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九场
时间:2020-03-05
嘉宾:湖北省鄂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海军;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成员、专家组组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左石;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黎明;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记者朋友们、广大网友: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3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鄂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贵州省对口支援的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湖北省鄂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海军先生;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成员、专家组组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左石先生;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黎明先生;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来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先请李阳先生来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截至2020年3月4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466例。其中:武汉市49671例,占全省74%;其他市州17795例,占全省26%。
2020年3月4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4例,占全国96%。新增确诊病例中,武汉市131例,占全省98%。其他市州3例,占全省2%,分别为鄂州市2例、黄石市1例。其他14个市州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3月4日,全省仍在院治疗20765例,其中:重症4747例、危重症1041例。
截至2020年3月4日,全省累计病亡2902例,3月4日全省新增病亡31例,其中武汉市23例,占全省74%。
截至2020年3月4日,累计治愈出院40479例,3月4日新增出院病例1923例,其中武汉市1426例,占全省新增出院的74%。从2月19日开始新增治愈出院数连续15天超过了新增确诊病例数。
截至3月3日24时,湖北省低风险市县有22个,中风险市县有17个,高风险市县有37个。
通报完毕!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下面请刘海军先生介绍鄂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湖北省鄂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海军: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我简要介绍鄂州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情况。
近年来鄂州市积极推进协同武汉一体化发展,是湖北省第一个对接武汉地铁网的城市,与武汉市融合程度之高,为武汉城市圈城市之最。因此鄂州市的疫情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武汉输入型病例多,本地社区疫情传播快的特点。
鄂州第一例病例确诊是1月24日,之后又快速攀升。2月18日起,疫情趋于平稳。至3月4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94例,累计出院912例,病亡52例,目前在院治疗430例,现存疑似病例17例,累计追踪、隔离密切接触者6785人。
鄂州医疗力量、医疗资源一直比较薄弱。鄂州医务人员总计2578名,其中医生960人,护士1618名,全市重症、呼吸、传染科一线医生不足50人。疫情发生之初,我市唯一的三甲医院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只有59张病床,市三医院即传染病医院也只有120张病床。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我们迅速将市中心医院内科楼(除保留清洁通道和清洁区)改造为传染病收治病区,将市二医院、市中医院、鄂钢医院确定为定点收治医院,并于1月26日启动建设鄂州版“火神山医院”雷山医院(一期100张床位2月13日开始收治病人,二期672张病床2月21日开始收治病人)。另外,我们还将在建中的湖北省中医院葛店院区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梧桐湖院区改造成传染病院,使全市病床总储备数超过了2300张,实现了“人等床”到“床等人”的转变。通过上级调拨、对口支援、市场采购、社会捐赠等渠道,我们大力筹措医用物资。全市新增呼吸机187台、血氧仪70台、监护仪54台、血液透析机8台、雾化器120台、注射泵20台、负压救护车14台、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机20台,治疗危重症急缺的ECMO已有3台,口罩、医用连体防护服、药品等医用物资得到较好保障。
围绕省委提出“两大环节、三个全覆盖、两个工作闭环、五个保障”防控思路,鄂州市及时调整部署,牢牢抓住救治、阻隔两个关键环节,实施筛查甄别、小区(村)封闭式管理、公共区域管控三个“全覆盖”,着力推动形成数据信息闭环和收治工作闭环,全力强化医护力量、医用物资、生活物资、公共服务和社会稳定五个保障。
通过前期的努力,鄂州疫情防控发生了积极变化:一是新增确诊病例持续走低。2月18日起,我市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降到了个位数,从2月24日起,连续10天保持2例以下。二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占比持续降低。重症、危重症在院患者占比最高峰时达50.99%,目前已经下降到12.3%。三是治愈人数较快增长。最近一周,治愈出院人数保持较快增长,目前累计出院912例,治愈率65.42%。
省际对口支援机制启动后,鄂州得到了贵州省和北京大学医疗产业集团的大力援助。贵州医疗队先后接管我市中心医院大部分病区和市雷山医院(含市三医院)全部病区。目前由贵州医疗队管理患者超过70%,其中管理重症患者超过50%,管理危重症患者超过80%。北京大学医疗队46人驰援鄂州,湖北省人民医院陈雪芹主任和汪厚术护师始终战斗在鄂州,还有山东的4名疾控专家,共同构建起鄂州救治患者的强大力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支援鄂州,贵州省先后派出860名“逆行勇士”驰援鄂州,还给予鄂州大量医疗物资及生活物资。贵州全省仅5台负压救护车,他们第一时间安排2台支援鄂州,之后还将外地捐赠给贵州的2台负压救护车送至鄂州;贵州本地不生产N95口罩、医用连体防护服,他们把全省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到省定点医院,市州以下医院不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通过这种方式,把节约的医用防护物资支援到鄂州。贵州人民还累计向鄂州捐赠了生活物资1400多吨,有力支持了鄂州市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贵州鄂州,风雨同舟,贵州父老乡亲的这份人间大爱,这种深情厚谊,鄂州人民将永远铭记、永远感激!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下面请左石先生介绍贵州省对口援助工作的情况。
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成员、专家组组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左石: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对口支援湖北省鄂州市疫情防治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贵州的光荣使命。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专门组建省对口支援鄂州疫情防治工作总指挥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做好援鄂疫情防治工作,现将贵州医疗队工作开展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是及时响应。在接到国家支援湖北的通知后,1月27日,我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137人出发支援鄂州。2月11日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一省支援一市”的部署安排,我们又迅速集结361人的队伍再赴鄂州。队伍到达鄂州后,迅速融入当地的指挥体系,与当地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并肩作战。
二是尽锐出战。我省共派出9批援鄂医疗队和疾控分队、中医专家分队、救护车分队,共计1441人,在鄂州860人,武汉581人。在贵州医疗队中,省核心专家4人、省管专家1人、二级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86人,传染病、呼吸、重症医学专业人员609人。
三是集中救治。贵州医疗队负责援助鄂州雷山医院、市三医院、市中心医院的两个ICU、三个重症病区,合计1105张床。截至3月4日24时,鄂州累计救治患者1394例,其中贵州医疗队共管理患者707例,占比50.7%;现鄂州市在院患者430人,贵州医疗队管理310人,占比72.1%。现鄂州市重症患者共计39人,贵州医疗队管理22人,占比56.4%;现有危重症患者13人,全部由贵州医疗队负责管理。
四是精准施策。贵州医疗队到达鄂州后,多措并举,如“相对分区、同类集中”、精准调配专业人员、科学因病个体施治、发挥贵州远程优势、建立多方会诊机制、加强中医特色治疗、强化院感防控责任、注重营养支持治疗、开展心理咨询援助等,从2月14日至3月4日,贵州医疗队累计治愈出院患者共计279例,全市患者治愈率不断提升,重症率持续下降。
五是全力保障。按照“中央部署、鄂州所需、贵州所能”的要求,贵州医疗队支援鄂州4辆负压救护车、10辆普通救护车、30台空气消毒机、30台心电监护仪,运送各类生活物资1400余吨,充分体现了“贵州鄂州、风雨同舟”的深厚情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患者救治,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同时尽全力做好院感防护,黔鄂一家亲,我们将继续与鄂州人民、湖北人民一道,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最后,对鄂州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湖北省委、省政府对贵州医疗队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和贵州医疗队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的鄂州市第三医院、鄂州市中心医院、鄂州市第二医院、鄂州市鄂钢医院等医护同仁们表示衷心感谢!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现在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各位通报一下所在的媒体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我们知道鄂州城区还属于疫情高风险,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应勇书记近期召开座谈会,强调要织牢社区防控网,请问鄂州市在做好小区封控管理方面有哪些办法?
湖北省鄂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海军:
谢谢您的提问。省委、省防控指挥部明确抓住救治与隔离两大关键环节,织牢社区防控网,坚决切断传染源的要求之后,鄂州市迅速落实。第一个是采取了升级防控措施。鄂州市70%的病例发生在主城区,因此我们调集力量重新部署,把主城区33个社区明确为33个战区,由市级领导及鄂城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战区司令,我们采取了封楼栋与封小区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生确诊及疑似病例的楼栋实施管控。同时在小区门口设置第二道关口进行管控。
第二个是全面清理四类人员。从19日开始,我们进行了三天的大清查、大起底,我们采取的方式是白天看表,晚上守灯,白天看电表、水表转不转,晚上看灯光亮不亮,然后上门主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对在家的户数进行全面摸底,特别是对一些特困群体进行排查。第二个是上门测体温,看有没有发热病人居家,第三个是看有没有居家的密切接触者,如果有密切接触者居家立即组织转运到集中隔离点。
第三项措施是精准、精细地开展流调工作。从2月20日开始,我们强化流调工作,全市组织了403支流调队,实现了市、区、镇、村全覆盖。我们对流调的对象做到了日清、日结,并且我们对2月21日之前10天的确诊及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回头看,再核查,查漏补缺。我举一个例子,3月2日我们对一例疑似病例进行追踪溯源,最终的密切接触者达到了21人,全部实施集中隔离。
第四个措施是适时的收缩战线,推进隔离点、留观点的相对集中。根据留观点、留观人数、隔离点、隔离人数的变化,我们及时进行调整。主城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点从13处压缩到5处,发热病人的留观点从8处压缩到2处,从而提高隔离点、留观点的管理能力,充实医疗资源。谢谢。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贵州援鄂医疗队到达鄂州后就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中,请具体介绍一下参与鄂州救治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成员、专家组组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左石:
感谢您的关注和提问。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书记省长安排部署。贵州医疗队到达鄂州后,迅速融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与当地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我们做了这么几项工作:
1、缓解了鄂州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
疫情发生以后由于新冠肺炎患者的大量增加,使得鄂州医疗资源显得相对不足。贵州医疗队第一批137人于1月28日抵达鄂州后立即加入鄂州市中心医院、鄂州市二医院、鄂州市三医院、鄂钢医院参与抗击疫情,部分缓解了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2月12日后连续3批医疗队先后抵达后,目前共有860名贵州医疗队员在鄂州开展救治工作。成建制支援雷山医院(建成新增床位772张)、鄂州市三医、鄂州市中心医院的两个ICU及三个重症病区,进一步缓解了医疗人员不足、床位不足的情况。由之前的“人等床”转变为现在的“床等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2、提高了鄂州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能力。
贵州医疗队援助鄂州精锐出动,队中有四名核心专家、多名三甲医院的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整个医疗队来自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有609人,其中三甲医院的人员有682人,占比79.3%。通过多措并举,如“相对分区、同类集中”、精准调配专业人员、科学因病个体施治、发挥贵州远程优势、建立多方会诊机制(每天下午4点30分通过远程网络进行工作例会,每周一下午3点举行远程会诊)、加强中医特色治疗、强化院感防控责任、注重营养支持治疗、开展心理咨询援助等。在接管鄂州市中心医院的2个ICU及3个重症病房,开展了包括俯卧位通气、CRRT、血浆置换、床旁超声、康复者血浆治疗等在内的一系列治疗措施,包括ECMO的准备,鄂州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比例下降,全市患者治愈率不断提升,从2月14日至3月4日,贵州医疗队累计治愈出院279例。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鄂州市的危重病人都集中在中心医院,请问在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中,市中心医院采取了哪些措施?
鄂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刘黎明:
谢谢您的提问。鄂州市中心医院作为鄂州市唯一的三甲医院,被定为鄂州市新冠肺炎危重症定点救治医院。全市所有的危重病人都在我们医院,大部分重症病人也在我们医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一、严格规范诊疗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我们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诊疗方案来进行治疗,每个患者都有责任医师、责任护士和个性化治疗方案。
二、我们充分利用发挥援助专家的作用。从1月28日开始,贵州医疗队进入我们医院以后接管了三个危重症病区、ICU和四个重症病区,他们都是呼吸内科和重症医学的专家,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手段,同时也极大缓解了我们中心医院人员的压力,他们现在是我们医院危重症患者救助的主力军。
三、强化会诊和临床病例讨论制度,建立远程会诊制度,积极与贵州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进行远程会诊。从一开始我们就对危重症病人和疑难重症患者进行临床病例的多学科讨论。贵州专家、湖北省专家以及北大医疗界的专家,始终参与我们的临床病例讨论,给重症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四、保障医疗设备满足临床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渠道措施,解决了重症病人救治设备以及保障危重症病人药品的供应。
五、我们综合利用各种诊疗技术、医疗设备来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开展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浆置换,为重症患者提供了重要内环境的平衡。
六、开展营养支持治疗,进一步提高护理能力。我们和援助医疗队的护理专家组成了联合护理部,发挥我们医院护理品牌优势,对每一个病人执行精细化的部署。我们营养科的医生进行临床评估后,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七、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成立了医院中医治疗小组,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的作用。
八、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我们医院的精神科主任带领医院的心理咨询团队,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早期识别,开展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加快患者恢复。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目前,贵州医疗队在加强院感防控,保障医务人员安全方面有哪些举措?
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成员、专家组组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左石:
谢谢您的关注和提问。贵州省援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高度重视院感防控工作,反复叮嘱,时刻提醒务必做好院感防控。我们贵州医疗队主要围绕以下几点,与鄂州医护力量一起,共同做好院感防控:
1、全队重视院感防控,从前线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到临床一线人员高度重视,每天前线和后方的远程视频会议、工作例会都把院感防控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梳理。
2、搭建院感三级网络体系,成立院感管理委员会、感控办、病区院感管理小组,采用组长负责制。贵州省卫健委、贵州医疗队都分别和每一个队员签署院感防控责任书,告知每一位队员在援鄂救治期间院感防控的措施并要求督促落实。
3、制定贵州援鄂医疗队医务人员医院(驻地)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制度、流程,规定医务人员上下班流程,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医疗区以外的交叉感染风险行为。
4、完成医疗队医务人员院感基本知识的培训、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及一对一考核,考核合格以后才能进入临床。
5、加强感控监督。院感专职人员点对点病区管理,细化职责,按流程完成每日督查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每个病区的红区安装监控系统,通过手机APP对红区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整改。
通过以上措施,贵州医疗队始终把医疗救治和院感防控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向着“零感染”的目标和要求不断努力。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鄂州在市民生活物资需求方面,是如何进行保障的?对一些个性化需求,如奶粉、药品等,又有哪些举措?对一些弱势群体有没有什么照顾措施?
湖北省鄂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海军:
鄂州是湖北省最小的地级市,全市常住人口107.77万人,其中主城区有14.6万户,超过40万人。鄂州2月4日实施了小区管控措施,老百姓每户每两天可派一人外出购买物资。
2月17日中午12点实施了城市小区封闭管理的升级措施。之后保供的压力也主要集中在主城区。我们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解决保供问题:第一是由政府组织蔬菜包,我们确定了4家电商、9家实体店,共13家供应商来组织蔬菜包分装。蔬菜包按照50元的价值,重量不能低于16斤。每个社区安排三辆公共汽车负责运输菜包,每天上午通过供应商的门店运到33个社区的各个小区。50元菜包政府每一份补贴10元,老百姓只需要出40元。从2月18号实施以来,截至昨天,菜包累计送出了12万份,每天8000至9000份,这个任务每天上午完成。第二是老百姓个性化的订购,通过团购以及个人订购、网店来订购米面油、肉禽蛋以及其他的日常生活用品。由社区工作人员根据订单,每天下午到实体店,通过公共汽车运输到社区,然后再分发给订购的市民。昨天这类个性化的需求达到了1.87万份。第三,通过美团等电商外卖,由快递员送到小区,再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给订购居民。通过这三种方式,我们满足市民在升级封闭之后生活的基本需求。针对老百姓的购药需求,除了定点医院之外,在城区开放了30家定点药店,由老百姓提出代购需求,由服务团队到定点药店购买,昨天代购达到3.18万份。
对于特殊困难群体,我们一是按照要求对全市特困的群体发放临时救助的资金。第二是对主城区进行全面排查,对7000多名寡居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了一对一的帮扶。需要特别感谢的是,鄂州市广大志愿者主动请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与城市保供工作。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战斗在第一线,今天是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我谨向广大志愿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媒体朋友,鄂州疫情正呈现持续向好变化,但目前“控增量、消存量、防变量”的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下一步,我们将坚决克服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思想,保持昂扬斗志,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不获全胜不轻言成功。
鄂州疫情保卫战,广大媒体朋友们给予了大量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加油打气鼓与呼,在此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再一次感谢大家!
荆楚网记者:疫情期间,孩子还能去接种疫苗吗?常规免疫疫苗推迟接种,对小孩健康有影响吗?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谢谢您的提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如果需要预防接种,应综合考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和未及时进行预防接种而导致的疾病风险。
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我省部分预防接种门诊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暂停了预防接种服务。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出生时要在产科接种门诊及时接种,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要在12小时内尽快接种。
狂犬病疫苗等暴露后免疫的疫苗,应按疫苗的接种程序及时进行接种。我省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在湖北省疾控中心网站和武汉市疾控中心网站上进行了公示,可就近选择门诊量较少的接种门诊,并提前预约。
常规疫苗推迟接种一般不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但是可能会增加没有得到及时保护而感染疾病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未按照疫苗免疫程序推荐的时间完成接种的,新冠病毒疫情过后,应按照接种单位的建议或补种通知尽早为孩子补种。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感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