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七十九场
时间:2020-04-20
嘉宾:湖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静;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庆国;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毛向云;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7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复工复产情况。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湖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静先生;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庆国先生;
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毛向云先生;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
首先,请李阳先生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截至2020年4月19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8128例,其中武汉市50333例,其他市州17795例。
2020年4月19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病例。全省已连续16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46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4月19日,全省仍在院治疗105例,其中:重症6例、危重症14例。
截至2020年4月19日,全省累计病亡4512例。4月19日全省新增病亡0例。
截至2020年4月19日,累计治愈出院63511例,4月19日新增出院病例4例,均来自武汉市。
2020年4月19日,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4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51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49例。
通报完毕!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请李静先生介绍我省重大水利工程复工复产情况。
湖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静:
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目前,湖北全省纳入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项目的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5个,分别为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荆江分洪区近期重点项目、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5个项目概算总投资约302亿元。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任务是解决我省著名的“旱包子”的供水问题,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自西北向东南横穿襄阳、随州、孝感三市北部地区,止于孝感市大悟县王家冲水库。工程全线自流引水,渠首设计引水流量为38立方米每秒。 一期工程于2015年12月开工,计划2020年12月主体工程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位于钟祥市境内汉江干流上,建设任务以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供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6.16亿千瓦时,同时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良性运行创造条件,总投资约66亿元。 2018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底全面建成。
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蓄洪工程是长江中下游整体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洪湖市境内,是处理城陵矶地区超额洪水,保障荆江大堤、江汉平原、武汉市防洪安全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洪分块蓄滞洪区围堤总长约167公里,蓄洪区总面积878平方公里,区内人口约30万人,耕地40.3万亩,总投资约44亿元。2016年11月底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底完工。
荆江分洪区是荆江地区分洪区的主体工程,也是目前长江流域唯一由国家防总调度运用的重点蓄滞洪区。荆江分洪区近期重点工程建设内容主要由蓄洪工程和安全转移工程组成,总投资5.4亿元。2017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9月完工。
黄盖湖位于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处。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工程保护人口4.22万人,保护耕地8.92万亩,同时通过治理,达到调蓄洪水减轻长江防洪压力的目的,工程投资约5.3亿元。2018年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8月完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2月下旬以来,省水利厅通过调度视频会等方式,有序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督导重大水利工程有序复工。
各级水利工作者和项目法人、参建单位分类精准施策,加强协调,抓紧制订复工计划和方案,编制施工组织、疫情防控、安全管理、人员返岗、材料供应等方案预案。
3月6日,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湖北部分)按下“重启键”,此后,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荆江分洪区近期重点项目采取“点对点”运输方式,建设管理和施工管理人员率先到岗履职,优先安排非武汉居住地和工程就近地区人员返岗工作,保障人员、设备和原材料供应的措施逐步落实到位。3月25日,荆江分洪区近期重点项目开始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标志着我省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全部复工复产。至4月中旬,经参建各方共同努力,重大水利工程复工率达到100%,作业人员到岗3976人,到位率99%,实现复工复产达效。
复工复产期间,各项目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多渠道购置了红外线测温仪、防护口罩、防护服、医用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落实集中消杀、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实行封闭管理,非必要不外出。加强人员体温和健康情况监测,并做好记录。定期对公共场进行消毒,宿舍、办公区域保持通风和换气。减少人员聚集,严格实行分餐制等。碾盘山管理局还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
下一步,我们将对项目度汛要求和重要节点目标进行全面梳理,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疫情对工期的影响,确保工程安全度汛,确保重要节点任务按期完成。
谢谢!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下面,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香港商报记者:鄂北工程是湖北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工程。请问鄂北工程实现全线通水后,将给沿线各地带来哪些效益?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庆国:
鄂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鄂北工程的建成通水将对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方面,鄂北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历史性解决鄂北地区常年干旱问题,根本上改变湖北省南涝北旱的水资源格局,基本解决鄂北地区千百年来“旱包子”问题,保障鄂北地区480万人、370万亩耕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鄂北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后,将极大改善襄州、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和大悟等6个县级行政区、1.02万平方公里自然面积用水条件。年均总引水量为7.7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及第三产业供水2.41亿立方米,工业供水3.33亿立方米,农业供水1.96亿立方米。
目前,襄阳市、随州市政府已启动配套工程建设,部分工程已经完成,大部分配套工程服务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受益。
社会效益方面,鄂北工程建成后将为工程沿线城市提供水资源保障,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为吸引社会力量投入鄂北地区建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也为鄂北地区的随县、广水、大悟等贫困地区解决饮水安全、调整土地利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发挥助推和带动作用。
生态效益方面,鄂北工程将从四个方面发挥生态效益。一是可以退还被挤占的河道内生态水量近1亿立方米,保证河道水长流,河库水环境大为改善;二是鄂北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成后将在鄂北工程沿线形成具有城市历史人文特点的鄂北生态长廊;三是鄂北工程将与襄阳市的鄂北防护林建设形成一道鄂北绿色生态屏障;四是通过实施生态补偿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加大供水区和受水区水环境修复治理力度,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和水质保护能力。
今年,我们还将在确保鄂北一期全面受益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王晓东省长在鄂北工程调研时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鄂北二期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目前,二期工程可研报告已经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我们正在与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抓紧修改报告和编制专题报告,前期工作正有序加快推进。
经济日报记者:碾盘山枢纽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和梯级开发的重要项目。请问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加快工程建设?
湖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静: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碾盘山枢纽建设,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保障重点水利工程的复工复产。一是要求建设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做好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疫情防控物资准备,坚持做好防疫“每日体温两测”和“每日两报”报告机制。二是要严格落实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具体要求,“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减少聚集性活动,多召开视频会议,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办公。三是重点工程复工人员,特别是武汉等地复工返岗人员,严格落实“四早”原则,建设单位应积极组织返岗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排除隐患,保障复工人员身体健康。比如,湖北省最大的在建水利工程项目——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法人单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复工后第一时间组织参建各单位700多人进行新冠病毒试剂检测,做到了返岗人员应检尽检,保障了返岗人员安心复工,保证了工程建设安全推进。
2.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做好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项保障。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工期有所延误,为更好完成2020年度建设任务,一是各建设单位要调整优化施工方案,突出关键线路,增加作业面,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加强资源配置,增加技术人员和劳务作业人员,增加机械设备,增加作业时间和作业强度。比如碾盘山枢纽工程建管局,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赶工计划,增加一台大型混凝土浇筑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近20%;三是强化安全质量管理,按下水利建设“快进键”的同时,要做好安全防范、排查风险隐患,压实安全责任,保质保量完成全年水利建设任务。
澎湃新闻记者:蓄滞洪区建设是长江中游防洪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东分块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防洪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毛向云:
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水利工程,也是长江防洪保安的重要战略工程。工程建成后,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有利于减轻和缓解三峡工程的抗洪压力。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工程和湖南洞庭湖蓄滞洪工程南北相望、互为呼应,与三峡工程为掎角之势。一旦长江上游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三峡大坝面临蓄洪压力时,两个蓄洪区同时启用,能够承担100亿立方米以上的来水,可为三峡工程抗洪度汛分忧和减压。
第二,有利于完善长江中游防洪体系建设。东分块工程建成后,能适应长江中游防洪需要,促使防洪调度更加灵活,增强处理不同类型、不同标准洪水的能力,从而提升抗击洪灾的效率和效益。
第三,有利于保护重点城市和区域。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工程地处武汉市上游、江汉平原腹地。如果遭遇98型特大洪水,蓄滞洪工程将成为保护大武汉、江汉平原和荆江大堤的重要屏障,为湖北防洪保安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江云记者:鄂北工程作为全省重大水利民生工程,计划今年实现全面通水,但由于疫情影响,施工受到一定程度滞后,请问2020年鄂北全面通水的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庆国:
感谢媒体界的朋友们对鄂北工程的关注,我可以肯定的答复大家,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如期完成全线通水目标,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疫情严控阶段,重点做好内业准备。2月底,我们就制定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指导施工单位提前编制疫情控制手册和复工组织方案,组织项目部留守人员开展日常消杀和复工准备。
二是疫情控制稳定阶段,提前做好复工准备。主动联系地方政府,按照先现场建管部人员、再参建单位管理人员、最后施工建设人员的顺序,分批有序完成各类建管人员返岗工作,切实做好人力准备。3月下旬至4月初,组织专班到工程现场,研究解决施工单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开展疫情安全、生产安全、度汛安全督查检查,狠抓防控措施落实和隐患排查整治。针对施工原材料供应链问题,我们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卫生、交通、水利等部门,打通原材料供应的断点堵点,尽最大努力保障复工复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要素,让施工单位尽早步入正常建设轨道。
三是疫情得到控制后,挖潜力、上措施,推动全产能复工。4月上旬,根据各施工标段复工实际情况,及时调整2020年建设实施方案,重新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安排局党委委员包段负责重点施工标段,组织工作专班常驻工地,与施工单位同吃同住,抓实抓细各项措施落实,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滞后的进度补回来,确保全线通水目标顺利达成。
截至目前,鄂北工程全部施工标段均实现正常作业,现场施工人员达到2530人,现场大型施工机械设备220台(套);3月20日以来,已累计浇筑混凝土1200立方米,完成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
中国日报记者:碾盘山位于汉江中游干流上,2019年3月,实现了汉江截流的阶段性建设目标。目前主体工程在原有的主河道内施工,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汛期的施工。
湖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静:
谢谢您的提问。防汛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对此我们十分重视。根据预报,今年水文气象条件总体偏差,长江流域有可能发生区域性大洪水,我们坚持底线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部署得更周密些,把工作抓得更实更细些,以最充分准备,争取最好结果,扎实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1.压实工作责任。落实项目法人及参建单位的防汛责任制,把工作责任压实传导到各参建单位、落实到岗位,确保防汛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2.编制完成2020年度防汛方案、应急预案和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并按要求报审。
3.加强水情监测预报。落实好水情监测预报各项工作,及时进行研判分析,以指导工程施工和安全度汛。
4.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保障。根据度汛方案要求,各单位成立了防汛抢险突击队,人员登记造册、责任到人。做好防汛抢险设备、物资等储备,满足工程抢险的需要。
5.开展隐患排查。对工程区建筑物、生活办公营地、生产设备设施以及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开展防汛专项检查;进一步落实超标准洪水应对的工程措施,加强与各级防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应急响应衔接,切实做好超标准洪水应对处置。
6.健全防汛联防工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水务、应急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工程度汛方案、应急预案衔接等工作,共同做好工程度汛工作。进一步做好度汛演练和培训,提高现场人员的防汛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
楚天都市报记者:请问东分块工程复工复产后,采取哪些措施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毛向云:
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工程于3月16日正式复工,到3月底复工率已达百分之百。为全面完成今年工程建设投资任务,近一个月以来,我们组织参建单位分析形势,研究对策,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管理措施,主要围绕“三增一延”抓落实。
“三增”是:一是增加施工段面。在26公里堤防工程全线,一字排开,加开工区,实行全段面作业,全方位施工。二是增加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增加管理人员约80名,增加施工人员510人,压实工程建管责任和疫情防控责任,倒排工期,掀起施工高潮。三是增加机械设备。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增加挖掘机、推土机、碾压机、运输车辆295台套,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施工作用。
“一延”是适当延长施工时间。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取人歇机不歇的形式,延长施工时间,早开工、晚收工,向时间要工程量和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在运输道路保畅、土场土料保护、后勤协调保障上做足文章,为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