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十八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十八场

2020-03-29 09:21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 时间2020-03-28

  • 嘉宾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珂;天门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杨兴铭;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记者朋友们,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58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的工作情况。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珂先生;

    天门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杨兴铭先生;

    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先生;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

    首先,请李阳先生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截至2020年3月27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801例,其中武汉市50006例,占全省74%;其他市州17795例,占全省26%。

    2020年3月27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性病例。全省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4日零报告。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23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3月27日,全省仍在院治疗2526例,其中:重症659例、危重症227例。

    截至2020年3月27日,全省累计病亡3177例。3月27日全省新增病亡3例,均来自武汉市。

    截至2020年3月27日,累计治愈出院62098例,3月27日新增出院病例367例,其中武汉市360例,占全省新增出院的98%。

    通报完毕!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请余珂先生介绍仙桃市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工作情况。

    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珂: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仙桃市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情况。

    仙桃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安排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努力推动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截至3月28日上午,全市已复工复产各类生产经营主体5109家,复工率97%。一是“四上”及房地产企业复工复岗较快。全市复工“四上”及房地产开发企业859家,复工率96.6%;到岗15.76万人,复岗率9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405家,复工率97.8%,到岗10.4万人,复岗率91.2%。二是防护物资生产企业产销正常。全市复工非织造布企业227家,有出口实绩企业146家,90%以上企业的出口订单已排到了5月中旬,国药控股、九州通医药、稳健医疗、通用药业等企业派专班进驻仙桃采购,近两个月,全市供应医用防护服200万件、口罩等防护物资25亿多片,交易额达38亿元,外贸出口金额1.5亿美元。三是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明显加快。95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复工92个,复工率96.8%,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复工率达到100%。四是农业生产经营类主体全部复工。全市13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规模以上饲料生产企业、17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171家家庭农场实现了应复尽复、应开尽开,大垸子泵站等13个重点水利项目已全面复工。

    稳岗就业方面,主要是做到“四抓”:

    一是抓政策支持。在落实中央、省援企稳岗政策基础上,仙桃市出台“惠企”措施18条,“千名干部进千企”,点对点将惠企政策和复工复产举措宣传到每家企业。为17家转产扩能的防护物资生产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其固定资产投资最高可享受80%的补贴;减免、抵扣各种税收700余万元,预计可减轻企业负担近2亿元。

    二是抓金融扶持。开展“银行行长进百企”活动,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与300多家有融资需求企业主动对接、上门服务,累计为250多家企业发放贷款26亿元,为32家企业发放专项再贷款9.4亿元,对重点保供企业,优化审批服务,简化贷款手续,企业凭承诺函就可获得信用贷款。

    三是抓员工返岗。市人社、交通、工商联等职能部门和各地仙桃商会联合,采取专车、专列、专线等“点对点、一站式”方式,精准输送员工复岗返岗,让复工直通车从“家门”直接到“厂门”。采取“空中招聘、全程代办、服务到厂”等措施,向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输送返岗人员217车次5033人,接回来仙务工人员152车次2571人,为企业新招录员工2100多人。

    四是抓物资保障。全力保障春耕备耕,抓好农资供应,调度种子1992吨、农药637吨、肥料2.5万吨、农机2587台。着力保障项目加快建设,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免费为44个项目252台施工设备开展检测,组织储备黄沙10万吨,石子12万吨,水泥库存4800吨。推动14家商混企业开工复产,每日为各类项目建设供应混凝土3000立方米以上,钢材已打通武汉市场,建筑材料供应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请杨兴铭先生介绍天门市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工作情况。

    天门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杨兴铭: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门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具体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复工复产带动稳岗就业,以稳岗就业促进复工复产,两方面均呈良好态势。截至3月26日,全市“四上”及房地产企业,复工率96.2%,复岗率90.2%。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6%,复岗率89.5%;规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94.6%,复岗率87.7%;限上商贸企业复工率94.9%,复岗率9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复工率100%,复岗率93.7%;房地产企业复工率100%,复岗率92.7%。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送防疫物资。组织专班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企业防疫物资需求,科学制定调运计划,通过内产外购做好物资储备,按时按需组织专班及时配送,满足企业需求,让员工放心工作,让企业安心生产。累计采购、调配口罩412万只、红外测温仪1186只、水银温度计4000支、消毒液23.7吨,较好解决了复工复产疫情防控需求。

    二是全力送帮扶政策。出台了《天门市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切实为市场主体降本减负等8个方面,提出支持企业发展45条意见。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让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目前,23家重点物资保障企业已获得3.17亿元贴息专项再贷款;落实阶段性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政策,预计减免4000万元;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技改扩规,计划发放奖补资金2100万元。

    三是全力送优质服务。市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防疫物资、原材料供应、产品输出等方面实际困难,消除人员流动“痛点”,打通物流运输“堵点”,补上资金流“断点”。收集135家企业反映的189项问题,已化解178项,其余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中。

    四是全力送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服务不停歇、网上招聘不打烊”活动,在“天门招工网”微信公众号和湖北省公共招聘网上同步推送企业招聘信息。举办“网上春风行动”招聘会12场,共入驻企业156家,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浏览量23.6万人次,让应聘人员足不出户实现“云求职”,收到求职者简历6232份,已经到岗2215人。

    五是全力送返岗人员。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开通专线车为23家企业接送员工上下班,确保了“停不得”企业正常运转。整合外出务工人员出行需求,采取“点对点、一站式”方式输送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共发送专车186车次,向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输送人员5400余人,保障了外出务工人员及时返岗就业。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请龚定荣先生介绍潜江市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工作情况。

    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

    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潜江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情况。

    截至3月27日,潜江市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246家、复工复产率100%;复工复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2家、复工复产率100%;158家限上商贸企业复工复产138家、复工复产率87.34%,5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42家、复工复产率82.35%,12家外资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外贸实绩出口企业41家、复工复产38家,复工复产率92.7%。2020年,潜江市亿元以上项目130个,续建项目98个,复工92个,复工率93.9%,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2个,目前已开工16个。主要做法是:

    1.强化措施保障,及时出台政策。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及时研究出台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农产生产、政策扶持等系列文件,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政策保障。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按照最少、必需原则,优化审批流程,复工主体只要做到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环境消杀、安全生产“五个到位”,经市指挥部审核同意后即可复工复产。按照特事特办、优先办理原则,推动利维高2天内转产防护服、日产能5000件以上,推动永安药业2天内全面复工复产。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已适时全面启动续建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抓好新建项目开工。今天上午举行了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56.5亿元。

    2.强化服务保障,驻点帮扶。我们实行“一企一专班”、“一企一策”点对点帮扶,抽调市直机关单位党员干部组成210支驻企工作队下沉企业复工复产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复产复工中的具体问题。交通保畅。3月13日,我市疫情防控等级降为低风险后,第一时间发布29号通告,撤除所有内设交通管控点,全面恢复市域内农村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以及渡口码头,打通交通内循环。重点解难。围绕解决原料和产品运输问题,加强跨地域沟通对接,帮助金澳科技、福好医疗、江赫医材、盐化工总厂等企业解决原料供应、原料运输、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难题。全力协调保障在外的企业高管、技术骨干1000余人及时到岗。同时,为企业统筹调配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物资需求。

    3.强化就业保障,线上招聘拓岗。举办“网上春风行动”招聘会,实现“春风行动网上办,就业服务不打烊”,参加企业124家,提供岗位1.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149人。同时,在“湖北公共招聘微信公众号”上召开潜江市停不得企业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927个。落实政策稳岗。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用工奖补等政策,最大限度稳定就业岗位。目前,潜江市已拨付各类稳岗资金1004.6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3800个,还将拨付各类稳岗资金1104.4万元,可稳定就业岗位5600个。落实缓缴免征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目前已核准免征社会保险费企业1056家、1.82亿元。做好服务返岗。建立务工人员离潜返岗“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机制,3月14日,迅速组织第一批72名务工人员到浙江绍兴等地返岗复工,已累计“点对点”包车输送4177人。潜江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在14.4万人左右,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有5.1万人未能返潜,滞留在务工地,目前已在当地有序返岗。截至3月27日,全市务工人员离潜返岗复工总人数为65366人,其中省外返岗人数为38215人,市外省内返岗人数为15041人,市内返岗12110人,目前,潜江还有3万多名务工人员将择时外出务工或选择在市内就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现在,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经济日报记者:作为全国重要的非织造布制品基地,疫情期间,仙桃在医用防护物资保供稳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珂: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仙桃市是“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疫情期间,仙桃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全力做好医用防护物资生产。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向全省供应医用防护服近200万件、各类口罩达25亿片。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坚决兑现军令状。在全省医用防护服最紧缺的时候,我们按照省指挥部指令,承担起医用防护服生产保供任务。通过统一采购设备、统一原材料供应、统一员工防护、统一质量检测、统一装箱运输、统一政策保障“六个统一”举措,医用防护服从最初的日产量7000件逐步提升并稳定在日产量5万件以上,成为全省医用防护服的重要供应来源。

    二是多措并举保供应。在完成医用防护服生产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尽力做好口罩等防护物资生产。一方面,有序组织生产,积极鼓励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扩产能、提产量。另一方面,推进出口转内销,在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开辟绿色通道,允许114家出口企业“外贸转内销”,为13家企业办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顺利完成省指挥部下达的日调配3400万片以上口罩的任务。

    三是强化监管保质量。下发指挥部令,对全市生产的口罩实行统购统销和政府指导限价,对主要原材料熔喷布实行定点调配,努力保障供需平衡、价格平稳。同时,整合公安、市场监管等6个职能部门力量组成联合整治专班,重点打击制假贩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累计立案146起,办结105起,没收、扣押不合格口罩4605万只、防护服6.7万件。

    四是严防严控保安全。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18条”,严格实行“七个必须”,即复工复产必须提前报备、生产用工必须合理配置、人员返岗必须健康体检、员工在岗必须实时防护、办公作业必须分界划线、用餐住宿必须适度分散、重点区域必须定期消毒,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到位,实现复工复产企业“厂”干净、“零”感染、“人”健康。

    湖北日报记者: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出现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情况,请问天门采取了哪些措施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扩大产能,让企业活下去、留下来、发展好?

    天门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杨兴铭: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天门市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着力为企业“供氧”“输血”,全市9家金融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对接企业96家,发放贷款7.3亿元,授信7.7亿元。

    一是严格落实贴息政策。对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障名单的23家企业发放贷款3.17亿元,按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发放利率补贴483万元。对没有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障名单,在天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贡献突出的企业,2020年新增贷款1000万元以内部分,由市财政按照市场报价利率的30%给予补贴。

    二是灵活运用金融产品。积极开展银企对接,3月26日,天门市组织9家银行与30家企业现场签约,额度共计7.7亿元,通过金融产品“组合拳”,形成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强大合力。比如市建行通过线上线下的对接方式,为全市9家无抵押或抵押物不足的企业累计发放“云义贷”纯信用贷款1497.9万元;市农发行为卓尔天龙医用纺织、庄品健等2家企业发放政策性应急贷款1.65亿元;市农商行、市农行、市邮储银行等机构与省农担公司联合发放“抗疫贷”,贷款总规模2亿元,惠及全市279家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免收保证金、担保费减半、年利率不高于5%的标准,已发放贷款1800多万元,剩余款项正在审核发放中。

    三是精准提供优质服务。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还本付息的贷款,做到“五个不”,即不算逾期、不收罚息、不调风险等级、不降客户分类等级、不计入征信不良。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增量、扩面、降价工作,为小微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开辟应急通道,采取适度容缺、先贷后补政策,加速完成企业贷款的审查、审议、审批。如市农商行搭建“绿色通道”,3天内完成对全盛禽蛋公司1000万元贷款的放款。

    澎湃新闻记者:潜江复工复产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些困难,有哪些具体的扶持措施?

    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

    受疫情影响,目前潜江市企业生产经营主要面临专业技能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难关政策措施》,28条举措都是实打实、真金白银的支持。同时,正研究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确保每条措施都有针对性,确保对企业发展、产业发展有效管用。比如说围绕专业技能人才的缺乏问题,加大财政的引导支持,鼓励企业以线上培训的方式,对现有企业职工和应聘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市财政按照规定予以补贴支持。围绕资金难题,筹2亿元专项资金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和虾-稻产业相关企业发展,还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596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办理了7.82亿元的延期还本付息业务,为85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息贷款1.24亿元,年利率仅为3.6%。围绕生产成本高问题,在用水、用气、用电、用地以及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等方面,采取“减免缓退”等综合政策手段,为企业减轻负担,降低成本。

    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记者:仙桃市在援企稳岗方面落实了哪些具体政策?

    仙桃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珂: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疫情发生后,许多企业面临生产经营的困难,为了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我们实行“一企一策”、包保服务,援企稳岗,做好减税、减费、减支等政策的落实。

    一是落实税收优惠。通过宣传税收政策、拓展“非接触式”办税服务、快速办理紧急业务等举措,切实保障企业涉税需求。目前,已为全市复工复产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税收3000多万元。

    二是实行“三险”减免。全面落实“三免征一减半”政策,免征2-6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减半征收全年职工医疗保险,共为1738户企业免征社保费2745万元。

    三是实施稳岗返还。为559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40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全市可返还1000万元以上。

    四是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临时性生活补助。目前,已为两批59家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316.2万元,第三批13家企业96.2万元就业补贴正在有序发放。同时,对健鼎电子、新鑫无纺布等19家企业发放了临时性生活补助94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电费补贴、用水、用气价格下调、房租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共渡难关。

    湖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记者:稳岗就业是加快复工复产的关键环节,请问天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天门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杨兴铭:

    谢谢你的提问,天门市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奖励稳就业。对2020年1月24日至2月13日在营的“停不得”企业,依据实际在岗人数,按2000元/人标准对企业给予奖励,审批8家企业500余人,发放资金100余万元;对2月14日至3月31日开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返岗员工,按5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奖励,2215人通过初步审核,全部审核完毕后,奖励发放到位。

    二是政策保就业。企业裁员率不高于5%的,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70%;对参保职工500人以下的企业可直接按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予以返还。目前,已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资金173万元、惠及企业123家,后续还将返还资金37万元、惠及企业93家。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预计减免9700万元。

    三是补贴促就业。积极开展网上免费培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对企业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补贴,预计惠及600多人,发放补贴65万元。对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且依法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实现稳定就业满3个月及以上的,给予2000元/人一次性补贴,预计惠及960人,发放补贴192万元。同时,在专业招聘平台上,为重点企业开通复工复产网络招聘会VIP服务,对服务费用按10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荆楚网记者:虾-稻产业是潜江的农业特色产业,此次疫情中有没有受到影响,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潜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定荣:

    感谢您的提问。此次疫情给潜江的虾-稻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销售方面:一是虾苗销售,目前潜江市虾苗销售是30万斤左右,与往年同期相比销量减了近50%、价格降了近50%;二是成品虾销售,受疫情影响,物流通道尚未完全打通,小龙虾及相关产品难以快速送至全国各地。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应对:一是搭建销售平台。依托小龙虾交易中心,加强线上线下销售,每个区域安排专人专车到田间地头收购小龙虾,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小龙虾产品直销到全国各地,目前已开通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21条小龙虾供应专线,日交易量达到400吨。二是实行冷库保鲜。动员市域内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开放冷链仓储资源,推行“共享冷库”,以代储、短租等方式共享库容,组织资金及时抢收鲜活小龙虾入库。三是拓展消费市场。3月21日,潜江市举行了2020年潜江龙虾开捕仪式,潜江龙虾正式上市,超过1亿人次通过新浪、网易、央视频等直播平台参与“云捕虾”“云赏虾”“云品虾”。餐饮服务业,我们着力推行了代加工、线上线下配送等一系列的经营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市场的消费热情,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升温。

    最后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广大的消费者说句话,咱们潜江是中国的小龙虾之乡,潜江龙虾在上市之前都是经过严格检疫检验的,请广大消费者放心享用潜江龙虾。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