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

湖北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

2021-04-01 14:51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21-03-29

       嘉宾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黄希宝;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 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教授魏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

      内容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在各地全面展开。为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引导公众正确看待、积极参与疫苗接种,3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和有关健康知识。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在全国和全省各地全面展开。为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引导公众正确看待、积极参与疫苗接种,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和有关健康知识。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黄希宝先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教授魏晟先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先生。

    首先,请黄希宝先生介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情况。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黄希宝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目前,我省新冠疫情总体平稳并持续向好,全省已近10个月没有新发本土病例,但依然存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压力。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对于降低感染风险、预防新冠疫情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做出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专题部署,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践行,充分体现了我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加快疫苗接种,既有利于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也有利于抢占经济发展主动权。下面,我就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总体部署,2020年12月15日以来,我省对感染和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开展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2021年3月28日24时,我省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32.23万剂次,其中已完成两剂次接种87.77万人,完成第1剂次接种544.46万人。

    2021年3月25日起,在完成前期重点人群接种的基础上,全面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对18岁以上人员,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预防接种工作,稳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全人群的接种率。

    为了加快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度,提高人群接种率,当前我们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疫苗采购、储运、管理、接种、信息登记报告、临时接种点设置和现场组织、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置、人员培训、医疗救治等11个方案和技术规范。建立了新冠病毒疫苗省级统一采购、统一结算、统一调配的工作机制,科学精准实施疫苗库存管理,全面实施疫苗全程追溯,加强疫苗全链条实时管控,确保疫苗及时安全供应。

    二是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扩面提速。各地正采取征用大型场馆等公共场所建设“大型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将接种点“搬”进校园、企事业单位和大型工厂,购买或租赁移动接种车,组建流动接种小分队等措施,提高接种效率。同时,在保障常规疫苗接种及提供充分医疗保障基础上,全面开放现有接种单位提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作为临时定点接种机构,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通过上述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能力。目前全省集中力量推进医卫、交通、教育等重点行业人群接种,推进大型商超、大型企业、大型商务楼宇等重点单位人员接种,优先保障疫情发生风险高、聚集度高的人群接种。

    三是优化接种服务,提升接种意愿。各地及时向社会公布接种单位名单,开放预约通道,方便群众就近及时接种。优化接种流程,延长服务时间,提升服务质量。采取定点接种与流动接种相结合,提高接种效率。加强异常反应监测,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医疗救治与处置。针对不同接种人群特点,多渠道立体化的推进接种政策宣传解读,对群众重点关注问题,组织专家解疑释惑,提高群众接种意愿。

    四是加强医疗保障,确保接种安全。制定了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工作方案,构建省、市、县三级救治网络,加强医疗资源配置,规范医疗救治处置流程。组建了省级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诊断与医疗救治专家组,开展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的咨询与指导工作。指定综合救治能力最强的三级综合医院作为严重不良反应定点医院,预留病房用于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畅通异常反应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确保严重异常反应得到及时救治。划分医疗救治责任区域,积极做好现场救治。组织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划分医疗救治责任区域,集中优质急诊急救医疗资源,提前准备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医疗救治人员、救护车、急救药品和设备等,确保一旦发现接种者异常,及时有效救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建立及时转运机制,做好救护车保障,将有需要后续治疗或严重异常反应接种者立即转运到定点救治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定期组织专家组开展巡诊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识别能力和早诊早治水平,切实维护好患者生命安全。

    截至3月27日24时,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亿剂次,未发生重大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显示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非常好。另外,我省各地预防接种机构都会有医务人员在接种前对受种者进行健康筛查和评估,对有接种禁忌症的人员,会要求暂不接种疫苗,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接种后会按要求留观三十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我们倡导大家尽快接种疫苗,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中新社记者:当前疫情总体平稳,有些群众认为感染风险比较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必要性不大,请问新冠病毒疫苗需不需要接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教授魏晟: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十分有必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在这里,我同大家交流一些情况:首先从感染风险分析,尽管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仍然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如果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就都有感染可能,部分人群感染后后果可能比较严重。所以,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对人群也是能形成有效保护,接种疫苗能够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这也是我国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主要的策略,通过降“三率”进行有效保护。

    第二,涉及到人群保护问题,接种疫苗的人越多,拥有免疫力的人就越多,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既起到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保护他人、保护整个人群的作用。

    第三,从疫苗使用效果来看,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均已严格按照规范开展了临床研究,获得了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并通过严格检定后才上市使用。在疫苗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求定时检测、记录温度,确保新冠病毒疫苗在储存、运输全过程中处于规定温度环境和运输的相关要求。在接种过程中,通过规范的操作来充分保障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全面开展,接种的人群也在不断地增加,相信疫苗使用的效果会得到更加突出,希望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早日接种疫苗,我们一起来见证疫苗的保护效果。谢谢。

    长江商报记者:我们了解到武汉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请问全省对于18岁以下人群、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后期有何安排?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黄希宝:

    谢谢您的提问。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均属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但由于前期临床试验关于这类人群保护效力的数据不充足,因此,前期的接种人群范围不包含60岁以上的老年人。

    目前,我国有部分地区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且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从我们国内一二期临床试验老年人组接种的情况,以及国内和境外大规模使用反馈的情况看,老年人群体中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和正常成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3月25日起,我省已将接种目标人群扩大至18岁以上符合接种条件人群,并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对60岁以上老年人群有序开展接种。

    下一步,我省将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更加安全、有序、有力地推进疫苗接种,逐步扩大接种人群的覆盖范围。同时,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18岁以下人群也将根据国家部署安排适时开展接种,尽可能让更多群众接种疫苗,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谢谢。

    楚天都市报记者:哪些人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食物过敏、花粉过敏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教授魏晟:

    谢谢您的提问。根据目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说明书,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说明书中提示: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患者慎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或药物治疗,血压可维持在相对正常水平,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原则上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具体请按临床医师医嘱执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服用稳定剂量药物,病情平稳的,原则上可以进行接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以及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性突眼患者,建议暂缓接种。此外,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果处于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疫苗。大家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要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主动告知医务人员你的健康情况及其既往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包括慢性病患病史,以便医生进行综合评价,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如果接种后出现比较严重的过敏,后续也不能进行接种。当然,有一些人因食物过敏、花粉过敏,或者其他药物,包括青霉素过敏,这是可以接种疫苗的。因为食物(比如海鲜、鸡蛋等)、药物(青霉素等)并不是新冠病毒疫苗中的任何一种成分,新冠病毒疫苗免疫程序中也明确对这些过敏个体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特殊禁忌。

    此外,罕见的急性过敏反应,一般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因此根据接种要求受种者在接种疫苗之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谢谢。

    中外新闻记者:请问疫苗接种后的有效时间是多久?现阶段全程注射疫苗后,是否需要在下半年再注射一次,让身体产生持续抗体?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黄希宝:

    谢谢您的提问。由于新冠病毒发现的时间仅有一年多,对于新冠病毒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也仍在持续观察中。目前积累的监测数据显示,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半年后疫苗仍然有保护作用,不需要在下半年再注射一次。谢谢!

    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记者:接种疫苗之后,人体可能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有些什么注意事项?有没有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

    谢谢您的提问。刚才湖北省疾控中心黄希宝副主任提到,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非常好,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低,从现有数据来看不会比流感疫苗高。

    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多表现为接种部位疼痛、红肿或全身乏力、不适等,这种情况在1-2天内可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异常反应又分为一般异常反应和严重异常反应,一般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或支气管痉挛等,须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喉部水肿、过敏、晕厥等,比较罕见,如果出现请及时就医。

    另外,希望大家在接种疫苗时注意:

    接种前,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知识,特别要注意了解哪些人是需要暂缓接种或者需要慎用,还有哪些人是禁忌接种的。暂缓是指目前的身体状况不适宜接种,需先推迟以后再进行接种,比如处于发热感染以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病人;慎用是指疫苗前期数据不足,目前还不能判断对于某类人群的作用,而后面可能会扩大人群接种范围,对于孕妇、18岁及以下人群都在慎用范围内。而对疫苗或者疫苗成分过敏,有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的;患有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等病情下则禁忌接种。我这里要解释一下,如果高血压控制得比较好、糖尿病没有很严重的并发症,可以接种疫苗。另外两剂次接种的间隔时间,根据国家发布的最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的建议,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第一剂次后,56天内接种第二剂次。

    接种时,携带本人的相关证件(身份证、护照等),接种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并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接种后,一定要在留观区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出现再离开。在每个留观场所,我们都安排了专业的医务人员。留观期间,大家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可以直接咨询现场的医务人员。另外,如果回家后出现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谢谢。

    湖北之声记者:湖北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对疫苗接种工作扩面提速?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黄希宝:

    我省将疫苗接种作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最重要任务,全力做好疫苗接种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坚持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全社会动员、开展大会战。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全力做好疫苗采购、储运、安全管理、接种、救治、应急处置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二是精准调度疫苗。省、市、县三级成立疫苗调度专班,省级负责全省疫苗需求测算和各地疫苗配额的分配。市级负责疫苗出厂到县级疾控中心的入库跟踪,确保疫苗按时扫码入库。县级负责疫苗入库后及时配送到接种点,同时根据各接种点接种进度,调配接种点库存量,确保入库的疫苗隔日接种完毕,不出现积压。

    三是重点地区与重点人群全覆盖。全省按照武汉市18岁以上人群全覆盖;襄阳市和宜昌市中心城区18岁以上常住人口全覆盖;医疗卫生、高等院校师生和各类学校教职工,边境口岸、海关、移民、国际交通、监管场所工作人员和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以及出国人员,公安、消防、应急、交通、物流、邮政快递、养老、精神卫生福利、环卫、殡葬、救助管理、市场监管、新闻媒体、商业超市、餐饮从业人员、社区工作者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水、电、暖、煤、气等重点行业工作人员,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全覆盖的原则全力推进。

    四是进一步提升接种单位能力。优先依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增设接种单位。根据接种需要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置方舱式接种点,同时在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监管场所等人员密集单位或区域内规范设立流动接种点。扩充疫苗储运能力,采购接种耗材,扩大接种队伍,确保县(市、区)日均接种能力不低于1万人次。

    五是优化接种服务。各地及时向全社会公布接种单位,开放预约通道,分时分段精准预约接种。在农村地区考虑建立流动接种队进行巡回接种。现有常规疫苗接种单位在精准预约保障常规接种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放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延长服务时间确保接种人员高效圆满完成。

    六是进一步提升接种意愿。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动员,针对不同接种人群特点,多渠道立体化的推进接种政策宣传解读。对群众重点关注问题,组织专家解疑释惑,提高民众接种意愿。

    七是妥善处置异常反应。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医疗救治与处置,同时按要求及时做好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序。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