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四十五场
时间:2020-03-13
嘉宾: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昌海;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45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好医疗救治和社区防控工作的有关情况。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昌海先生;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先生;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
首先,请李阳先生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截至2020年3月12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786例,其中武汉市49991例,占全省74%;其他市州17795例,占全省26%。
2020年3月12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2日保持在个位数水平。新增确诊病例均来自于武汉市。全省无境外输入性病例。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8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其中神农架林区、咸宁市、襄阳市、仙桃市、天门市、随州市、宜昌市和潜江市8个地区均已连续超过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3月12日,全省仍在院治疗11808例,其中:重症3251例、危重症697例。
截至2020年3月12日,全省累计病亡3062例,3月12日全省新增病亡6例,均来自于武汉市。
截至2020年3月12日,累计治愈出院51553例,3月12日新增出院病例1255例,其中武汉市1103例,占全省新增出院的88%。从2月19日开始新增治愈出院数连续23天超过了新增确诊病例数。
通报完毕!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请李昌海先生介绍社区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昌海: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在我省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武汉,对抗疫工作把关定向、有力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全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社区、小区封闭管理措施。
一是及时谋划部署,加强指导督办。省指挥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小区封闭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封闭管理、全面排查、宣传引导、保障服务等工作要求。从2月18日起,省指挥部地区工作专班采取明察暗访、日查夜访、访干部访居民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了三轮指导,暗访全省14个城市、57个县(市、区)的283个小区,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整改。
二是充实社区力量,加强服务保障。社区封闭管理难在居民服务保障。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形成社区统一指挥调度、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参与、物业服务企业和志愿者积极配合的合力攻坚局面。各地普遍实施物资集中代购、统一配送;通过社区集中登记、志愿者点对点服务,有效解决居民就医购药难题。当前,社区居民从不适应到理解支持,更多的居民志愿者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大家表示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争取最后的胜利。
三是强化工作合力,解决突出问题。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排查,对社区开展问健康、问需求“两问”服务,会同相关部门和市州,及时研究解决居民生活物资短缺、非新冠肺炎病人就医用药难、心理危机干预,以及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帮扶等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大家的困难。
下一步,社区防控工作重点有三:
(一)聚焦薄弱区域打歼灭战。集中各方力量和优势资源,加强对武汉市等高风险地区的集中攻坚。以创建无疫情小区、社区、街道为抓手,落实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无物业老旧小区、开放式小区、城中村等薄弱环节的封闭管理,继续实行硬隔离、严值守,消除管理盲区。
(二)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强化责任包保,加强居民服务保障,主动服务孤寡老人、困难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统筹专业力量做好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促进社会稳定。结合分区分级管控和分类分时复工复产要求,研究不同风险等级区域社区、小区管理措施,有序拓展居民活动空间,稳步恢复城市生产生活秩序。
(三)聚焦阻隔管理动态排查。要求城市街道、社区准确掌握辖区“四类”人员、返岗回城人员等情况变化,及时上报并提请防疫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信息公开,消除群众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猜疑误导、麻痹大意。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请涂远超先生介绍医疗救治工作情况。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湖北、武汉疫情,时刻惦记湖北、武汉人民安危,高度重视医疗救治工作。3月10日,总书记专门赴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一下飞机,就前往火神山医院,连线正在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饱含深情的赞扬医务人员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充分体现了人民领袖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心关怀,也极大鼓舞了医务工作者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斗志。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全国各地支援的医疗队伍紧急集结,向湖北、向武汉前进;各种医疗物资迅速汇集湖北、武汉;面对疫情,全省广大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和死神赛跑,与病魔抗争,为生命接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医疗救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治愈出院病人持续增加,在院治疗病人数、重症、危重症病例数以及新增确诊病例数持续降低。截至3月12日24时,全省共确诊病例67786例,已治愈出院51553例,治愈率达76.1%;在院治疗患者下降到11808例,重症、危重症占比下降到5.8%,且新增病亡人数持续下降;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下降至个位数,其他16个市州新增确诊病例连续8天零报告。
总体来看,我省和武汉市的疫情防控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但我省医疗救治任务仍然繁重,全省仍有11808名患者在院救治,其中重症3251例、危重症697例,多数合并基础疾病,救治难度较大。同时还需统筹解决好人民群众正常就医问题,双线作战挑战巨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中强调,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并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重要指示,是总书记对我们的重托,是在这场特殊大考中的特殊考题,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使命。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两手抓”,全力做好新冠肺炎救治。即一手抓重症患者救治,集中实力最强的医院、最好的专家、最优秀的医护人员、性能最好的生命支持设备,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优化诊疗方案,落实“一人一策”,提升救治能力;一手抓轻症患者救治,落实“四早”措施,进一步关口前移,加强关键指标监测和提前介入治疗,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早期医疗干预,更快更好治愈轻症患者,防止轻症转化为重症,将新冠肺炎患者逐步向高于其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集中,小型定点医院患者向大型定点医院集中,提高救治效果。
二是坚持全过程管理,全力做好出院患者康复。推进中西医结合,加强康复隔离场所统筹调配,增强康复隔离点医务力量,加强对患者健康情况监测和康复治疗。着眼患者康复的长远需要,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出院患者康复工作,开设更多新冠肺炎病人康复门诊,制定出院患者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工作指南,制作下发宣传手册、折页等,引导出院患者做好自身康复,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三是坚持资源统筹,全力做好非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抓住全国对口援鄂有利契机,利用新冠肺炎患者逐步治愈出院的窗口期,抓紧重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护力量和医疗资源统筹,分期分批加快将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转为清洁医院,并做好相应的应对预案,尽快修复武汉医疗服务体系,满足其他患者的日常就医需求。督促其他市州以县(市)为单位,除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外,其他医疗机构要全部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同时加强医疗机构监督和指导,严防疫情在医疗机构内传播。
四是坚持补齐短板,全力加大对医疗力量薄弱市州的支持。统筹国家、省级专家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巡诊、驻诊、会诊等形式指导各地重症患者救治,近日已将黄石中心医院、孝感中心医院、黄冈中心医院以及鄂州一家收治轻症患者的医院纳入武汉市重症统一管理,确保诊疗同质化,协调一台移动CT加强孝感市设备配置,并对孝感、宜昌、荆门、鄂州等重点市州开展了新一轮专家巡诊指导。统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目前正在系统规划全省重大疫情防控、传染病、紧急医疗救治项目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做好发热病人的接诊和筛查,保障城乡居民就医服务需求;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防护物资,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是坚持关怀激励,全力关心关爱医护人员。用心用情,全面落实好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从生活、心理、人文、安全、福利等各个方面对医务人员予以全方位保障;落细落小,进一步加强感染医务人员救治工作,加强院感防控,防止出现新的感染;好事办好,进一步加大医务人员激励,落实好工资待遇、临时性工资补助、卫生防疫津贴等相关待遇,帮助解除后顾之忧,确保大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现在,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经济日报记者:为弥补社区工作人员不足,请问有哪些力量参与城市社区、小区一线防控工作?他们的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昌海:
谢谢您的提问,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是构建工作体系,解决谁来指挥的问题。构建县(市、区)统筹、街道协调、社区牵头的工作体系,社区各方工作力量在社区党组织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
二是整合充实力量,解决谁来干的问题。我们调查了解到社区一般只有10多名干部,但是要承担上千人乃至几千人的服务工作任务。确实压力很大,困难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我们充分的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把我们机关下沉的干部、网格员、志愿者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力量,都整合充实起来。整合这些力量,做什么事呢?主要是做小区进出口的值守、巡逻、消毒、杀菌、代购物资、分送物资等。同时我们广大的居民也积极配合,做到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建立起了全防全控、联防联治的局面。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解决压实责任的问题。加强对下沉党员干部的监管,加强考评奖惩,明确牵头单位组织下沉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加强对社区一线工作者的关爱,发挥积极作用。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3月11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首次下降至个位数,16个市州持续八天确诊病例零新增,这些利好消息是不是意味着湖北的疫情防控进入了新的阶段?下一步湖北省的医疗救治工作将如何统筹安排?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
感谢您的提问。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指出,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防控工作实现从守势向攻势、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
当前,疫情防控仍然是我省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同时,群众的日常就医需求客观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全力做到“双统筹,双加强”。
“双统筹”:就是统筹做好新冠肺炎和非新冠肺炎医疗工作。继续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同时,指导武汉市分批收拢、腾退定点医院,尽快修复武汉医疗服务体系;督促其他市州以县(市)为单位,尽快恢复正常医疗秩序,满足其他患者的日常就医需求。统筹做好地区间的医疗卫生工作,加大对医疗资源薄弱市州的支持力度,采取巡回医疗、远程医疗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畅通转诊渠道,妥善解决疑难危重病人就医问题;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感染管控制度,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和基层干部培训,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恢复医疗秩序的同时,严防疫情死灰复燃。
“双加强”:就是加强分区分级医疗服务管理。指导各地根据疫情风险等级评估,在综合研判疫情防控形势、预留足够的床位等医疗资源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有序恢复正常医疗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及时向群众公布非新冠肺炎救治医院名单及其门诊、病房开放与使用情况,方便患者选择就医。加强监督指导。督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恢复日常诊疗服务前,严格做到“八个一”,即做一次彻底终末消毒工作,制定一个医务人员返岗方案,成立一个防控专项工作组,盘点一次防护物资储备,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培训,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建立一支院感督导队伍,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在恢复日常诊疗服务期间,严格把好进入医院关口、门急诊关口、入住院关口、病房关口等“四个关口”,强化三类人员管理,严格清洁消毒,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及时准确报告,科学快速处置,防止医疗机构出现聚集性感染。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城市社区、小区封闭管理,难在居民的服务保障。请问如何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昌海:
谢谢您的提问,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一是精准掌握需求。组织社区精干力量,以小区为单元成立服务保障专班,发动党员、志愿者担任楼栋长和单元小组长,落实专班专人专责,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开展问健康、问需求“两问”服务。二是实施精细服务。一方面,打通小区外部“大循环”,加强商超与社区、小区的对接,有序增加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疗机构、药店数量,保障物资供应,同时加强财政补贴和市场监管力度,满足群众基本生活、就医购药需求;另一方面,畅通小区内部“微循环”,做细“最后一百米”的服务,建立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提供集中代购、无接触配送服务。对孤寡老人、困难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对特困人员提供一定的救济补助。对需就医的非新冠肺炎重急症患者,有的社区还做到了安排车辆送接。三是加强安全防护。指导小区在空旷通风的场地设立物资临时存放点,组织居民有序错时领取物资,防止人员聚集。引导居民正确戴口罩,及时处理外包装并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当然,我们的服务工作离居民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努力,谢谢。
湖北之声记者:湖北素有“华中药库”美称,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疫情防控中,湖北的中医诊疗方法和多种中成药、中药方被列入国家版诊疗方案。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医药在湖北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那些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在出院患者康复中的特色优势?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涂远超 :
感谢您的提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中西医结合”、“坚持中西药并用”。在中央指导组领导下,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广度前所未有,参与医疗救治的深度和力度前所未有:一是积极开展新冠肺炎早期预防,面向集中隔离点隔离人员和一线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发放43万人份肺炎预防方药、36万人份中成药。二是加强轻症患者早期分层干预,所有方舱医院配备中医、配齐中药、巡回指导,关口前移,实现中医药治疗全覆盖,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少重症发生率;三是中西医协同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建立中西医结合会诊巡诊制度,保证中西医协作“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有效缩短病程,缩短吸氧脱氧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四是加强出院康复患者整体调理,在集中隔离点推广使用中医药康复方案,通过方药与中医适宜技术、情志疗法、八段锦等相结合,促进患者尽早完全康复,减少后遗症。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中医药使用率达到91.91%,方舱医院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9%,集中隔离点中医药使用率94%;武汉市284个集中隔离康复点累计康复观察18750人,中医巡诊累计79114人次。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出院患者康复医疗工作的指示,我们制定印发了《湖北省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方案(试行)》。下一步,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新冠肺炎康复医疗网络。依托原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康复门诊,开展出院患者随访与中长期康复工作。
二是坚持中西医结合提高康复水平。组织专家编写《湖北省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手册(专业版、大众版)》,开展技术培训与健康宣教,提高医护人员康复服务能力,宣传普及新冠肺炎康复知识。
三是着力加强心理评估与干预。既关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心理健康,也要关注新冠肺炎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等群体心理干预。
四是积极开展“互联网+康复”服务。利用省中医院“中医馆”信息平台,覆盖40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湖北问诊一点通和各互联网医院,开展网上咨询以及远程康复诊疗服务。
荆楚网记者:据报道,慢性病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后病情进展较快,严重程度更高,请问,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应该怎样做好居家自我管理?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谢谢您的提问。慢性病患者由于已有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肺炎后病情相对更重,救治难度加大,慢性病患者做好居家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居家防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是要讲究个人卫生,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放松心态。慢性病患者要坚持适量运动,建议每周5天、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推荐太极拳、八段锦、健骨操等在室内也可以进行的运动项目。
二是定期自我监测。对于治疗方案固定的患者,要遵医嘱规律足量服药,不能随意增减药物,更不能断药。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对服用的药物和测量的血压、血糖值都要做好记录。监测体温变化,注意有无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
三是学会如何就诊。疫情期间很多医院都开通了线上问诊、线上开方服务。患者可以在进行线上问诊,开具药方后再到定点药店购药。如果药吃完了且并不需要调整药物,要注意保留药方,联系定点药店出示药方购买药物。同时也应该储备一些心脑血管病的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各类医疗机构现在也在推行慢性病长处方,根据慢性病患者情况,将处方延长至12—14周,通过分时段预约、分诊以及长处方制度,减少患者在医院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是学会发现紧急情况。
(一)强调对指标与症状监测与识别
高血压患者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等危急情况。
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异常,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值等危险情况。应立即联系社区医生及时求助及就医,有危急重症及社区医生不能处理的疾病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二)心脑血管事件识别
如发现口角歪斜、抬臂无力、语言不清等脑卒中指征。或者在胸部不适或疼痛,舌下含服1粒硝酸甘油,5分钟后胸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不改善或加重,有发生心梗可能。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要求急救,必须用救护车运送到医院。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