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孕育 护佑新生”新闻发布会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孕育 护佑新生”新闻发布会

2021-09-10 09:35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1-09-10

嘉宾: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邓小川;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处长胡荣;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王汉明;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代国红

    内容:9月10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妇幼健康工作,特别是保障母婴安全、预防出生缺陷等方面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刘敏: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三大指标中,妇幼健康占了两项,由此可见妇幼健康是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即将到来的9月12日是第17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健康孕育 护佑新生”。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今天,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妇幼健康工作,特别是保障母婴安全、预防出生缺陷等方面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参加本次发布会的有: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邓小川先生;

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处长胡荣女士;

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王汉明先生;

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代国红先生。

我是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刘敏。

首先,请邓小川副主任介绍我省妇幼健康事业发展,以及预防出生缺陷工作的总体情况。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邓小川: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妇幼健康事业的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健康工作,将其作为健康湖北建设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省妇幼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一、我省妇幼健康工作主要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省妇幼健康工作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推进妇幼健康全程服务,落实母婴安全制度,加强救治网络建设,全力保障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0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1.10/10万、2.87‰和3.71‰,实现了《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湖北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进展情况

长期以来,我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格局,完善综合防治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相关技术服务,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成效显现,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15年的10.49/万下降至2020年的2.12/万。

一是实施一级预防项目。广泛宣传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优生优育意识。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适龄妇女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项目。

二是健全二级预防网络。健全产前筛查、诊断网络,规范产前筛查、诊断技术,设立了省级产前筛查与诊断中心,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指导全省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力明显提升。2020年全省共有产前筛查机构221家,产前诊断机构36家,全省产前筛查率从2015年的48.53%提高到2020年的71.55%。

三是落实三级防治措施。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建设,采血服务实现助产机构全覆盖,设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4家,听力筛查机构401家、听诊断机构20家。加大新生儿疾病救治力度,逐步实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地中海贫血)和新生儿听力免费筛查全覆盖,启动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试点工作。全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从2015年的91.53%提高到2020年的96.44%,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从2015年的67.28%提高到2020年的89.65%,筛查出的遗传代谢病及听力障碍患儿得到及时救治,减轻残疾程度。

2021年,出生缺陷防治已纳入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重要内容,一方面说明出生缺陷是影响群众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正按照“323”攻坚行动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攻坚行动,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全力维护好广大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谢谢大家。

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刘敏:

谢谢邓主任。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新闻媒体。

人民网:当前我省正全面推进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请问出生缺陷防治作为“323”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我省目前重点抓了哪些工作?

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处长胡荣: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相关规章制度,印发了湖北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和三级预防的实施方案及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起草了《湖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送审稿)》,积极推进我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立法进程,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促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制度化建设。

二是抓网络构建。不断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建设,成立了以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为龙头、市州出生缺陷防治分中心为支撑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形成上下联通、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促进婚前、孕前检查和指导、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儿疾病筛查及出生缺陷儿救治相互衔接,打造“-站式”婚育综合服务体系。

三是抓人才培养。以实施出生缺陷人才培训等项目为抓手,重点开展优生遗传咨询、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缺陷鉴别诊断和治疗的培训,针对出生缺陷防治薄弱环节,每年组织开展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的专项培训。通过开展人员培训,建立起规范有序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促进基层出生缺陷防治人员能力的提升。

四是抓民生项目。今年,省政协将《关于在全省推行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与诊断的建议》列为重点提案。根据省政协李兵常务副主席在7月8日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的讲话要求,我们及时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多次召集专家进行讨论,并结合国家卫健委关于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规范和要求,起草了《湖北省城乡孕妇免费产前筛查工作方案》和《湖北省城乡孕妇免费产前筛查技术方案》,积极推进全省城乡孕妇产前免费筛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我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弱项,补齐工作短板,健全服务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促进出生缺陷防治攻坚行动向纵深推进。

湖北日报:针对出生缺陷防治,我省实施了哪些项目?(胡荣)

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处处长胡荣:

谢谢您的提问。多年来,我省围绕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儿童等生育全过程和儿童生命全周期,实施了一系列出生缺陷防治相关项目,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目前,我省实施的免费项目主要有9项,分别是: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优生咨询、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孕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等项目。

此外,我们积极争取残联、基金会等部门的支持,实施了系列救助项目,包括残疾儿童康复、遗传代谢病患儿救助、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等项目。其中,确诊为智力、肢体和听力残疾、儿童孤独症的0-10岁儿童可到当地残联申请康复治疗费用的救助,每年可获得1.2-1.6万元的救助;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患儿每年可到各市州妇幼保健院免费领取价值1万元左右的特殊食品;确诊为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先天性结构畸形的0-18岁贫困家庭儿童,可根据治疗情况申请0.1-3万元医疗费用的救助,救助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可在省卫健委网站上查询,相关政策也可到各市州妇幼保健机构咨询。谢谢!

湖北卫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作为全省妇幼保健体系的龙头,在出生缺陷防控和保障母婴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王汉明:

谢谢您的提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作为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母婴友好医院、全省妇幼健康业务指导中心和全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一直将出生缺陷防治和保障母婴安全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我院充分发挥全省妇幼保健体系的龙头作用,以落实母婴安全保障制度为重点,以落实出生缺陷防控措施为抓手,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为保障,不断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健康。

一是加强备孕咨询指导,提升健康孕育意识。我院倡导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设立孕妇学校,将妊娠风险和出生缺陷防控教育作为孕妇学校开班第一课,以科学备孕、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为重点,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广泛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孕产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传播健康孕育知识,使每个孕产妇成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积极推广并指导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开设生育服务咨询室和心理咨询、母乳喂养、产后避孕等特色门诊,汇集产科、妇科、生殖、遗传、心理、中医等专业力量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科学规范开展生育力评估和遗传优生咨询服务,倡导适龄生育,指导科学备孕,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生命孕育和妊娠风险,着力提高健康优生意识。

二是规范开展综合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发生。作为全省产前诊断与产前筛查中心,我院大力构建全省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网络,广泛普及高通量基因测序等产前筛查适宜技术,逐步做到怀孕妇女孕28周前至少进行1次产前筛查。通过派驻专家现场指导、培训业务骨干等形式对基层进行重点对口帮扶指导,促进无创产前诊断技术向临床转化。对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指导其及时到有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接受产前诊断服务,对确诊的严重出生缺陷病例,由副高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医学指导和建议。作为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我院大力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全面推广串联质谱筛查技术应用,确保每一名新生儿都能接受到免费的苯丙酮尿症等5项遗传代谢病筛查与听力筛查服务。积极与妇联、残联和相关基金会对接,设立出生缺陷援助项目,全力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干预、救助和个案管理。

三是加强急危重症救治,全力保障母婴安全。我院率先组建以产科、成人重症医学科、手术麻醉科、介入放射科、新生儿科为中心的母婴安全多学科救治团队,近3年已成功救治急危重症孕产妇3000余例。牵头组建湖北省妇幼健康联盟,推动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与转诊中心建设,针对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主要死因,指导基层健全抢救规范流程,完善应急诊疗预案,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作为省级妇女儿童急救转运中心,自2003年开始,我院联合150余家医疗保健机构组建全省24小时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18年来共转运危重患儿5万余例,早产儿2万余例。今年93日,我院正式挂牌成立武汉市急救中心街道口儿童及孕产妇专科急救站,构建了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急救转运的完整链条,进一步确保了危重孕产妇和儿童得到及时、高效救治。

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在去年10月咸宁市通城县的一次义诊活动中,我院医学遗传中心的专家(医学遗传中心宋婕萍)接诊了一个二胎孕妇。她已育有一个5岁的儿子,与同龄儿童不同,孩子全身骨骼变形、脊柱侧弯,不能行走,坐在轮椅上由爸爸推过来。这位孕妇讲述了孩子的发病情况,告知自己又怀孕了,担心腹中宝宝也有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专家通过绿色通道,帮助这位孕妇和她的儿子到我院接受了相关检查,明确5岁儿子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种疾病的治疗药物非常昂贵。通过咨询,夫妻俩了解了风险,决定进行基因检查。结果表明这一胎不是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患儿,可以正常孕育。夫妻俩非常高兴,按时进行产检并顺利分娩。现在宝宝一岁多了,各项生长发育指标都是正常的。说明规范的孕产期保健对健康孕育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实施“323”出生缺陷防治攻坚行动,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妇幼保健机构的重大职责任务。未来,我院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引领辐射作用,认真落实出生缺陷防控和保障母婴安全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全省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谢谢。

武汉电视台: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地实施,高龄孕产妇将会有所增加,请问高龄妈妈怎样避免生出有缺陷的孩子?

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代国红:

谢谢您的提问。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地,相应的高龄、多产次孕产妇将会增加。从医学上来讲,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会增加胎儿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为避免生出有缺陷的孩子,高龄孕产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充分做好孕前准备。一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科学备孕。尽量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适宜体重,规律作息,放松心情,戒烟戒酒;二是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尽量避免接触铅、汞、苯、甲醛、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放射线,少接触猫、狗等动物;三是要主动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检查,尽早发现影响孕育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四是接受针对性的咨询指导。如果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或分娩过出生缺陷儿等不良孕产史,要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针对性的咨询指导;五是要积极治疗自身疾病,维持良好孕育条件。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等重要脏器疾病、精神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要积极治疗,待疾病治愈或病情稳定后再备孕;六是要增补小剂量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发生。高龄孕产妇要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服用0.4mg叶酸,至少服用到怀孕后3个月。

其次,要做好孕产期保健。一是怀孕后要及时建档立卡,定期接受产前检查。要在孕12周前到医疗保健机构建立母子保健手册,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掌握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二是孕期患病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孕期患病可能会对母亲和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三是孕期食物要多样化,合理膳食,保持体重适度增长。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适量补充钙、铁等营养素;四是首次产前检查时要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筛查。五是孕期要及时接受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及时发现胎儿畸形。要在孕1624周接受超声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严重结构畸形胎儿,要在孕12-22周接受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高龄孕产妇要到有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接受产前诊断。

第三,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接受相关疾病筛查。要及时接受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和听力障碍筛查,筛查出的先天性疾病要及时接受干预和治疗,促进先天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儿童残疾。

高龄孕产妇做好以上三点,可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谢谢!

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刘敏: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广大媒体朋友的积极宣传,我们协力打造更为广阔的社会影响力平台,共建共创共享母婴更加健康的美好未来。

谢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