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六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六场

2020-03-02 10:25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 时间2020-03-01

  • 嘉宾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方舱医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李学文;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海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毅;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记者朋友们、广大网友: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36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江汉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的情况。今天我们邀请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方舱医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先生;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李学文先生;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先生;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先生;海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毅先生;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为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先,请李阳先生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况。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截至2020年2月29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6907例,其中武汉市49122例,占全省73%。其他市州17785例,占全省的27%。2020年2月29日0-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70例,占全国的99%。新增确诊病例中,武汉市565例,占全省99%。其他市州5例,占全省的1%,分别为黄石市、十堰市、荆门市、鄂州市和黄冈市各1例。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孝感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州、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共11个地市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2月29日,全省仍住院治疗28912例,其中重症5858例,危重症1249例,共占住院治疗数的25%。

    截至2020年2月29日,全省累计病亡2761例。2月29日全省新增病亡34例,其中武汉市26例,占全省76%。

    截至2020年2月29日,累计治愈出院31187例。2月29日新增出院病例2292例,其中武汉市1675例,占全省新增出院的73%。从2月19日开始,新增治愈出院数连续11天超过了新增确诊病例数,通报完毕。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方舱医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

    江汉方舱医院位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2月3日晚开始改造,2月5日21点开始收治患者。江汉方舱医院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进行日常管理,总床位数1564张,先后有20支外省援鄂医疗队、本市5家医院与协和医院医、护、管理团队共同合作,现共计有1153名工作人员。是武汉市目前开放床位最多、累计收治病人最多、累计出院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

    为了保证方舱医院快速、有序、高效运转,我们重点把好“三大关口”,建立完善“三大协同机制”。

    (一)重点把好“三大关口”

    一是开放“收治关”。面对严峻的疫情,江汉方舱落实指挥部指令,迅速实现轻症患者集中隔离收治。2月5日当晚8个小时内,就快速收治了684名患者;运行第10天,收治人数达到1529名。

    二是狠抓“诊疗关”。严格按照最新版诊疗方案要求,对入院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和诊疗。对合并症患者给予及时会诊,对出现重症苗头的患者尽早监测,对重症患者早转早治,确保医疗安全。

    三是严把“出院关”。江汉方舱依托协和医院,对所有患者尽早开展核酸检测、CT和血液检查,及时筛选出符合国家出院标准的患者,严格把控,确保出院病人零差错,零回头。

    截至2月28日,医院累计核酸检测4578份数、CT检查2052人次、血常规检查2294次。

    (二)建立完善“三大协同机制”

    一是与区政府的协同机制。江汉方舱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展开工作,政府在医用物资、生活保障、消防治安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加强与区政府沟通,通过例会制、通报制,早交账、晚结账、抓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内部协同机制。制定《江汉方舱医院运行方案》,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保证各医疗队诊疗标准、治疗方法、评估过程同质化;通过领队例会、医护例会、管理例会,使医疗队、医护、管理与临床之间实现默契配合。

    三是医患协同机制。首先发挥医护党支部和患者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共建共抗疫情;其次以广播、线上问诊等形式,传播科普知识,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组建患者志愿小组,让病友参与力所能及活动,医患同心,患患互助;我们还开通“您呼我应”APP,及时了解、解决患者需求。

    通过以上举措,江汉方舱医院在各级政府和指挥部的领导下,在各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月29日24时,累计收治患者1830名,累计出院患者932名,单日最高出院138名。往后我们将再接再厉,毫不松懈,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圆满完成任务。

    谢谢大家。

    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李学文:

    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2月5日到达武汉后,迅速投入江汉方舱的工作中。全队50人整建制出发,其中医师15名,护士15名,高级职称占多数为17名,其余为中级职称,均有丰富医疗、护理经验的队员,另有院感、检验、放射、信息、后勤等工作人员。

    开始我们和兄弟省市共管病区,随后主要负责方舱医院东区1-4病区217张床的管理工作。方舱医院大规模收治传染病人是一种创举,起到了治疗和隔离的双重作用。我们一方面注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另一方面大量的工作放在心理疏导方面,取得很好效果。

    山西队护理组在江汉方舱工作时主要根据方舱医院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江汉方舱的入舱流程、出舱流程、预检分诊流程、舱内外人员对接、与120对接等流程,这样患者入院、进舱更加快速、流畅。

    2月10日夜间我们接到命令转至硚口武汉体育馆,借鉴江汉方舱经验,在政府机构和另外两支队伍的支持、配合下连夜进行建筑改造、院感设置、医疗护理规则、出入舱流程,帐篷搭建等工作。11日上午孙春兰副总理视察时给予了肯定,11日下午开始收治病人。全队参与医护院感、物资管理、后勤等各项工作,该方舱从建设到收治病人不到24小时,在阶段总结中,硚口武体方舱治愈出院比例是最高的。

    下一步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做好工作,争取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的最后胜利。

    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

    2月2日,浙江省国家紧急救援队接到国家卫健委的通知,经过紧张的人员召集和物资准备,于2月4日赶到武汉。整支队伍包括8名医生、9名护士、3名技师和11名后勤保障人员,同时还包括水电油车、检验车、物资车等6辆专用救援应急车辆。

    这次驰援武汉,我们的工作轨迹随着武汉市方舱医院的建设不断变化。2月4日到达武汉后立刻投入江汉方舱医院的建设和医疗救治工作,期间在管理好所负责病区外,还形成了一整套的分级查房和交接班体系。

    2月11日接到指挥部的紧急指令,前往黄陂区建立黄陂首家方舱医院,与浙江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合并,共同将黄陂区体育馆主馆改造成方舱医院。整支队伍工作效率高、执行力强、救治管理工作出色,我本人也被武汉市委组织部任命为黄陂方舱医院院长,期间带领核心医护人员,参照正规医院建立方舱医院的核心制度和各项流程。

    2月21日,受指挥部委派,负责武汉光谷日海方舱医院建设和管理工作。我们的队伍闻令而动、整体开拔,前往江夏区对这所方舱医院进行整体的交接和优化改造。尤其对院感、信息化、消防、人文关怀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造,还在方舱医院外搭建2台CT机和配套机房,可以全天候为患者做肺部CT检查。

    当前,根据指挥部安排,我们这支队伍又转战第4所方舱医院——蔡甸方舱医院,在这里进行病人的救治和管理。

    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

    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立于2012年,2014年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验收,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救援队。队伍组建以来,常年进行远距离野外训练,实战经验丰富、人员结构合理、专业齐全、覆盖面广。2月4日,由医疗、护理、精神医学、放射检验、院感等33名医护人员,司机、厨师、保洁、电工等13名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暨河南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义务队员中,高级职称9名,党员23名。救援队车辆有指挥车、医技检查车、简易手术车、水电保障车、生活保障车、宿营车、病人转运车等七辆。

    入住驻地当晚,救援队立即成立临时党支部,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在武汉抗疫最前沿,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2月5日23时成为进驻江汉方舱医院的第一批救援队,分管床位430张。截至2月29日24时救援队累计收治患者516人,占江汉方舱医院总收治人数28.2%;治愈出院253人,占江汉方舱医院总治愈人数27.1%;转出重症患者98人;操作CT检查872人次,占整个方舱医院的42.2%。江汉方舱医院实现了患者零回头、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目前实现了“床等人”。患者对我救援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队收到患者多封表扬信,有的在抖音、今日头条中发布信息,以表达对我救援队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2月21日下午,孙春兰副总理到我救援队驻地亲自看望一线医护人员,我救援队全体队员备受鼓舞、斗志昂扬、坚定信念,纷纷表示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圆满完成此次援鄂抗疫任务。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援鄂医疗队领队、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毅: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到目前为止,海南省总共有7批医疗队援助湖北省,总共有864人,其中5批在武汉,共有586人。2月3日17点,海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国家卫健委指令后,迅速集结,满载物资及装备,日夜兼程从祖国最南端奔向此次疫情的中心武汉。在经历了39个小时1600公里路程后,终于在2月5日12时顺利与其他队员会师江汉方舱医院。我们的队伍第一个抵达江汉方舱医院,队伍专业设置齐全,包括内外妇儿、急诊、重症、心理、院感、放射、检验及护理等专业,可以给不同患者全方位的诊治。

    江汉方舱是首批投入使用的方舱医院,早期方舱医院条件有限,工作量大,全体队员齐心协力,帮助方舱医院度过了最困难时期。方舱医院内以轻症患者为主,绝大多数患者需要心理疏导,我们的队伍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可以指导患者用药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队员们还组织患者做广播操、跳广场舞、练八段锦和儋州调声,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为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患者在方舱医院内停留时间,我们的队伍制定专门工作流程,具体到早、中、晚、夜班每班医生工作的细节内容,不断优化交接班制度,做好舱内、舱外信息传递及反馈。组建病情讨论小组,每日舱内反馈所管辖患者的病情资料,舱外汇总,统一讨论,提前制定第二天诊疗计划,从而做好患者病情评估,及时筛查重症患者,及时安排治愈患者出舱。截至目前,我们所管床位的出舱率达到70%。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现在,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经济日报记者:我们知道江汉方舱医院已收治1800余名轻症患者,您觉得方舱医院都为这些病人解决了哪些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运行,在您看来,方舱医院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方舱医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

    感谢这位记者提问。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其实在方舱建立之初,我们也很关注这些问题!方舱医院是在疫情特殊时期的产物,在人类抗击传染病历史上没有先例。江汉方舱医院的实践证明,方舱医院的迅速建立和有效运转,对疫情的防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下的制度优势和中国智慧。

    通过运行,我们觉得江汉方舱医院主要作用表现在:

    1、快速、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杜绝了病毒在社区内播散,对于控制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2、患者住进方舱后得到了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标准治疗,通过积极治疗,绝大多数轻症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达到康复出院标准,降低了患者从轻症向重症的转化。

    3、通过严格的筛查和监测,对于有重症苗头的患者及时干预,对重症患者,与定点医院直接对接,建立畅通的重症转诊机制。

    湖北之声记者:刚才听了几位领队介绍了各自队伍的情况,我们特别好奇“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援鄂医疗队领队、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毅: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主要是为了加强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来建立的,全部都是由国家卫健委统一验收并命名。国家紧急救援队的成建制和添建制都是统一的,一般配备有10辆特种车辆,包括重症监护车、手术车、检验车、药品药剂车、供水车、发电储油车、生活保障车、宿营车、物资车和一个通信指挥车,这些车辆就地展开可以迅速搭成一座移动的医院。

    第二,国家紧急救援队是我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定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我们来支援湖北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有22支,主要集中在各个方舱医院,成为方舱医院救治患者的主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我们海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是相对比较特殊的一支,特殊在哪里?它拥有全国唯一的医疗救治船。我们还拥有直升飞机,可以进行陆地、海上救援。我们这次来湖北除了船和飞机没有来,其他的整建制都到达了武汉。谢谢。

    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

    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是在国家卫健委和浙江省卫健委的领导下,以浙江省人民医院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第一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2013年11月曾代表中国政府参与了菲律宾海啸的国际救援,同时也参与了国际紧急救援标准的建立,先后参加了浙江省很多医学救援的实践和保障工作。谢谢。

     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李学文:

    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立于2012年,过去我们主要的工作是进行矿难、塌方以及道路泥石流的伤者救治工作,这次参加大规模传染病病人救治工作还是首次。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一边工作一边和兄弟省市学习,共同进步,探索积累利用方舱医院救治传染病的一些经验。我们的工作基本就是这个情况。谢谢。

    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

    我们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依托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河南唯一的国家紧急救援队。以往都是参加自然灾害紧急救援,通过这次抗击新冠肺炎,说明我们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传染病防控方面,也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医院感染管理一直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很受关注的问题,请问山西紧急医学救援队是如何根据方舱医院的具体情况来开展院感管理的?

    山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山西白求恩医院副院长李学文:

    利用方舱医院收治大量传染病患者的工作是一个创举,而如何避免和减少对医务和其他人员的潜在损害,加强感控显得尤为重要。在会展中心、体育馆、学校等这些场所建设方舱医院,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做到完善的院感要求。而如何利用好现有建筑布局,利用有限的空间做到相对符合感染防控要求,从而保持医务人员能战斗、不减员,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来解决。

    有较大空间的地方,如会场前厅等地方,可以用临近的建筑通过隔离房间或通道来实现三区两通道这些较为标准的院感要求;

    利用较长的走廊,分段加门实现分区功能,不同走廊可做不同的通道,有时还需要打通实体墙壁来实现分区。

    利用大楼内上下的楼梯间改造实现分区通道。

    在两个建筑物之间一些小的空地建立临时通道,作为缓冲间来使用,从而把两个建筑物连接起来实现污染区、潜在污染区的连接。

    利用移动帐篷和建筑物连接,特别是在一些较小场所收治病人时,可通过临时搭建移动帐篷和固定建筑相结合的形式,共用来实现院感的要求。

    另外,我们还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院感知识和防护用品实操培训以及在舱内、外增设院感监督员值班巡查,从而减少工作人员暴露事件的发生。

    浙江天目新闻记者:浙江紧急医学救援队此次已经转战了4个方舱医院,请问何队长,您对于方舱医院的作用和定位是否有着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

    谢谢您的提问。这是国家首次将方舱医院应用到新冠肺炎这个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工作中,方舱医院的各项制度和流程也是在建设和管理中不断发展成熟的。其实在首批江汉方舱医院的时候,我们医护人员对方舱医院的流程和运作还不是很清晰,大家也是在摸索中不断改进,每支参与方舱医院的医疗队都给方舱医院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大量的合理化建议。目前国家卫健委已经印发第三版的方舱医院工作手册及患者手册,对方舱医院内的各个细节都作出明确规定,病人入舱、出舱、核酸检测、CT检查、重病人转运等都有成熟的流程。

    我们队经历了4个方舱医院,从参与者到管理者,再到建设者,我们对方舱医院的作用认识非常深刻。应该说,方舱医院在这次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不是这么多家方舱医院的建立和收治病人,会有大量轻型和普通型病人没有床位,导致这些病人散布在各个社区,从而加重疫情扩散,还会增加轻型转重型的比例;方舱医院也为定点收治医院腾出了床位给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降低了这些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同时,我们方舱医院也是疫情的直接前哨站,从最初江汉方舱医院时病人大批量的收治,到黄陂方舱医院时有序有计划的收治,再到日海方舱医院时的“床等人”,方舱医院也是最早可以看到胜利曙光的地方。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请问河南紧急医学救援队在医务人员防护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

    一是在救援队组建之初,就把队员的感染控制与安全放在首位,配备了高学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后方保障有力,河南省优先保证国家紧急医疗队一线医护人员的物质保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根据救援队的需求,定期派出车辆将防护物资送至武汉。

    二是持续进行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队员防护意识。在赴武汉救援途中,援鄂期间,院感人员就进行“新冠肺炎”相关防护知识的宣教工作。在驻地开展防护服穿脱训练,为全体队员讲解最新版感控流程与注意事项。

    三是全程跟踪进舱医护人员,坚持现场督导。进舱医护人员每日四次交接班,院感人员都会随队至方舱医院,领用防护物资后核查防护用品质量,确保每一位队员使用的防护物品达到要求,如发现可能存在隐患,随时启用随队的备用防护用品;指导进舱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并要求穿好后要自查、互查防护是否规范到位;医护人员出舱时,在去污区外近距离、一对一逐步指导出舱人员,保证无暴露脱除防护。

    四是加强驻地防护,严格分区、分通道管理。我队与其他医疗队入住同一酒店,院感人员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处置措施和流程,以预防队伍之间人员的交叉感染。为避免交叉污染,驻地设置了清洁、污染通道。为避免下班人员污染电梯等密闭空间,要求进舱医务人员走污染通道步梯上楼;并有专人对双通道、每层走廊等公共区域、接送车辆进行每天3次的定时消杀处理;

    五是要求医务人员就餐要求自带饭盒,取餐后拿回房间食用,避免大家在用餐期间造成的交叉感染。

    六是制定了酒店公共区域消杀的具体措施:确定使用消杀药物浓度和消杀方式;确定了消杀的时间节点;加强消杀措施的督导。

     海南日报记者:我们知道一线医务人员及感染的患者都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海南紧急医学救援队是为数不多配置了专业心理医生的队伍,请问蔡队长,心理医生对您的队伍以及方舱医院的患者都做了哪些工作?

    海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毅:

    江汉方舱医院是第一批投入使用的方舱医院,早期条件有限,医务人员紧缺,工作压力大,存在感染风险,一线队员们心理压力大。而患者住进方舱医院,家人无法陪护,不适应方舱环境;对疾病的认知本身存在恐惧;有些甚至经历了生离死别,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因此,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都需要及时的心理疏导。

    此次驰援武汉,考虑到抗击疫情任务重、周期长,在出发前专门组织了心理专家给队员们做心理培训与辅导,然后给队伍配置专业心理医生,以便于在前线给患者以及队员自身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及治疗服务。

    我们队员每天查房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遇到一些有情绪明显波动或心理问题的患者,安抚的同时做好记录,再专门安排队伍的心理医生每天逐一给患者做心理疏导,必要时给予特定药物治疗。队员们自己出现了一些焦虑、失眠等症状时,也会找心理医生及时解决。前线心理医生工作量大,又专门在后方给队员们安排了心理专家,24小时随时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及治疗服务。

    荆楚网记者:江汉方舱医院有这么多的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保障压力可想而知,在这方面,方舱医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江汉区方舱医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

    江汉方舱医院这么大的面积,这么高的人员密集度,消防、治安、饮食安全也至关重要。

    1、高峰时段舱内各类人员高达1700余人,每位患者都配有电热毯,不少患者还自带电热水壶,这些都增大了用电负荷,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积极和政府沟通,在舱内各个区域都放置了灭火器,每日定时派人巡视,查找消防风险点。此外,通过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站等形式,播放住院须知,强调消防安全,形成舱内人员的安全共识。

    2、治安方面通过经常开展舱内巡视,及时发现不良事件的苗头,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病友志愿者也在舱内协助引导,形成工作合力。

    3、饮食方面,成立方舱医院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开展饮食安全抽检,确保饮食制作、配送、分发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我们医生在查房时,也会重点询问病人体征,关心关注病人饮食安全。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好,感谢各位发布人,也再次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