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国情教育第3讲: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是宣讲员: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联合推出:
“我是老龄化国情教育宣讲员”专栏
为老龄化国情教育发声,
为健康中国行动助力!
《本期宣讲员》

小梦:湖北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蒋辉:湖北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老龄化国情教育第3讲: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999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人口达7%,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末,我国大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09亿,占比达17.3%,其中65岁以上人口1.5831亿人,占比达11.4%。
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预测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持续加深,至本世纪中叶将达到顶峰35%左右。随后至本世纪末,我国老年人口将维持在总人口的1/3左右,即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将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重要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的增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水平降低的结果。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总和生育率迅速从5.8下降至2.1以下。
一方面总生育率下降了,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却从新中国成立初的35岁提高到2016年的76.4岁。这无疑加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还有一个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在1949—1958年,1962—1976年,1986—1990年期间,出现过三次生育高峰,这会在21世纪上半叶演化为三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除以上直接因素外,一些间接因素也推动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例如,城镇化快速发展通过提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降低生育率水平间接推动人口老龄化进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通过减少育龄妇女基数降低生育水平,从而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宣讲内容来自: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知识读本》
文字编辑:夏叶 孙光文 宣讲员:小梦 蒋辉 音频制作:小梦 微信制作:夏叶
图片来源:360图片 编审:岳勇 张宇 许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