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七场
时间:2020-02-18
嘉宾: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主任钱远坤;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记者朋友们、广大网友: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解读《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意见》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这两个重要文件。今天,我们邀请到: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主任钱远坤先生;
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先生;
首先,请钱远坤先生解读《关于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意见》的精神。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主任钱远坤: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就省委省政府刚刚出台的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意见》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意见》 出台的总体考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指挥,直接安排部署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工作,为我们进一步增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紧迫感,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书记应勇同志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了《意见》。
现在疫情防控正处在胶着对垒状态,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文件指出,我省疫情处于高位运行的持续增长期、攻坚克难最吃劲的关键期、重中之重决战之地的窗口期。这"三期"是省委省政府对当前疫情防控阶段性特征的一个基本判断。
一是高位运行的持续增长期。目前,我省疫情有一些积极变化,市州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有所下降,出院人数不断增加,病亡率持续下降。但我省新增病例、病例总量仍处在高位,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二是攻坚克难最吃劲的关键期。减存量、控增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广大医护工作者、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等长时间超负荷作战,我们感同身受。在这个吃劲关头,只有咬紧牙关挺过去,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是重中之重、决战之地的窗口期。我们认为当前仍然处在一个重要窗口期,人员流动管控还有一定的时间窗口;党中央调集全国医疗资源支持我们,是医疗资源汇聚保障的窗口,截至昨天,全国262支医疗队、32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各方面力量聚力于疫情防控,正是众志成城打歼灭战的窗口。
虽然形势严峻,但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部署,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全党全国人民的坚强后盾,有全省上下的众志成城,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绝不会被艰难险阻压垮,一定会英勇善战、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的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二、《意见》的主要工作重点
这个文件从疫情防控的规律出发,抓住当前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了"四个全力"的工作措施。具体我理解为,围绕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四率"目标,抓住救治和阻隔"两大关键环节",推进筛查甄别、小区封闭管理、公共区域管控"三个全覆盖",形成数据信息和收治工作"两个闭环",实现"四类人员"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这些工作部署,总的考虑就是抓住窗口、前移关口、锁定卡口,构成环环相扣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
《意见》下发后,重要的是抓实抓细抓落地,关键是从小区、楼栋、家庭最小单元抓起;关键在发挥社区居民、楼栋管理员、社会志愿者作用,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格局;关键在发动广大党员干部进社区、下基层,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关键在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使督查问责和激励关爱两手都硬起来、实起来。《意见》出台后,省人大、政协和纪委监委、组织、公检法等相关方面都已出台了配套法规、制度和措施,省政府也发布了通告。省指挥部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工作体系和机制,做到靠前指挥、一线调度、高效运转,形成了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的强大合力。
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谢谢钱远坤先生。
下面,请覃道明先生解读《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的精神。
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
大家下午好!
2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在湖北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期、最紧要的窗口期,通告的发布,非常及时、非常重要。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省委关于牢牢抓住救治和阻隔两大关键环节、推进"三个全覆盖"等工作要求的具体办法。控制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是传染病防控的治本之策。只有强化防控、严密阻隔,才能有效控制源头、控制传播、控制增量,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通告共15条,对进一步强化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属地防控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下沉社区(村)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个人法定责任等4个方面的防控责任,部署了城乡社区(村)封闭管理、车辆通行管控、重点区域管理、居民健康全面排查、重点人群管理和服务、居民生活必需品保障、医用防护物资保障、环境卫生管理等8个方面的管控措施,并从示范带动、工作纪律、投诉监督等3个方面,对纪律作风进行了规定。通告的发布,就是要落实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严防严控,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通告已经公开发布,具体内容我不再详述。要说明的是,2月16日,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门就加强城市社区、小区封闭管理和加强农村村组封闭管理,印发了两个通知,这是落实通告要求更加细化、实化、可操作化的具体工作举措。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通告标题中用了"进一步强化"这个提法,这是对防控举措的全面升级。这是十分必要的。湖北是疫情防控的决胜之地,责任十分重大,防控的标准必须更高;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防控的力度必须更大;我们要发起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面总攻,任务十分繁重,防控的措施必须更严。要抓紧抓牢当前极其重要的窗口期,努力把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把疫情防控每一个螺丝拧紧、每一个口子扎牢,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
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谢谢覃道明先生。
下面,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意见》提出要抓住救治和阻隔两大关键环节,请问是基于什么考虑?在救治方面做了哪些安排,还存在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主任钱远坤:
前段时间有些地方出现的收治不力、收治不早、收治无床一些现象,这是导致一些病人轻症拖成重症,重症拖成危重症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生命为重、救治为先,所以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当务之急,也是阻断疫情传播的治本之策。《意见》提出"加快收、分类管、精心治"的具体安排。针对收治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五个加快":即加快定点医院设置,加快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建设,加快相关医院功能转型,加快床位周转,加快核酸检测效率,努力实现"加快收"。
加快收治能力建设刻不容缓。今天上午,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同志等有关领导就加快"建院、增床"工作,在武汉市现场勘察、督办推动,调度医疗资源、物资保障。通过设置一批定点医院、建设一批方舱医院、推进一批相关医院功能转型,千方百计增加有效床位供给,解决制约"应收尽收"的瓶颈问题,力争让"床等人",不让"人等床"。
为改进收治秩序,提高收治效率,《意见》围绕"筛查-转运-收治-治疗"四个环节,提出优化畅通收治转诊通道,加强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工作衔接,加强与集中隔离点和定点医院的信息对接、协调联动,确保病患及时转运收治、无缝对接,形成收治工作闭环。
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封闭管理措施都很具体,但大家仍然很关心,最近发现还是有个别群众不遵守规定,请问如何确保封闭管理效果?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主任钱远坤:
社区(村)是疫情防控最基础的单元、也是第一道防线,现在大家都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希望大家进一步行动起来,看好自己的门。守住了小区的门,就守住了健康、守住了安全、守住了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社区"干净"、社会面"干净"。针对当前疫情内部扩散型、家庭聚集型、社区村组蔓延型的特点,在疫情防控胶着对垒的关键时期,严一点胜利就可能早一天,松一厘就可能前功尽弃。这是非常之举。我们要以短痛换长痛,以空间换时间,在外防输出阶段性成果上坚决内防扩散,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文件提出的社区封闭管理的严管措施,是依法依规作出的,体现了依法防控的原则,要求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倡导安静文化,涵养口罩文明。
实现社区(村)封闭式管理,将给群众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关键是要发动干部群众,做好配套服务,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现在,许多社区(村)建立各种"买菜、买肉、买药"群,主动为群众服务。群众说,我看不清你的脸,但我收到了你的面。办法总比困难多。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实行封闭管理后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比如加强供销对接保障,开展超市对社区(村)定点配送,开展"电商+连锁配送",推进小区(村组)网上团购,凭证错峰出门采买等方式,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谢谢!
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通告是用来执行的,不执行、不落实就是一纸空文。阻隔是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既要管住人,防止出现行走的传染源和健康人被感染;又要找到人,把已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全部找到、全部隔离。封闭管理真正封住了,也就管住了人、同时方便找到人。
第一,门要把住。管紧家门、守住小区门,就是守好自己健康大门、安全大门。社区是疫情防控最基础、最基层单元,必须牢牢守住这道防线。采取网格化管理,从更小单元、更细分级入手去盯、去抓。引导群众自治自管,把物业企业、业委会、楼栋管理员、社会志愿者力量凝聚起来,共建共治、群防群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现在要求更严一些,封闭时间才会更短一些。今天不出门,就是为了早日能出门。
第二,车要管住。全面加强交通管控,采取严格的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减少机动车出行。这样一方面,可以腾出路面保证疫情防控用车畅通无阻;另一方面,管住了车就有利于管住人,路上跑的车少了,出来的人自然就少了。
第三,店要守住。对商店、超市、药店等重点区域实施全方位管控,实行"两个一律":所有非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一切群众聚集性活动一律停止。
第四,人要看住。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一天"要求,开展居民健康拉网式全面排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做到应查尽查、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四应联动"。
我相信,只要这些封闭措施做扎实了、做到位了,一定会发挥积极作用、产生积极效果。
谢谢!
新华社记者:日常生活保障问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请问,实行更严封闭管理后,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如何保障?
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民以食为天,实行封闭管理,日常生活保障必须到位。通告不单纯是个管控措施,也是一个严格的保障措施和责任清单,既确保把人管住,也做到生活有保障。
各地封城这么多天,大家首先担心的是生活物资"有没有"的问题。从重视程度来讲,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地都高度重视"菜篮子"和"米袋子"问题,保障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仅从猪肉看,2月7号以来,国家连续投放冻猪肉2万多吨,重点保障疫情较重地区。同时,各地支持我省的力度也非常大。从目前我省自身情况看,米、面、油、主副食、冷鲜肉、蔬菜等总体供应稳定。有了"弹药""粮草",才能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消除"有没有"的顾虑,大家更关心物品怎么能够方便到家。这方面,各地已经创新了很多好的办法,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市场的力量也是无穷的。现在关键是加快推广到每个社区、小区、楼栋和村组,解决"最后一个门栋",甚至是"最后几米"的问题。通告就社会配送、电子商务、供销对接、"电商+连锁配送"、无接触式配送、网上团购、错峰出门采买等,都进行了明确。这些已经在做,已是进行时,不是将来时。
可以讲,现在供应和配送渠道有了,办法也有了,关键要改变生活习惯。特殊时期、生活习惯也要相应改变。过日子要精打细算,要改变零敲碎打出门购物的习惯,少逛超市、少逛市场。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把自己的安全守护得严严实实,不给病毒留半点可乘之机。非常时期,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可能改变的就是整个疫情防控局面。同时,我也呼吁大家尽量参与社区(村组)网上团购、无接触式配送,有序提取;实在网购、团购不了,也要错峰出门、有序采购。对社区和农村年龄较大、行动不便、不会网购的老年人,广大基层干部和沉到一线的党员干部,要主动靠前服务、上门服务,确保生活有着落。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意见》中提出了"五个保障",有哪些具体的举措来推进?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主任钱远坤:
《意见》主要从强化医护力量保障、医用物资保障、生活物资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稳定保障五个方面作了安排部署。
在医护力量保障上,主要是利用好本省医疗资源,抓住国家有关部委、军队和各兄弟省区市医疗队驰援湖北、驰援武汉的有利时机,科学预算、精心调配,加强服务保障。最近几天,省委书记应勇同志在武汉、黄冈等地看望慰问了部分援鄂医疗队代表,他说,援鄂医疗队的同志们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逆行者。湖北人民满怀感恩,铭记于心。
关于医用物资保障问题,在中央强力支持下,全省医用防护物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总体来看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为此,我们提出要全力抓好生产自救,支持帮助省内医用物资重点企业扩产、转产和新建。同时,应急谋远、化危为机,大力发展湖北制造业,加快发展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相关产业。
生活物资保障方面,进一步强化"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多措并举加强米、面、油、肉和蔬菜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物价。因地制宜利用各类平台,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方面,重点围绕水电油气、通信网络、消防安全等强化保障。针对市民关注的医疗废弃物管理问题,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尤其是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点等,明确了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处置等措施。
在社会稳定保障上,主要从依法防控、舆论引导、信息披露等方面强化措施,确保政治社会大局稳定。
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感谢各位发布人,也再次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