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106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106场

2020-06-06 09:04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时间2020-06-05

  嘉宾: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春林;湖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钟芝清;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沈文君;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06场新闻发布会, 解读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稳定发展的文件。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春林先生;

    湖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钟芝清先生;

    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沈文君先生;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

    首先,请李阳先生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截至2020年6月4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8135例,其中武汉市50340例,其他市州17795例。

    2020年6月4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病例。全省已连续17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92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6月4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全省累计病亡4512例,累计治愈出院63623例。

    2020年6月4日0时-24时,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0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28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17例。

    通报完毕!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请孟春林先生解读《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精神;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春林:

    尊敬的主持人、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省经信厅、对我省中小微企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疫后重振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我省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增多,突出表现在经营成本增加、市场订单丢失、资金紧张加剧、产业链存在断裂风险等方面,对中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复产达产,应勇书记、晓东省长分别专题召开了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听取中小微企业意见呼声,研究部署系列工作举措;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湖北省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30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有关政策措施》“18条”等系列政策;广晶副省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亲自组织研究支持广大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政策意见。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系列工作要求,细化、实化省委、省政府前期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针对性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要素、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省经信厅组建工作专班,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中小微企业的呼声和建议,认真研究提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在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提请省政府办公厅于5月16日以鄂政办发〔2020〕24号印发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稳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全文共分加大资金支持、促进降本减负、优化服务环境三个方面,涉及投放纾困贷款、加强融资支持、减轻企业税负等15条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措施,干货多多、红包满满,必将对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眼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等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制定了加大资金支持、促进降本减负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比如在第一条“投放纾困贷款”中明确,全省将设立总额30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各级财政按规定给予贴息支持;在第二条“加强融资支持”中明确,对金融机构发放的普惠小微首次贷款,财政部门按首次发放贷款额度的0.5‰对金融机构予以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申请额度不超过3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照合同签订日贷款基础利率的50%贴息;在第六条“减轻企业税负”中明确,自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免征全省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征收的增值税;在第七条“降低用气用水成本”中明确,将中小微企业工业用水用气优惠政策时限延长至今年9月30日,并规定对其它中小微企业用水、用气价格政策,由市、州、县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拓宽了享受优惠政策的时限和范围。

    二是着眼于中小微企业持续长远稳定发展需要,提出了降低用地成本、支持创业创新基地建设等具体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稳定企业投资信心,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比如,《若干措施》在第五条“支持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中规定,对创建成功的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省财政给予每家100万元奖励,市(州)或县(市、区)财政每家奖励不少于100万元,用于为入驻的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在第九条“降低用工成本”、第十条“降低用地成本”中明确,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1年4月30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对列入湖北省优先发展产业目录的工业项目,以及医疗器械、药品、防护品生产等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按不低于所在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

    三是着眼于营商环境的打造,从中小微企业常态化、长期化需要出发,提出了优化环境、增进服务的政策措施。比如《若干措施》在第14条“实行干部走访服务企业制度”中明确,实行干部走访服务企业制度,帮助企业提振信心、排忧解难,保持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甘当服务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为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实见效,《若干措施》在第15条“建立推动政策落实长效机制”中,对条文进行了责任分工,提出了加强督查、评估、追踪问效等方面的措施,形成推动政策落实的闭环。

    下一步,省经信厅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加强协调,持之以恒地抓好包括《若干措施》在内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小、落细、落实,竭力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渡过当前难关,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让广大中小微企业“活下来”、“留得住”、“发展好”。

    谢谢!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下面,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中国新闻社记者:请问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税费政策有哪些?这些政策的效果怎么样?

    湖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钟芝清: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企业生存发展异常艰难。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和湖北省出台了多项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惠企税费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一是阶段性减税。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免征全省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征收的增值税;免征疫情防控运输、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二是普惠性降费。减免全省各类参保企业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单位缴费,免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药品注册费、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文化事业建设费等,给予货车通行费优惠。三是针对性帮扶。延长困难行业企业、电影行业企业2020年度亏损结转年限;延续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我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期限延长到6月30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延缓到明年。

    从目前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减税降费实施效果良好,社会普遍反映,减税降费政策是最直接、最给力和最有感的惠企措施。元至4月,我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343亿元。其中,落实今年新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就新增减税降费154亿元。具体来看,一是支持复工复产更给力。全省共为110.9万户次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37亿元;为近6万户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约9.8亿元。二是减轻社保负担更有获得感。通过“免、减、延、缓、返”政策组合拳,2-4月全省共为18万户企业免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14.64亿元、减征职工医保25.86亿元,减免力度和效果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三是支持企业纾困更有效。元至4月全省共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43.8亿元,极大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困难。

    企业的麻烦事就是政府的心头事。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帮助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我们也希望广大企业家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与我们一道共同推动湖北经济早日浴火重生。

    中国日报记者: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严重短缺,生产经营困难,有无采取特殊的金融支持措施,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经营能力?

    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沈文君:

    为帮助受疫情影响产生暂时困难、资金短缺的企业较快恢复正常经营能力,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创新工作思路和金融扶持中小企业模式,探索建设“企业金融服务方舱”,替企业治病疗伤,纾难解困。

    “企业金融服务方舱”由市、州、县(市、区)政府组织建设,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省内各金融机构参与,针对特定时期,按照“团队式、系统性、专业化”模式,建立开放式政银企金融服务平台和工作机制。4月下旬,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省直九个部门下发了《“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建设工作方案》。经过前期宜昌、荆州、荆门、恩施、仙桃等地的试点探索,“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建设工作已在全省范围全面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5月末,全省17个市州共建立各类企业金融服务方舱67个,入舱企业16335个,对入舱企业新增资金供给751.17亿元,其中新增贷款551.62亿元,表外融资199.55亿元;金融纾困金额达到1096.85亿元,其中续贷金额200.93亿元,展期108.42亿元,延期还本付息787.49亿元。

    下一步,各地将抢抓党中央对我省的一揽子专项支持政策“窗口期”,进一步完善方舱工作机制,压实各参与部门、单位、企业的职责和义务,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入舱”,进一步传导保企的决心、落实惠企的红利、简化便企的流程、加大扶企的力度,打造金融服务企业升级版。

    香港商报记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普通创业者吸纳就业人员最多,但受疫情影响也最大。请问在解决创业就业资金上有何具体支持政策?

    湖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钟芝清:

    这方面政策还是比较多的,我重点介绍一项支持创业就业的好政策——创业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政策。

    第一,政策支持对象主要包括10类人群,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等。

    考虑疫情影响,从今年4月17日起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体工商户,贷款购车从事运营的个人和网约车司机,符合条件的出租车、网约车企业或其子公司等纳入政策支持范围。

    第二,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就业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贷款额度20万元以内,财政部门全额贴息。

    第三,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即: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数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8%),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贷款额度在300万元以内的,财政部门按照贷款合同签订日贷款基础利率的50%给予贴息。

    第四,对合伙创业的,按符合条件个人贷款总额度1.1倍确定贴息贷款额度,上限为300万元,财政部门全额贴息。

    第五,对于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创业担保贷款可以给予展期。湖北地区最长可以展期到2021年3月31日。展期期间,财政给予正常贴息。

    第六,自2021年1月1日起,新发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利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1.5个百分点以下部分,由借款人和借款企业承担,其余部分财政给予贴息。财政部门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足额保障、据实结算。

    湖北之声记者:在支持小微企业利用四板市场挂牌融资方面有哪些措施?

    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沈文君: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培育中小微企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5月底,武汉股交中心托管登记企业5616 家,2019年共为125家托管挂牌企业完成股权融资377笔,融资185.49亿元,主要业务指标继续稳居全国同业机构前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板市场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2018年在《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立拟上市企业“种子板”,引导拟上市企业到四板市场挂牌或展示,先行规范。2019年2月,武交中心推出了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首个“种子企业板”,目前已有 36 家企业挂牌。近年来,武交中心通过湖北资本市场学院举行挂牌企业对接区域性股权市场培训交流会、线上微课等活动,累计培训企业近千家。设立湖北四板优品汇科技有限公司,为挂牌企业搭建名优产品品牌推广和市场销售平台。今年5月,“四板优品商城”正式上线,目前已有12家挂牌企业入驻,首批26种产品全部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近,四板优品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鄂有好茶,礼谢天下”系列云活动线上开幕式,并与湖北经视直播精选、长江严选、垄上优选等省内电商平台及湖北省茶叶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升武交中心服务功能,争取“四板”改革创新试点,筹备推出“隐形冠军企业板”“科技创新专板”“军民融合产业板”等新的高质量市场板块,引导更多企业进入武交中心挂牌,帮助企业对接更专业、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

    楚天都市报记者:《若干措施》提出实行干部走访服务企业制度,请问目前走访服务企业的开展情况如何?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春林:

    4月20日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服务活动,积极为广大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增信心、稳预期。一个月来,活动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有力营造了服务企业的浓厚氛围。应勇书记、晓东省长率先垂范,先后深入东风、中烟、武钢、长江存储、卓尔集团、百步亭集团等企业听实情、解难题、稳信心。35位省领导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14家,解决具体问题203个。70家省直部门、17个市州迅速响应,深入走访,主动服务稳企稳链。截至5月31日,省市县领导干部累计走访1.29万人次,累计走访企业1.97万家。

    (二)有力解决了企业的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各部门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稳岗补贴、防疫物资、人才招聘等问题。截至5月31日,累计梳理汇总上报的问题21839个,已解决17280个,占79.1%。(其中疫情防控类问题3418个、已解决3364个,复工复产类问题5121个、已解决4727个,经营发展类问题7889个、已解决4999个,政策落地类问题3945个、已解决3191个)。

    (三)有力推动了惠企政策的落地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围绕近年来尤其是疫情期间中央和省出台的系列惠企政策,一项项主动对接,帮助企业吃透弄懂、用好用足。第一季度,全省实现减税降费257.4亿元,其中今年新出政策减税降费112.7亿元。截至4月30日办理出口退税42.08亿元,企业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政策全面落地。今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570.9亿元,减免利息14.2亿元、手续费8823.8万元。

    (四)有力促进了复工复产和经济运行的稳步回升。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目前全省“四上”企业复工进度基本与全国同步,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8.6%、复岗率96.6%,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4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仅下降2.4%,比3月降幅大幅收窄。

    下一步,要进一步聚焦问题,继续做好本次活动梳理收集问题的督办、解决、反馈工作,加大问题化解的力度,推动问题解决提速提效。着力纾困解难,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及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强化长效机制建立,推动走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进一步营造服务企业的浓厚氛围。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