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四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四场

2020-02-15 16:53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时间2020-02-14

  • 嘉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

  •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记者朋友们、广大网友:

    晚上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先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先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先生。首先,请黄璐琦先生介绍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中医药是我国原创的医学科学。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

    疫情发生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救治患者要坚持中西医结合的要求,推动中医药发挥作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主要工作通报如下:

    一是制定中医治疗方案。早在初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选派我们2批专家到武汉,实地诊察病人,开展辩证论治,组织制定治疗方案,形成指导全国中医救治的技术方案。

    二是组建国家中医医疗队。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和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等地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3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共344人驰援湖北,一支队伍入驻武汉金银潭医院,一支队伍入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一支队伍接管江夏方舱医院,今天下午已正式运行。全国中医药系统共向湖北派出2220人,许多队员都有参加抗击非典的经历。近日,还将继续组建中医医疗队支援雷神山医院。

    三是做好患者救治工作。我们国家中医医疗队在当地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药特色,累计收治确诊和疑似患者248人,症状改善159人,51人出院,转出22人(符合出院标准转至缓冲病房的患者)。从临床观察看,通过中西医结合,轻症患者咽干、胸闷等不适症状消失较快,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各期病人对中医药介入治疗意愿迫切、治疗满意度高。我们边救治边总结,筛选有效方药,优化救治方案。目前,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其他地区超过了90%,中医药在湖北疫情防控、患者救治中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是积极参与社区防控。我们研究制定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隔离观察点隔离人员及有需求居家密切接触者中医药防治工作方案,发放5种中成药和3个协定处方汤药,由武汉市指挥部组织实施。目前,累计发放11万余份。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中医药深度全过程介入救治,提高参与率,提升救治效果,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贡献力量。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各自的媒体名称。

    新华社记者:现在群众对中医药比较认可,请问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针对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药治疗介入的最佳时期是什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

    住院病人来自于隔离点,隔离点的病人来自社区,所以中医药防控必须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早期介入,全程干预,把新冠肺炎消灭在萌芽之中。

    中医常讲“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在密切接触阶段就开始预防,以防止新冠肺炎的发生。在发病初期就开始治疗,以防止轻症转为重症,到了重症的时候,用中西结合去救治,减少死亡。而到了“瘥后防复”,也就是恢复期时,这是中医一大特色,通过益气、健脾、养阴、化痰、通络等方法,包括一些非药物的疗法,比如火罐、针灸、刮痧、食疗、心理治疗等,能帮助病人恢复。但有很多民众,对中医“治未病”不够理解,因此需要大力宣传。知道了怎么防、怎么治,就不会造成心理的恐慌。一旦得了新冠一定要第一时间吃上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中医药防治疫情主要发挥了五个方面作用:

    一是对患者开展分层干预。大家知道,在早期新冠肺炎、感冒、流感有时候交叉混杂在一起,我们对早期居家隔离患者推荐服用中成药;对于集中隔离、症状有明显体现的患者,按照中医诊疗方案协定处方尽快给予中药治疗,做到缩短病程,减少重症发生率,切实落实关口前移。

    二是重症患者的中西医协同作用。根据目前我们在金银潭医院救治的临床病例数据分析可以明确:重症患者治愈时间缩短,患者脱离吸氧时间平均缩短2天。

    三是康复中整体调节作用。很多重症出院患者还是会有肺部炎症,以及食欲不振的症状。很多在金银潭医院治疗的患者,出院后还要求我们提供恢复期中药,继续巩固治疗,症状明显减轻,回访满意率达到70%。

    四是预防中补充作用。在隔离防护的措施基础上,选择有提高正气、药食同源的中药产品,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强身手段,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药膳,传统防病知识的采信等,均明显增多。

    五是满足民众对传统医药的需求,一定程度缓解疫情下民众心理的恐慌。我们临床调查显示:重症患者80%以上愿意选择中西医治疗,轻症患者90%以上希望中医干预,隔离人群希望中医药传统手段及早介入,经治疗出院病人对中医药相当满意。

    人民日报记者:在国家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的诊疗方案中,均有中医治疗方案。请问中医药治疗轻症、重症的效果怎么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

    好的,大家都比较关注这个问题,中医药在治疗轻症方面,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快速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我们发现它在病人退烧,减少咳嗽咽喉痛以及乏力方面改善的比较明显,而且见效比较快。那么在重症方面,我们发现有以下两个问题,一个在改善重症主要症状方面,除了改善重症病人剧烈的咳嗽、呼吸气粗、胸闷,还有发烧外,还可以在疾病转危方面减少了重症向危重病的转化,而且重症病人向普通病人转型的几率比较高。我们广东队接管的70张病床,从1月29号到2月13号这两个星期,到13号中午12点,我们总共收治了116个病人,其中重症病人85例,危重病人14例,轻症病人8例,目前我们出科的病人有41例,在出科的病人之中包括了出院的19例,还有22例是符合出院标准到缓冲区去住院的。总共105例,服用中药治疗以后,患者明显改善,而且在缩短病人的病情方面,我们的平均住院天数也有比较好的提升,谢谢各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我补充一下金银潭医院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截止到2月14日中午12点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在金银潭医院负责床位42张,共收治患者86例(其中重症65例,危重症21例),目前出院32人,其中纯中医治疗8例。

    我们把出院的病人和中西医结合的也包括纯中医治疗的与西医治疗的做了一个比对,我们发现在中西医结合中核酸转移时间比纯西医组的要显著降低,发热、咳嗽、乏力、咽干、食欲减退、心慌等10个症状,比西医组也是明显改善。那么对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也明显改善,并且中西医结合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小于西医组。

     中央广播电视台记者:当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仍是防控的重中之重。我们也关注到不少报道,不少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出院。请问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是如何结合的?显示出什么样的成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

    中医方面,我们通过中医组合拳【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注射液以及中医传统疗法(针灸、八段锦序贯疗法、耳穴压豆、开天门、穴位贴敷等外治法)】进行综合治疗,为抢救患者搭好平台、赢得时间。

    西医方面,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在患者生命支撑、控制并发症(如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休克、呼吸衰竭)等方面发挥优势。让中西医有效协同起来,发挥出1+1>2的效果,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中央电视台记者:中医药有许多非药物疗法,比如针灸、拔罐、刮痧等等。请问在这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除了服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还有哪些方法和技术应用到救治中,效果如何?我们也看到有患者在方舱医院打太极拳,对此专家怎么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

    目前,在我们病区开展的有一些中医传统疗法、外治法如针灸、八段锦序贯疗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开天门等等,显现了治疗疗效,患者的情绪紧张、焦虑、失眠、腹胀、没有胃口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八段锦包括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加快疾病康复,对患者非常有益 。

    楚天都市报记者:我们了解到,隔离点的医学观察人员有需要的吃上了中药。请问吃中药对这些人群有什么意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

    现在隔离点主要包括这四类人群:密切接触者、发热病人、疑似病人、新冠肺炎轻症。中医药在早期的预防和治疗方面都有一定优势。比如密切接触者,通过中成药来预防,可以使它减少或不发病,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要千方百计地维护人体的正气,来防止外邪的侵入。在已经是有发热但未能确诊又不排除是新冠肺炎这样的患者,我们用5版推荐的5种中成药用它来降温。 这些发热的病人可能有普通性感冒、流感、甲流与流等,也可能是新冠肺炎的早期,所以用这些药主要是降体温,能够快速的恢复正常。对于疑似的病人和新冠肺炎的轻症,包括普通型,我们推荐在隔离点大范围的应用协定通治方,协定通治方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抓住它的核心病机,抓住它的主要症状来拟定方子,所以目前协定通知方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在使用。

    目前使用情况非常不错。有的病人从隔离点转到方舱,还要去取这个药。对于刚才两位讲新冠肺炎的一些典型症状,比如像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气短、食欲不好、腹泻、精神紧张、情绪紧张、焦虑等,都显示出对这些症状能够明显减轻的效果,所以很受隔离点病人的欢迎,他们吃了药之后反响非常好,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现在已经有6000多人经过积极的治疗治愈出院。请问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能发挥什么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中医对肺功能康复具有传统优势,我们已经建立了肺康复中防治皆宜的传统疗法。如呼吸训练(调气、养气、练气、采气)、耐力训练(虎扑式、交替鹤立)、排痰训练、放松训练等。这些成熟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医疗队对出院患者都配备了恢复期中药以及中医肺康复指导,可明显改善患者后期存在的气促、喘憋等症状。我们研究制定了中医药康复的技术方案,希望能提高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发挥中医药在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长江云记者:2月13日的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请问如何深度介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关于深度介入,我想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扩大中医药救治面。我刚才介绍了,湖北方面的中医药参与率大概在75%,其他地区已经达到90%以上,所以湖北还有很大的空间。希望湖北省、武汉市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精准的手段让中医药深度参与到救治面,让更多的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能够得到中医药的就治。另一方面提高救治的疗效和质量。目前,在国家层面,已经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病毒肺炎会诊制度。我们要认真落实这些要求,加强和西医同仁特别是大专家的沟通协调,促进中西医协同,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治疗上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形成比较好的诊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感谢发布人,也再次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