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八十五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八十五场

2020-04-27 08:12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 时间:2020-04-26

  • 嘉宾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全省公安机关“平安荆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诚;湖北省公安厅内保总队主要负责人刘斌;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支队长王海军;湖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章惠;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85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公安机关“平安荆楚行动”工作情况。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全省公安机关“平安荆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诚先生;

    湖北省公安厅内保总队主要负责人刘斌先生;

    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支队长王海军先生;

    湖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章惠女士;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

    首先,请李阳先生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截至2020年4月25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8128例,其中武汉市50333例,其他市州17795例。

    2020年4月25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病例。全省已连续22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52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4月25日,全省累计病亡4512例。4月25日全省新增病亡0例。

    截至2020年4月25日,累计治愈出院63604例,4月25日新增出院病例11例,均来自武汉市。

    2020年4月25日,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0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72例。

    通报完毕!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请陈诚先生介绍“平安荆楚行动”有关工作情况。

    湖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全省公安机关“平安荆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诚: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就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平安荆楚行动”的情况作简要通报。

    3月下旬以来,疫情形势逐步向好,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调整,社会治安形势出现新的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疫情防控和守护平安各项工作,省公安厅决定从3月25日到5月中旬,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为期50天的“平安荆楚行动”。目前,全省社会治安大局平稳有序,全省刑事警情、治安警情、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7.6%、34.7%、45.8%,主要做法如下:

    一、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严防疫情输入。针对境外输入风险,各地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出入境、机场公安按照“实战、实用、实效”原则,实时、规范、全面采集推送各类信息,严格落实入境来鄂人员信息“汇集、分析、研判、推送、核查、反馈”全流程数据信息闭环和人员管理工作闭环机制,筑牢外防输入防线。二是做好人员管理。武汉市组织治保群干、安保队员、物业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12.5万余人,继续做好8266个小区村庄封控,严格落实进出人员“四必”要求(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引导居民“非必要不出行”。严格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扫码备案、身份核验、体温检测、健康筛查等措施,做好客流疏散,避免拥挤聚集,确保群众健康出行。三是建立联动机制。按照“省对省、市对市、县对县”加强协调沟通、联防联勤联控要求,省公安厅与环鄂六省公安机关建立联勤联控、协防协控工作机制,加强对离鄂人员、车辆服务保障。襄阳、十堰、荆州、黄冈、孝感、恩施等市州、县公安机关主动与接壤地公安机关加强对接,签订警务协作战略协议,实现联勤联动、共管共治。3月27日以后,离鄂通道畅通无阻、平稳有序。4月8日零时武汉解封以来,加强省内环汉地区的沟通协调,落实协作配合机制,及时通报情况信息,完善管理服务措施,严防离汉通道管控措施解除后发生限制车辆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的各类问题。

    二、持之以恒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一是开展隐患排查,组织治安、消防和派出所民警深入复工复产企业、重点项目工地进行全面“体检”,督促落实重点部位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及时发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全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共检查重点企业、在建工地6.4万余个,发现、整改安全隐患5281处。依托全省1486个派出所,开展居民小区、十小场所、临街门面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筑牢复工复产“防火墙”。二是加强巡逻防控,保持高等级勤务,强化显性用警,开展公安、武警联合巡逻,日均投入近3万名警力,全面加强党政机关、“一场三站”(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客运站)、医疗机构、水电油气、复工企业、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储备仓库等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企业巡逻防控,密切关注餐馆、酒店、夜市等行业恢复营业后治安动态,加强巡逻盘查,严防酗酒滋事,严防发生重大案事件。三是强化应急处突,备足应急处突力量,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备勤、领导带班、请示报告制度,完善工作预案,做好应急准备,确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三、一如既往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坚决遏制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反弹,全力营造良好复工复产治安环境。一个月来,全省共侦办刑事案件1.3万起、行政案件2万余起。紧盯现发命案侦破工作,严格落实“一长双责”、“快速反应”、“合成作战”等命案侦破工作机制,确保全省现发命案的快侦快破。全省保持连续27个月现发命案全破。组织集中收网,打掉荆门解某某等多个涉黑团伙,成功从境外劝返3名重大涉黑逃犯。保持对涉枪涉爆犯罪高压态势,先后破获8起非法制造、买卖、邮寄、储存等类型涉枪案件,抓获涉案人员18人。聚焦电信网络诈骗等侵财案件,多维分析、全力攻坚,破获437起案件,涉案金额1500万元,抓获286名电诈犯罪嫌疑人,打掉团伙43个,摧毁窝点58个。紧急止付涉案资金2.63亿元,为群众挽回损失1.2亿元。比如:4月9日,汉阳分局破获汉阳“3.30”电诈案,带破武汉、南京、长沙多地系列电诈案件1宗7起。武汉市反电诈中心成功阻止一起电诈案件,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16万元。4月份以来,对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破坏农业春耕生产、侵害群众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全力营造良好的复工复产治安环境。

    四、全力以赴服务复工复产工作。一是化解涉企矛盾。深入开展“万名民警进万村(社区)入万户”,组织民警收集社情民意,研判稳定形势,排摸涉企矛盾纠纷,做好疏导化解工作。4月份以来,共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62万余起,推动化解1.38万余起,排查稳控重度精神障碍患者2085人。二是做好交通保畅。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启动196个交通执法服务站,根据交通流量变化累计设置1000余个临时执勤点,深入排查整改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以及事故多发易发路段安全隐患,重拳打击酒驾毒驾、“三超一疲劳”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4月以来,共查处酒醉驾11517起、无证驾驶12525起、超载超员5991起。采取“集中包车、警车引导、直接送达”的“点对点”“一站式”护航返岗模式,先后保障2.5万余台次客车、60万余人员赴外地务工。三是策应防控大局。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服务全国各省市特别是北京的复工复产工作,各级公安机关会同铁路部门共同做好返京人员的数据核查、健康筛查、“健康码”“通行码”查验和秩序维护、交通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确保16.48万余人安全、有序返京。

    五、多措并举优化便民利民服务。一是推行“网上办、预约办”。落实公安部便民利企15项措施,依托政务网、移动终端等平台,对涉及治安、户政、交通、出入境管理的435项业务推行网上办理,群众登录在线平台便可咨询政策、预约业务、查询办理进度等。疫情以来,通过“网上办、预约办”,共办理身份证申领、换证、补证业务45万余笔,办理车驾管业务200余万笔,制发疫情期间积压出入境证件1万余件。二是推行“容缺办、延期办”。居民身份证开辟“绿色通道”,跨省、补领、换领居民身份证经书面承诺可免相关证明;先予办理驾驶证换证,疫情结束后补交身体条件证明。延长机动车年检、强制报废、驾驶证期满换证等业务的生效时限和户口迁移证有效时限,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申请合理延期,对在鄂外国人停居留许可到期的,无须办理延期手续,自动顺延两个月。全省共容缺办理证期满换证业务11.6万笔。三是推行“马上办、上门办”。开通“流动车管所”,结合复工复产需求,主动前往医院、大型社区、企事业单位上门开展车管服务,对居住证办理需求量大的复工复产企业,派出所集中上门办证。截至目前,共审核受理车管业务4.1万余笔,上门办理车驾管业务1500余笔,累计制证2.8万余张。比如:武汉公安推出“网上办”、“自助办”、“预约办”、“延期办”、“超期办”、“上门办”等15条便民利企措施。内容涉及居民身份证办理、户口迁移;相关行业管理、企业安全防范;交通车驾管业务、占道许可办理、交通事故处理;出入境证件办理及企业登记备案四个方面。4月5日系列措施出台以来,共通过预约办理户政业务3.8万余人次,受理交通车驾管等业务3.3万件,办理出入境证照5500余件,服务线上窗口办理大学生落户6200余件次。4月8日起,武汉市公安窗口有序恢复接待服务,办证大厅设置单循环流线,入口统一测温,核验健康绿码,窗口安装防飞沫挡板和电子提示牌,加大办证大厅消杀,加强办证人员引导。期间,办理业务群众及工作人员实现“零感染”。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统一部署,紧盯复工复产、复学复课、五一长假等重要节点,强力推进“平安荆楚行动”,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的“双胜利”。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下面,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人民日报记者:武汉市城市公共交通22日起恢复全线运营,对其中潜在的疫情传播风险及其他安全隐患,公安机关如何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湖北省公安厅内保总队主要负责人刘斌:

    我们主要采取三项措施,防疫情、畅通行,保安全、护民生。

    一是实行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密切会同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和地铁公交企业,建立联合防疫、健康码实名乘车、客流管控、发热乘客转运等四项联防联控机制,落实乘客“扫码、购票、测温、安检、乘车”闭环管理,严防疫情通过公共交通工具传播扩散。

    二是落实公交安检查控措施。督导公交公司制定疫情期间公交营运方案,布置充足安防力量,严格落实消杀通风等防疫措施,严格控制人流量及客座率,对公共汽车落实“七个一”防范措施(一套安全锤、一套灭火器、一套GPS系统、一套视频监控系统、一条警示标语、一套语音提示系统和一套“一键报警”系统),对地铁严格落实“人人安检、人物同检、三逢三必”安检制度(逢包必检、逢液必检、逢疑必检),确保公交营运安全有序。

    三是严密重点部位巡防控制。科学部署警力,落实“局长进站、所长包站、警长驻站、机动巡站”机制,做实“1、3、5”快速响应,针对性加强公交地铁场站重点区域、部位巡逻管控和武装震慑,加强联勤联动和应急处置演练,迅速妥善处置化解司乘矛盾,对公交营运过程中发生的妨碍疫情防控、侵犯公交司乘人员权益、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依法依规从严打击,绝不姑息迁就。

    中新社记者:目前新冠疫情趋于稳定,我省居民能否在出入境管理窗口正常办理出入境证件?

    湖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章惠:

    目前,全省101个出入境窗口已全部对社会开放,鉴于全球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多国(地区)先后采取临时入境管制措施。为防止旅行中交叉感染,以及出行受阻造成不必要损失,如非紧急必要事由,建议取消或推迟出国出境计划,特别是暂不要前往疫情严重国家。如确有必要紧急出国境参与医疗救护、药品研发、物资供应、学术交流、招商引智、就学就医、出境奔丧等,出入境管理部门将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加急办证服务。

    法制日报记者:疫情期间,哪几类电信网络诈骗比较突出?老百姓应该如何防范?

    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支队长王海军:

    电信网络诈骗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一是贷款诈骗,谎称提供无抵押款,需收取高额手续费诈骗,约占发案总数33%;二是涉疫物资销售诈骗,谎称有熔喷布、口罩等防疫物资供货渠道,需收取定金和货款诈骗,约占发案总数14%;三是兼职刷单诈骗,谎称在家兼职刷单可返还佣金,从而诈骗高额刷单款,约占发案总数11%;四是网络投资理财诈骗,谎称小额投资有高额回报,约占发案总数7%;五是冒充熟人诈骗,特别是冒充学校老师以提前收取学费名义诈骗学生家长,约占发案总数5%,六是团购物资诈骗,在微信群收取团购货款后将群解散,约占3%。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首先要抵制“天上掉馅饼、小投资大回报”等诱惑,网络交友、投资理财要注意自身隐私保护,选择正规投资机构,牢记“高额回报有陷阱”。凡有小额资金需求的群众,建议通过正规途径办理贷款业务。贷款时先交保证金或利息的,都是诈骗。网购时要选择正规的网购交易平台,不要轻信不明代购、团购。找网络兼职时,凡是附带要缴纳各种费用和保证金等的,都要留个“心眼”,即使有小额返点,也要谨防“小诱饵钓大鱼”。网上好友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当面或电话确认。始终做到“三不”:

    不轻信: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网友、来路不明的电话、微信和短信。不点击: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转帐:任何情况下,不要向不明账户转帐汇款。如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报警。

    湖北日报记者:由于暴发,已经办理赴港澳台有效签注因疫情原因无法在有效期内赴港澳台的如何处理?

     湖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章惠:

    由于港澳台地区主管部门先后对内地(大陆)居民作出了限制入境的相关规定,同时关闭了多个航空、陆路口岸,海峡两岸正常交流大大减少。为此,我省凡持有往来港澳台签注、受疫情影响未能在签注有效期内入境港澳台地区的申请人,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将在赴港澳台旅游政策恢复实施后,根据持证人意愿免费重新办理相同种类和有效期的签注。具体处理流程与注意事项待上级机关政策确定后再向社会予以公布。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今天最后一个问题。

    湖北垄上频道记者:今天是“全国疟疾日”,请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做好疟疾的预防和治疗。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谢谢您的提问。

    今年的4月26日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疟疾日的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目前,我国国内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已经以境外输入为主,新冠肺炎防控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疟疾目前也同样是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的一种急性寄生虫传染病。并且疟疾与新冠肺炎一样,主要首发症状也是发热。

    我省自2010年在全省启动消除疟疾工作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多部门协同配合,经过近10年的努力,在201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消除疟疾省级终审评估,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标准。自2012年我省报告最后一例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后,至今无一例本地疟疾病例。

    目前我省每年有100多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非洲和东南亚,以恶性疟为主。如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病情会迅速恶化引起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虫传染病,俗称“打摆子”,也可以通过输血或母婴传播。疟疾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等,根据感染的不同疟原虫,可以是每天、隔天或三天发作一次。但也有一些疟疾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有发热伴疲倦、头疼及全身酸疼等类似流行性感冒症状,也有发热伴腹泻、便血的等类似胃肠道疾病症状和发热伴昏迷等神经系统疾病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和休克等症状。

    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且治愈后不会留下后遗症。对疟疾的预防主要是防输入。对出国人员来说,在出国前应详细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树立疟疾感染风险意识。出国前往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时,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包括使用蚊帐、驱蚊剂、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物等;在回国后出现发热症状要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医务人员应注意输入新冠肺炎和输入性疟疾的鉴别诊断,除了考虑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外,还需关注其旅行地区是否有疟疾流行,应充分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诊断疟疾后,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谢谢。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