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二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二场

2020-02-26 16:25 湖北省人民 政府网站

  • 时间2020-02-25

  • 嘉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援鄂医疗队队长施秉银;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疆肿瘤医院) 院长、新疆第一批医疗队队长王喜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康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疗队队长费剑春

  •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记者朋友们、广大网友: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3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开展重症救治工作情况。

    今天,我们邀请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先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援鄂医疗队队长施秉银先生;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疆肿瘤医院) 院长、新疆第一批医疗队队长王喜艳先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康焰先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疗队队长费剑春先生。

    首先,请王高华先生介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患者医疗救治以及与援鄂医疗队合作推进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是省市卫健委指定的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开设了新冠肺炎的收治病房,同时承担武昌方舱医院、江夏日海方舱医院以及武汉市第九医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接管金银潭医院一个重症病区,指导武汉市和地市州医院相关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派遣专家团队跟随省市卫健委参与地市州医院的巡查指导工作。以下重点介绍东院区情况:

    东院区1月25日被市政府指定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总床位数400张。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到东院区指导工作,重症床位由400张调整到800张,当天完成268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收治工作。

    支援东院区援鄂医疗队共12支,分别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浙江李兰娟院士团队、四川医疗队、辽宁医疗队、重庆医疗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队、西安交大一附院医疗队、河南医疗队和贵州医疗队,总人数1600人,医生384人,护士1167人。重症专业医护人员共330人,呼吸专业人员137人,感染专业64人。

    截至2月25日上午10时,东院区累计收治重症患者1238人,转出患者293人,经精心救治,已有124名患者痊愈出院。目前在院患者699人,其中重症587人,危重症84人。

    为优化医疗资源,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医院组建战时医务处,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组建联合救治专家组和降低病亡率专家组,关口前移,措施坚决,实现危重患者呼吸道插管应插尽插,中药使用应用尽用。积极救治29名孕产妇,迎来了17个新生命。成立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透析治疗的“7人小分队”,对全院重症患者实施床边血液净化治疗150人次,累计治疗时间1500小时。

    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员参与,全线防控、全力阻击”的思路,以“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为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早诊断、早干预、早救治的策略,确保尽快打赢防疫阻击战,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请施秉银先生介绍西交大一附院医疗队有关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援鄂医疗队队长施秉银: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扛起国家队的使命担当,以家国情怀守护人民健康。全院职工纷纷请战,158名医护人员分五批来到武汉。其中142人奋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整建制接管了七、八病区,目前,医疗队共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合计90人,经过2周多的积极治疗,目前危重及重症降级为普通的共有44人,治愈出院16人。

    我们医疗队把挽救患者生命当作头等大事,把降低病亡率作为首要任务。医疗队建立了重症病例每日讨论制度,结合医疗队全体专家的智慧救治患者。对特殊患者诊疗,还有其他队专家参与交流,或者和我们医院本部专家进行网上讨论。同时在病人管理中,按病情轻重缓急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动态调配医护人员,保证始终以最强力量救治最重的病人。我本人还牵头组建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亡率小组,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岳冀蓉教授、上海复旦中山医院的罗哲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周晨亮教授一起,每日对病亡患者诊疗过程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最大程度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

    对症状较轻和转为轻症的患者,科学简化药物治疗,加强心理干预、人文关怀和生活护理。为了更好的和患者交流,建立了医患微信群,这样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解决患者治疗、护理、心理、康复及生活问题。为了患者更好康复,还编制了《患者呼吸康复流程》和《居家隔离指导》,拍摄示范视频,患者在群内相互鼓励,分享经验。隔离病毒并没有隔断医患亲情,一位患者在微信里写道:“感谢你们,我们很想知道你们谁是谁,但因为穿戴严实,我们又不知道谁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是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团队,感谢你们的大爱无疆”。

    疫情不破誓不还,我们保证坚决完成国家赋予交大一附院的光荣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请王喜艳女士介绍新疆医疗队有关情况。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疆肿瘤医院) 院长、新疆第一批医疗队队长王喜艳:

    大家好!新疆医科大学在1月27日接到自治区党委组建医疗队的任务,我们用时两小时就组织了一支142人的医疗队,于1月28到达武汉。此后,新疆又分四批派出共399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新疆第一批医疗队医护人员全部来自于新疆医科大学的六所附属医院,包括危重组专家12名,专业护士48名,重症组24名医师,护士45名,院感组5名。

    我们驰援的医院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新疆第一批医疗队是该院第一个驰援医疗队。

    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来自新疆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43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达我们的决心和信念,面对冠魔肆虐奔赴临床一线,践行守护人民健康是医者的神圣使命,更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时候。

    我们与东院建立一体化工作模式,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共克时艰,高效有序开展工作。医疗队专门选派5名中医资深大夫,亲临一线,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取得较好效果。另外,新疆的特产中药也随医疗队捐助到东院,医疗队与东院共同设计,临床研究,现已进入临床应用。

    医疗队抵汉后,武大人民医院在医疗队的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很大支持和帮助。同时来自新疆的四支医疗队在武汉还受到了新疆内外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心厚爱,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请康焰先生介绍华西医院医疗队有关情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康焰: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要求,我们立即组建华西医院援武汉医疗队,先后派出四批共计17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华西医院第三批次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后,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整体接管2个病区,共计80张重症患者床位的救治。本批次医疗队总计130人,主要由重症医学科、传染病科、呼吸内科为主,考虑到患者的人群特点,我们组建了心脏内科、肾脏内科、老年医学科、风湿免疫科等专业的队伍参加。同时我们还特别配置了呼吸治疗师、心理干预师以及院感专家、医学工程师等。队伍中医生30人,护理99人,医学工程师1人,均是医院本部科室骨干与中坚力量,其中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的主要精英骨干团队全部到达武汉。

    队伍入驻医院后,与武大人民医院东院的职能部门和科室医护人员紧密衔接,并结合当前疫情的实际现状,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是按照华西医院的科室管理模式、流程和体系对科室的医疗、护理进行梳理和优化,实现与华西医院本部的同质化管理,结合本次疫情,当地医院和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一起,争取总结出抗击新冠肺炎治疗实用方案与经验。

    二是因地制宜优化医疗模式:包括广泛运用远程医学的优势和传染病治疗的现实特点,搭建不同医院及病区的远程医学会诊模式、体系和平台,实现不同医院,不同病区之间、危急重症病人之间的实时会诊;利用队伍中多学科人才优势,常态化开展危重病人之间多点多方的远程MDT讨论,降低危重病人数和死亡率。

    三是加强队伍运行保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应急医疗队(WHO EMT)标准,队伍准备了无需外界支撑14天的医疗与自我生存保障物资;并根据前批次反馈信息,利用华西医工技术优势,与当地医院共同调研,针对性地解决如氧供方面的瓶颈问题。

    我们整个队伍真正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截至2月24日,华西医院第三批次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危重患者137人,累计治愈转(出)院69人。

    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请费剑春先生介绍齐鲁医院医疗队有关情况。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疗队队长费剑春

    各位媒体朋友:

    下午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月7日晚乘专机抵达武汉,援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9日整建制接管了17、18两个重症病房。

    医疗队共131人,有30名医生、100名护理人员和1名联络员,正教授8人、博导3人、副高以上18人、护士长8人、中医科随队医生3人,队员中共有50名中共党员。截至目前共收治患者82人,重症转轻症到方舱14人,治愈5人,治愈病人中年龄最大88岁,中医药使用率93%,两个病区目前无死亡病例。

    管理团队靠前指挥、一线指挥,参加交接班,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现场协调会方式,协调解决多个问题。医疗组组长每天查看并及时调整所有患者治疗方案,病区副主任实行24小时轮值值班制度。每个病区配备四名感控护士加强病区的预防感控防护。规定医生进入病房的查房时间节点分早、中、晚,及时掌握病情变化。结合微信视频查房方式,既提高了查房效率,又可以直观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精神状态。

    新冠肺炎以老年人居多,营养非常重要。医疗队把医院带给队员们的匀浆膳,拿到病区给病人做营养餐,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增加免疫力,促进早日康复。

    病区设置ICU,专门腾出一个6人间收治需要做有创通气治疗的病人,抽调ICU有经验的护士集中管理,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节约人力资源。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要求,有效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数量。在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努力提高床位周转率,降低平均住院日。目前病区已经出现空床,也就是”床等人“的现象。感谢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为医疗队提供了充足的医疗物资和防护物资,感谢驻地政府和酒店精心照顾。当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区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我们武汉疫情保卫战也是靠后方医院和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和大力支持,医护队员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专心救治病人,大家纷纷表示要尽力做好救治工作,一定不辜负湖北、山东乃至全国人民的殷切期望,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保卫战。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谢谢。现在,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人民网记者:目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有12支医疗队派驻,打赢这场战役需要医院与各个医疗队密切配合,请问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是怎样将这些医疗队拧成一股绳来推进重症患者救治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

    谢谢您的提问,我介绍一下我们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多支医疗队的管理情况。疫情发生以来,东院区作为重症肺炎的救治医院,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视和多次指导。10多支外省医疗队和1600名医务人员驻扎东院开展救治工作。在此我首先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省医疗队表示我们衷心感谢。在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当中,我们强化融合管理,将10多支队伍和3000多名医务人员拧成一股绳,按照统一管理、分区负责的方式开展救治。

    在日常管理层面,成立东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暂时联合医务处,建立每天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沟通、协调、团结、合作的理念,积极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在技术层面和专业层面,我们统一编写临床工作手册,让各支医疗队全体医疗队员迅速熟悉医院的病区结构、工作流程,还整合各医疗队优质资源,成立多个医疗救治工作组。比如以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教授为组长的联合专家小组,以西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教授为组长的降低病亡率工作小组,这些小组都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在具体救治的过程当中,我们整合和混编各支医疗队的优势力量,成立气管插管小组,中医药治疗小组等专业小组,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施一人一策精准治疗。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浙江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连续工作24天。李兰娟院士多次亲自为各个医疗队进行授课,提高大家对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的认识。我们相信有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支医疗队通力协作,有全国人民大力支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的阻击战和攻坚战。

    我想目前东院在危重病人救治方面,应该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支医疗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下面我们要有请他们两位代表,施院长和康教授也补充一下这个方面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援鄂医疗队队长施秉银:

    尽管我们医疗队来自于全国各地,但撤销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统一领导下,我们有一个指挥部每天召开一次会议,传达精神,另外就是统一安排工作。同时每一个专业在统筹指挥、积极协调组织下开展医疗工作。

    护理工作也是在护理院长指挥下,在护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所以尽管我们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单位、不同医院,但是在这样一个组织协调下,我们非常有效的开展工作,保证了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谢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康焰:

    王院长刚才谈到就大家拧成一股绳的问题,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刻,一是我们刚到武汉,虽然给我们的任务是整建制接管两个病区,但当我们入驻的时候,其实两个病区的80张床已经收了77个病人。进入病区以后,我们才发现,东院院领导已经做了非常周密的安排,每一个病区指定了他们原来的科主任、护士长,还有一位骨干医生和我们一块工作,帮助我们尽快熟悉东院日常工作流程,熟悉临床信息系统,非常有效地让我们两个队的工作能够得到很好的衔接,从专业上我们把它叫做无缝连接,有力地保证了医疗工作的持续,同时当然也就保证了患者治疗方案的连续。

    另外就是在东院,我们来自不同地区的医疗团队,按照国家卫计委要求,快速成立了战时联合医务处和联合专家组。当时给我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要充分利用各个团队的专家力量,对东院所有重症病人和疑难病例进行各家医院联合专家组会诊和讨论,对一些特殊治疗措施,比如ECMO或气管切开的病例都要进行联合专家组讨论,这在制度上和实质上有力保证了我们对重症患者所做的每一个治疗措施,能体现我们各家团队最好的力量,保证救治质量,所以各家团队在东院的工作是非常好的密切协作关系。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刚才从新闻发布中看到你们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特别是有什么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援鄂医疗队队长施秉银:

    谢谢三秦父老对我们陕西队的关注和关心!这次来武汉之前,我就对每天报道的武汉病亡数字很揪心。来到武汉后,第一次召开大会时我就提出“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每次在我们小组会上,我都强调要把工作重心放在重危病人救治上,把最强的力量放在重危病人救治和护理上,还要关注每一个细节,包括仔细观察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重视和加强诊疗和生活护理。

    我们每天晚上有一个例行会议,重点讨论重危患者救治,集思广益开展多学科讨论。对更复杂病例,鼓励医疗队之间或与西安本部专家进行讨论。我们接手二周,一共管理90个病人,有2例患者病亡。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工作几天后,我建议成立一个小组对病亡患者的病历进行专门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亡率。取得了一定成效,已有三天零病亡记录,也总结出规律性结论,我在这里也给大家作个介绍,希望对目前救治工作及提高成功救治率有所帮助。

    第一个特点是病亡患者大部分年龄大:最大年龄85岁,60岁以上占85.7%

    第二,入院前病史相对较长,大部分患者入院前病史在一周甚至十天以上,平均11.7天。

    第三,除个别患者外,绝大部分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

    第四,大部分患者采用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从入院到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较长,最长11天,平均7天左右。

    第五,经过插管以及多种侵入型治疗以后,后期发生感染的几率都比较高。

    这是我们最近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基于这些结论我们也有几点临床诊疗上的提示。

    第一,老年患者特别是有长期慢性病的患者,如果患有新冠肺炎,应该就是风险最高的患者。所以我们对这一批患者一定要进行非常认真仔细地救治,这样可能避免到后面发生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二,现在我们有一部分气管插管时间还是比较长,所以如果说采取其他方式,的确病人缺氧的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如此我们应该采用进一步措施,尽量关口前移。

    第三,到后期要注意抗感染,一定要注意内环境稳定,这里面包括液体量、电解质等等,这对病人成功的抢救都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我们在东院这一段时间,在安全保障方面,大概做的这些工作,谢谢。

    新疆日报报业集团天山网记者: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程实施以来,全国多省份均派出医疗力量支援新疆,对于提升新疆整体医疗卫生水平起到很大作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新疆也陆续派出多支医疗队支援武汉,请问一下王院长,这次带领医疗队支援武汉,有没有特殊的心情?目前新疆医疗队开展重症救治情况如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疆肿瘤医院) 院长、新疆第一批医疗队队长王喜艳:

    这次由新疆医科大学六个附属医院组建的第一批新疆医疗队支援武汉,带领这样的队伍确实心情不一样。首先是感恩多年以来湖北人民对口新疆无私的帮助支援,帮助新疆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非常明显成效,新疆2500万各族人民内心充满感激!二是“回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对口支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医疗援疆单位之一,我们在以往工作过程中结下了深厚友谊和情感,本身是亲戚,就是一家人,与其说带队支援武汉,不如说带队回家共同抗击疫情。正是如此,1月28日我们第一批赶到以后就与东院融为一体,也确保按上级指令于1月30日开放26个病区和单元,更为10天后各兄弟医疗队进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兄弟医疗队进入后,我们与东院融为一体,共同负责7个病区和2个ICU单元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并且积极努力实施救治,就目前而言,病亡率已经大幅下降。

    记者:刚才康主任介绍,华西医院第三批次医疗队入驻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后,整建制接管了两个危重症病区,请介绍一下医疗队对危重症患者救治有什么创新举措,截至目前效果如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康焰: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想可能还谈不上是一个创新举措,但是我觉得是我们因地制宜,在武大人民医院的现实状况下,我们对工作当中所做的一些改进。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团队工作制度的建立,按患者严重度分级救治,以及如何进行多学科支撑和资源保障。到新科室以后,想让其工作质量得到很好保证,首先要梳理医疗护理工作制度。一般来说,医疗制度其实是有规可循的,所以我们坚持在医疗救治当中的核心制度,比如说我们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只有对每一个病人的情况能够做出最深刻的认识,才能拟定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我们坚持疑难病例讨论,让每一个疑难病人都能够得到我们多学科老师们深入分析,拟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我们也坚持了“病亡讨论”,让每一个案例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都能被我们很好吸取,让我们对后续病人的救治能够进一步提高救治效率。同时我们也实施了“三覆盖”,一是对我们所有的机械通气的病人,因为大家知道新冠肺炎的救治措施当中,最核心的是我们机械通气的支持,而这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手段,所以我们这次带来的呼吸治疗师对任何一个受呼吸机支持的患者都要进行24小时的全覆盖管理,同时我们也对一些普通型和重型的意识清晰的病人进行全程的心理咨询。

    大家也知道这样的病人在医院的治疗和隔离过程当中,其实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的。同时我们专职院感的老师除了对患者,还对我们整个医务人员和整个医疗行为的全程进行院感全覆盖,保障我们的有生力量。其中还有核心的内容是在于我们对患者依据他的病情程度,把他们分成了三个区域来进行救治。绿区病人的情况相对比较轻,给一般标准治疗就能够改善的,黄区病人的年纪比较大,可能有基础性疾病,在治疗当中要时刻警惕他们会从重症转向危重症。红区是最重的重症患者,他们已经发生了多系统器官功能的损坏,这样的病人必须集中起来,给予最标准的器官功能监测和支持治疗,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他们的生存力。从粗略的比例来看,红区的病人占10%,黄区病人占重症病人15%,其他75%是一些轻型病人,所以分门别类的救治,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诊疗效率和节约资源。

    重症病的治疗也需要多学科的支撑,前面介绍过团队来自于不同专业,多学科的优势是要被充分利用的,所以我们也通过网络平台的支撑,能够实现武汉前方的病区得到后方华西本部专家的支持,能够最大限度让患者得到最优质最恰当的治疗。但所有的治疗都需要我们后勤物资的保证,不论是生活设备还是医疗设备。

    前面也提到,我们这支团队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医学救援方式来组建的。因此到了武大人民人民医院东院后,在初期我们医疗防护设备、氧气压力可能不够的前提下,我们快速展开了我们的设备,我们医疗医学气体的工程师也和东院后勤设备工程师们紧密的协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改善了氧气压力,让我们的治疗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展。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目前的医疗救治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我们累计收治了137名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9人转到了方舱医院等一些轻症患者的救治区域,好转率超过50%。也有三名患者死亡,他们的年龄都比较大,分别是81岁、78岁和73岁,我们现在病房里还有三位非常危重的病人,我们还在努力争取让他们能够被救治过来。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关注到,武大人民医院东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以来,已收治了孕产妇30人次、对肾衰竭患者进行透析治疗50人次,能否介绍一下孕产妇、肾衰合并新冠肺炎这类患者如何开展救治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

    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中,新冠肺炎孕产妇是一类特殊的群体。为此,我们东院区专门成立了孕产妇救治的专门病区,病房由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的妇产科和新疆医疗队共同负责。到目前为止,我们东院区共救治新冠肺炎孕产妇29人,已经出院20人,而且迎来了17个新生命。令我们高兴的是,新生儿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感染新冠肺炎的,目前在院的9名孕产妇病情稳定。我们有信心为更多孕产妇提供救治。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充分发挥东院区肾病和移植中心的优势,利用先进的血液净化技术,为高炎症反应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开展血液净化治疗。医院成立了7人小分队,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紧急配置床边透析机15台,积极协作20多个病区开展救治工作,创新性的运用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截至24日共完成床边血液透析150人次,累积治疗时间超过1500小时,重症患者的炎性指标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的治疗效果。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推进,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记者:我想问齐鲁医院费领队,您刚才介绍了医疗队基本情况,提到“力争创造齐鲁标准、齐鲁方案”,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疗队队长费剑春:

    在遵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版诊疗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强调按照齐鲁医院平时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做好救治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争取尽快形成较成熟的“齐鲁特色”标准、流程等,提高救治率。结合实地情况将多项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在完善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的基础上,先后编写了《援鄂医疗队医护工作手册》、《东院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离院流程》等,并继续完善。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武汉、黄冈、济南的患者治疗实施同步、同质化管理,使湖北患者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水平达到如同在齐鲁医院的治疗水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感谢各位发布人,也再次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