于甚至胜过牛肉的。不过,一只螃蟹没有多少的肉,想用螃蟹肉补充蛋白质,恐怕从时间效益和金钱效益上都不合算。人们花高价吃螃蟹,为的是口味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就不要把它贬低为普通的蛋白质来源了。
这个说法基本正确。水产品尿酸含量本来较高,蟹黄之类更要小心。不至于一口都不能吃,但是肯定不能贪吃。自己吃不了的赶紧送朋友同事邻居,没吃上螃蟹的人还多着呢。
这个说法不一定对。所谓“寒凉”并不是孕妇不能吃的理由。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是孕妇自己是否此前对螃蟹消化不良,吃了容易产生不适;二是螃蟹是否状态良好,烹调适当。螃蟹这类食物如果烹调不足,容易带有致病菌,体弱孕妇是要格外小心的。两方面问题都没有的话,吃一只解解馋并无不可。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日常蛋白质消化不良、胃酸不足、容易腹泻、容易胀气的人,以及正处于过敏状态的人,吃螃蟹是要小心的,避免吃出不适。有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肝胆疾病等问题的人都应当小心,不可贪吃。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要看是什么人。如果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什么酒都应当避免,白酒也不例外。同时,甜饮料促进内源性尿酸增加,所以配饮料也不妥。如果是消化吸收功能差,配绿茶需要小心,因为茶多酚有降低消化酶活性的作用。如果身体很好,消化很好,那么配茶或酒,只要不过多,都不会造成麻烦。黄酒去腥味,更适合配合螃蟹这种河鲜类的食物,但也不能过多。比如黄酒50克左右(酒精15克以内)已经足以佐餐,又没有超过膳食指南中的酒精限量。姜和醋又能去腥,又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也有一定抑制微生物的作用,所以自古以来都要用它们来配螃蟹。
这个说法早已辟谣。多年来流传“虾不能和维生素C一起吃”,因为“会产生砒霜而中毒”。螃蟹和其他水产品都被纳入了这条禁忌的“扩展版”。事实上,一两百毫克的维生素C不会通过“还原作用”产生大量有毒的三价砷。如果吃上千毫克的维生素C,倒是有点危险,因为过多的VC本身就可能引起敏感者拉肚子。所以,当天服用过复合营养素药片,并不影响再吃个螃蟹。
这个说法正确。水产品体内有大量微生物存在,而且污染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细菌的比例很高(去查一下国内相关文献就知道了),甚至带有多种寄生虫。必须经过有效的加热杀菌处理才能保证安全。仅仅加点酒泡泡无法起到充分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的作用,贪图口味鲜嫩而加热不足也非常危险。不新鲜的螃蟹、死螃蟹更是细菌大量繁殖,非常不安全,坚决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