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一场
时间:2020-02-24
嘉宾: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云南对口支援咸宁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指挥长、云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勇刚;咸宁市中心医院(同济咸宁医院)院长杜光;咸宁市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十六潭社区党委书记郭芬芳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记者朋友们、广大网友: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31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咸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云南省对口支援的工作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先生;云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云南对口支援咸宁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指挥长许勇刚先生;咸宁市中心医院(同济咸宁医院)院长杜光先生;咸宁市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十六潭社区党委书记郭芬芳女士。
首先,请王远鹤先生介绍咸宁市的情况。
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
记者朋友、网民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咸宁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截至2月23日24时,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836例,重症病例23例,危重病例10例,已治愈出院445例,病亡11例,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全面开展。我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面排查。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全面排查,累计排查304.1万人次。用笨办法,下苦功夫,对外地来咸人员、有武汉居住史旅行史人员、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热患者进行专项摸排,排查外地来咸人员33.41万人,其中武汉人员15.44万人。追踪到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14349人,转为确诊和疑似病例369人,隔离期满已解除11207人,正在隔离接受医学观察的2773人。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累计登记16957人次,累计隔离留观3787人。
第二,及时阻隔。为严防疫情输入和扩散,1月24日开始,停运武咸城铁、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咸宁站点,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设置查验点,对入境车辆及人员逐车逐人排查登记;市域内所有公交、客运暂停营运,宾馆酒店、旅游景区、文化娱乐场所、教育培训机构停止营业,取消聚餐、聚众活动,“红事”一律禁止、“白事”一律从简。压实源头防控,设置93个发热门诊,优化预检分诊流程,有效隔离分流发热患者和普通患者;对疑似病例专人专车转至定点医院,阻断传播途径。对全市小区楼栋村湾严格实行封闭管理,积极创建“无感染、无输出”乡镇、村(社区),目前全市共有“双无”乡镇26个,“双无”村(社区)857个。
第三,全力救治。及时公布市、县两级指挥部电话,充分利用12345市长热线,服务群众就诊。目前,全市征用宾馆、酒店、学校等场所设置91个集中隔离点,可用于集中隔离的房间5673间。对11个定点医院的传染病收治区进行扩容改造,共有可收治病人房间1625间、床位3449张,确保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市共有4595名医护人员投入一线防控救治。市级组建3个专家组,定点医院全部组建治疗小组,形成市县两级专家库,会同云南省专家组开展联合会诊、远程会诊、巡回会诊,采取中西医结合办法,稳步提高救治水平和救治效果。目前,全市新冠肺炎治愈率达到53.2%,病亡率1.3%。多方筹措紧缺防护物资,加强科学调配,保障救治一线医护人员需要。云南省积极、快速响应党中央号召,在人员和物资上强力支援我市,先后派出两批共498名医护人员支援我市开展救治,他们的敬业精神、精湛医术、无私奉献,给予我市极大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咸宁市委、市政府和咸宁300万人民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和云南人民以及全体援咸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第四,严明纪律。把激励关爱和督查问效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亮身份、践初心、比作为”活动,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担当作为、能打硬仗的党员干部,及时嘉奖表彰和提拔重用。截至目前,全市通报表扬39人,嘉奖记功11人,“火线”提拔2人,“火线”入党42人。对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累计问责党组织37个、党员干部39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35人。市内媒体开设“红黑榜”,用正面典型引领、反面案例警示党员干部,营造奖惩分明的鲜明导向。
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市积极谋划复工复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统筹部署、分类推进、错时安排,目前全市复工复产企业达797家,农业春耕备耕也正在有序开展。
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强大信心,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以更坚定的信心、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一场战役接着一场战役打,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以咸宁担当为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谢谢王远鹤先生。下面,请许勇刚先生介绍云南省援助医疗队在咸宁工作的情况。
云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云南对口支援咸宁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指挥长许勇刚:
各位记者朋友、网民朋友,大家下午好。
按照中央一省帮一市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部署,云南省对口支援咸宁市。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咸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亲自研究部署,明确要求派出优秀的医疗技术力量、集中优质的资源支援咸宁。1月27日、2月12日先后派出由重症医学、呼吸、感染性疾病、医院感染控制、心理卫生、心内、护理、中医、疾控等专业人员两批共498人组成的医疗队到咸宁。云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紧急采购了一批价值3000万元的呼吸机、移动DR、CT、B超、负压救护车等医疗设备捐赠咸宁市各级医院。云南各界积极响应,组织大量生活物资驰援咸宁。
云南省成立了对口支援咸宁市前方指挥部和临时党委。医疗队分为8个分队分别在咸宁市中心医院、咸宁市疾控中心及6个县市区开展工作,目前已全面融入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承担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密切配合,充分整合救治力量。云南省医疗队到达以后,按照咸宁市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将云南省医疗队和咸宁市的医疗力量和医疗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云南前方指挥部人员全部纳入咸宁市指挥部组织架构,云南医疗队医护人员和当地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二)全力救治,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主要围绕两方面入手。一是全力加强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按照“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救治”的原则,及时完善医疗救治工作方案,明确会诊机制、转诊机制,抽调重症医学、呼吸、感染性疾病等专家与咸宁市医疗专家共同成立了咸宁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联合专家组。按照“一人一策”的工作要求,明确由治疗专家组共同拟定诊疗方案,开展医疗救治。派出巡回专家组赴各县市区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及确诊患者逐一进行会诊,根据会诊结果集中统一救治,对不具备转院条件的,由云南医疗队选派专家到各县医疗点进行驻点救治。目前,已转运21名重症、危重症患者到咸宁市中心医院集中救治。二是建立云南-咸宁远程会诊机制。通过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会诊系统与咸宁市中心医院搭建了云南-咸宁远程会诊平台,建立了一线三地专家联合会诊机制,由云南后方、云南医疗队和咸宁市的专家共同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开展联合会诊,为咸宁市每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累计远程会诊重症、危重症患者37人,为29名患者影像资料提供诊断。
在这里我要感谢咸宁市委市政府、咸宁市的各界群众对我们云南医疗队的关心,也感谢咸宁医务人员和我们并肩作战。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诊疗方案的要求,全力加强救治,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做好出院患者的跟踪随访、康复和健康管理工作。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现在,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人民日报记者:目前,咸宁市疫情防控形势有哪些变化?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
谢谢你的提问!我市在疫情防控初期面临的形势是快速、集中、多点,单日病例最高达177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目前疫情快速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工作出现了一些积极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四降、两升”。“四降”就是: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保持下降趋势(由初期的两位数降至近期的个位数,近几天零新增);发热门诊单日就诊人数保持下降趋势(由高峰期单日1400多例降至单日600例以下);重症以上患者人数保持下降趋势(连续7天下降);患者病亡率保持下降趋势(2月23日已降至1.3%)。“两升”就是:治愈率稳步上升(截至2月23日已达53.2%);解除隔离人数稳步上升(已解除医学观察11207人,尚有2773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虽然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当前存在的严峻复杂形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市重症、危重症病例多为年纪比较大的人,很多伴有基础性疾病,救治难度加大。二是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基数较大,消化存量需要时间。三是随着复工复产的到来,不确定因素增加,防止疫情反弹的压力较大。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期和重要窗口期。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严防疫情“倒春寒”发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保持节奏不变。继续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到焦点不散,靶心不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二是保持力度不减。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抓牢抓实救治、阻隔两大关键环节,做到“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同时,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有效平衡。三是保持尺度不松。把严格要求与激励关爱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对工作中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人员予以表彰嘉奖、提拔重用,营造奖惩分明的鲜明导向,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云南省对口支援咸宁后,请问在医疗队伍的组成上有哪些特点?目前这种配备是否能满足咸宁现阶段疫情应对工作的需求?
云南对口支援咸宁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指挥长、云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勇刚:
云南省这次组建了498人组成的医疗队支援咸宁,此次队伍的组建结合了咸宁市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和疫情的防控,突出专业特点,重点攻克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队员中包含:重症医学、呼吸、感染性疾病、医院感染控制、心理卫生、心内、护理、流行病学、中医等多个专业,其中医疗队医生171人、疫情防控人员11人;医学博士25人、硕士52人,本科生325人;副高以上职称92人。目前咸宁市确诊病例住院的还有380人,其中重症有23人,危重症10人。云南医疗队与咸宁市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基本能够满足现在诊疗需求。谢谢。
经济日报经济网记者:在疫情防控中,咸宁市采取了哪些阻隔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
新冠病毒肺炎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早发现、早隔离”是阻隔疫情传播的关键举措。我市主要采取了五项阻隔措施遏制疫情快速蔓延势头。一是及时排查。只有排查干净才能消除隐患。我们用笨办法,下苦功夫,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全面排查,累计摸排304.1万人。对“四类人员”开展专项摸排,排查外地来咸人员33.41万人,其中武汉人员15.44万人。组建工作专班和流调小组,通过排查,将健康人和新冠肺炎患者有效隔离开来,使健康人得到保护,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二是有效管控。1月24日开始,停运武咸城铁、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咸宁站点,设置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查验点,对车辆及人员逐车逐人排查防控,严防人员流动。对市域内所有公交、客运暂停运营,文化、旅游及娱乐场所、教育培训机构暂停营业,严防人员聚集,及时阻隔疫情输入和扩散。三是封闭管理。对城市小区实行分类封闭管理,其中:对有物业的小区动员志愿者参与管理;对单位小区,压实单位管理责任;对“三无”小区,党政机关实行包保管理,压实城市疫情防控单元。对农村村湾实行包保封闭管理,阻隔城市向农村传播的途径。积极创建“无感染、无输出”乡镇、村(社区),目前全市共有“双无”乡镇26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35.61%;“双无”村(社区)857个,占全市村(社区)总数的89.18%。四是分类隔离。严格落实发热患者分诊留观、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疑似和确诊病例定点救治分类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疫情蔓延。五是减少聚集。开展聚集性疫情专项治理,严管打牌赌博、聚餐、红白喜事等聚集性活动,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全市共查处聚集性疫情88起,起到了较好的震慑教育作用。
楚天都市报记者:咸宁市中心医院在此次疫情中在医疗救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发挥了哪些特色作用?
咸宁市中心医院(同济咸宁医院)院长杜光:
自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月24日零点,中心医院总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29例,治愈出院70例,其中:重症29例,死亡1例。为了尽量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我们中心医院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发热门诊力量,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把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措施落细落实,将所有可能的新冠肺炎患者都进行精准筛查、分类诊疗,真正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没有出现人等床现象。
2.全院上下积极应对,把疫情防控工作列为当前医院的首要和核心工作,投入全部人力物力,确保防控工作有序开展。采取非常措施,调集各方力量,短期内改建10个感染病区,病房190间,调配其他科室医、护、技人员400余人充实到感染科、发热门诊、预检分诊、ICU等防控一线科室,同时还有400余人参加到外围保障工作中。
3.组建专家团队:来自云南的12名医学专家和市中心医院6名医学专家成立了咸宁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专家分别来自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心内科,多个学科的专家“强强联手”,对所有重症、危重症患者进行会诊,并指导治疗,切实做好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4.强化防控意识。对所有参与一线救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全覆盖的感染防控培训(涉及院内防控知识、个人防护、防护用品穿脱等相关内容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一线医务人员在救治过程中不被感染。
5.防护物资和设备保障。后勤部门迅速行动,全力应对,第一时间联系应急供货商采购防护物资和医疗设备。
后勤部门全员参与物资供应保障工作,多措并举,在积极采购和政府调拨的同时,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争取捐赠物资。同时不断改进分配分发方案,以最优的方案保障物尽其用,让有限的物资出现在最需要的岗位上。
此次抗疫,我觉得在救治过程中的特色就是中西医结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参与预防和治疗工作,发挥中医药优势,将中医药贯穿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始终。面对疫情,市委市政府安排了800万元专项资金,由市中医医院加快储备相关中药材。市中医医院大量采购了桑叶、贝母、木蝴蝶等与防控有关的中药饮片。从2月1日起,安排中医专家到各县市区开展中医诊疗。目前,中药的使用基本覆盖所有病例,包括隔离点人群的应用,在全市重症与危重症病例里中药的使用率达到97.56%,普通及轻症患者使用率99.86%。中药在改善症状、提高精神、体力、食欲等方面作用比较明显。在危重症病例中实现了与西医协同,提高了临床疗效。谢谢。
长江云记者: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大家都高度关注。请问咸宁市在社区群防群控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咸宁市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十六潭社区党委书记郭芬芳:
我们十六潭社区共有居民4616户,13861人,目前有确诊病例12人,已治愈出院4人。总的来看,我们社区防控工作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但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不等不靠,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成立了14个临时党支部,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实行了“674311”工作法(六种力量、七项任务、四道防线做到三全、一张表、一报告),大大夯实了社区防控工作基础。我们在小区居民中发动党员志愿者、社会志愿者 321名,通过群防群控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比如福星城小区,已入住1222户、3714人,确诊病例5例,防控压力比较大。但该小区在全市率先实行全封闭管理后,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发动志愿者130名,有机关干部、私企老板、有年近花甲的老党员,还有在校大学生等等,按照个人特长实行编组管理,组建6个工作专班,分别负责物资配送、医疗保障、摸底排查、心理咨询等工作,实现了互助服务,自我管理,目前小区内没有出现新的病例,我们也深切感受到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我们知道,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是这次抗击疫情的难点,请问云南医疗队在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云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云南对口支援咸宁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指挥长许勇刚:
云南省医疗队紧紧围绕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目标,通过集中收治、一人一策、远程支撑等措施,全力加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与救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抽调重症医学、呼吸、感染性疾病、心理卫生、医院感染控制和中医等方面专家与咸宁市医疗专家共同成立了联合专家组,对全市重症、危重症病例进行联合诊治,明确了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收治、专人负责管理,按“一人一策”原则,集中到咸宁市中心医院救治。组建巡回专家组,对县市区医院确诊病人开展巡回会诊。推进窗口前移管理,早期识别重症患者,避免轻症转重症、重症转危重。对已有的重症、危重症患者由省市联合专家组对每位患者进行认真评估,组织开展多学科联合诊治。重症、危重症的患者年龄偏大,基础性疾病比较多,对符合转院条件的重症、危重症患者统一集中救治,对不具备转院条件的,由前方指挥部医疗队选派专家到各县医疗点进行驻点帮助救治。
第二、建立远程会诊机制。通过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咸宁市中心医院及6所县级医院搭建一线三地远程会诊系统,建立了两地专家联合远程会诊机制,由云南后方、医疗队和咸宁市的专家共同对重症、危重症病例开展联合会诊,为咸宁市每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提供治疗指导。
第三、密切配合,充分整合救治力量。将云南省医疗队和咸宁市的医疗力量和医疗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云南医疗队医护人员和当地医护人员高度融合、密切配合,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比较成功的一例是:通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位96岁高龄的确诊患者,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老年痴呆、双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在云南省医疗队和当地医疗机构的全力救治下,2月19日成功治愈出院。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小区封闭后,居民的生活是否有保障,相关服务能否跟得上,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请介绍一下你们社区的具体做法?
咸宁市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十六潭社区党委书记郭芬芳:
目前各小区群众生活保障有力,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主要做法有五点:一是严格人员进出管理。所有封闭小区只留一个进出通道,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除参加防疫工作的人员外,其他人员无特殊原因一律不得进出。二是做好物资配送服务。居民采取线上为主、线下相辅的方式购买生活物资。线上订单先由商家送到各小区指定物资提货点,再由志愿者或业主错峰领取。对线上平台无法购买或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人,安排代购员凭证到定点商家代买。三是提供临时应急服务。安排应急保障车和志愿者,为有临时就医和其他应急需求的群众提供贴心服务。目前累计为居民提供应急接送服务达1200多次,有效解决了小区封闭后买药难、看病难等问题。四是注重加强心理疏导。各小区每个楼栋长建立了楼栋微信群,与志愿者一道做好居民信息收集和服务工作,并从咸宁本地高校中招募了5名专业的心理医生加入微信群,在线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也在群中与居民互动交流,增强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五是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一直都是我们的最大牵挂,尤其在这个特殊时期,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坚持做到四个一:建立一本台账、送上一张暖心服务卡、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做到每天一见面。前天,我和同事一起到孤寡老人家送爱心菜时,90岁的李晏希婆婆开心得像个孩子,从她的笑容中我感觉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好,感谢各位发布人,也再次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