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湖北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2018-10-22 15:33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湖北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8年10月22日

地点: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张修富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嘉宾:

姚  云     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李  阳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杨雪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湖北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修富:大家好!欢迎参加“湖北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营养问题是大家普遍关心的健康问题,做好营养工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对国民营养健康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8年9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国民营养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健康湖北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天,我们请来了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姚云同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同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湖北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雪锋同志,解读《方案》的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我是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张修富。

首先,请姚云主任介绍《方案》的有关情况。


姚云: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按照发布会的安排,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湖北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实施方案》的有关政策和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全民健康、国民素质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人民政府2018年9月29日颁布的《湖北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实施方案》,从实际出发,立足我省人群营养健康现状和需求,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健康制度、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是营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是未来十几年来我省营养工作的行动纲领。

姚云:一、明确营养健康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三步走”战略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结合具体省情,我省的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量化了不同阶段九个具体指标:降低人群贫血率、控制孕妇叶酸缺乏率、提高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控制五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减少农村中小学生生长迟缓率和控制肥胖率、提高住院病人营养筛查率和营养治疗比例、降低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提高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中小学生奶摄入量等。

在实施步骤上,确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现阶段,以加强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我省营养数据库,普及应知应会,提高能力水平,初步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第二步,也就是到2020年,针对国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营养健康多元化需求。在科学营养基础上,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推动发展健康产业和营养产业,提供现代精准科学便捷的营养健康,实现营养健康精准化和现代化。第三步,到2030年,面向未来的国民营养健康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创新驱动,推进营养健康与科技革命、新生物学革命、人工智能、全息数字人的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全省国民营养健康智慧化和个性化。

姚云:二、明确落实营养健康工作的措施策略和六大行动

国民营养计划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卫生计生委将积极与省农业厅、体育局、教育厅、发改委、经信委、食药监局等部门一起,不断完善营养健康工作的措施策略。如建立各级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加强营养健康法规、政策、标准等咨询和指导,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中医药利用等与营养健康相关的地方立法、政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营养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临床营养师、运动营养师、运动处方师等营养相关人才的培训,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企业单位等集体供餐场所配备或聘请营养师和营养配餐员。强化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和评估,为科学制定营养相关疾病防控策略、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示范推广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加快推进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普及营养健康知识等。

围绕健康湖北建设中,考虑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我们把全人群分成了六类重点人群。针对于不同人群的营养突出问题,确定了营养健康的六大重点行动任务。

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中,将加强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咨询、指导与干预,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出生率,降低孕妇贫血率和叶酸缺乏率。培养科学喂养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婴幼儿食品质量与安全水平,预防缺铁性贫血和生长迟缓等营养不良问题。

学生营养改善行动中,依照国家《学生餐营养指南》,引导学生科学营养就餐。逐步提高中小学生奶类摄入量。推广“运动+营养”策略,开展学生体育锻炼和营养健康教育。

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中,依托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试点开展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形成区域示范并逐步覆盖全省80%以上老年人群。充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实施老年人群营养改善和健康管理,有效促进“健康老龄”。

临床营养行动中,推进临床营养科室建设,全省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要设立临床营养科,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立临床营养科,实现临床营养(技)师和床位比例不低于1∶150。推动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营养防治,对营养相关慢性病的住院患者开展营养评价工作,实施分类指导治疗。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疗膳食的规范化应用。

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中,将营养干预纳入健康扶贫工作。试点开展贫困地区人群营养健康状况、食物消费模式、食物营养成分和污染物监测。因地制宜开展贫困地区营养膳食的精准分类指导和宣传教育。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推进贫困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防控,减少因食源性疾病导致的营养缺乏。

吃动平衡行动中,积极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倡导平衡膳食,推动居民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实施体质健康干预计划,推进体医深度融合和健康产业发展。

姚云:三、充分体现湖北国民营养计划的特色

一是强调将营养健康作为健康湖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融入所有政策。明确了将实施国民营养计划纳入健康湖北建设中一并部署、考核。在各项健康政策中体现营养健康措施和指标要求。在健康扶贫上,有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贫困地区人群营养改善等;在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上,有营养健康基础数据共享利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上,有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等。

二是强调促进营养与食品安全有机结合。通过营养计划的实施,减少因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营养不良;有效推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营养监测信息共享;在食品安全标准中融入营养指标,上升为营养健康标准;逐步引导和规范食品生产,全面提升食品营养质量。

三是强调覆盖生命全周期、大健康理念。关注从孕期到老年期的生命不同阶段人群营养健康;融合了农业生产、食品加工、食物消费、传统食养、体育等营养相关因素;推动营养健康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营养信息惠民;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四是强调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推动营养型优质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鼓励地方特色食品和传统食养产品研发;完善营养干预产品标准的制定,推进产品研发和产业升级;大力推动营养健康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发智能健康产品。

下一步,省卫生计生委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抓好《实施方案》的学习贯彻落实。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厅局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协同,有各位媒体朋友的广泛宣传,一定会形成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互动、创新共享的营养健康新局面,为健康湖北建设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张修富:谢谢姚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提问,请记者提问前先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媒体。

湖北之声记者:《方案》的实施对我们普通大众的营养健康会带来哪些好处?

姚云:实施国民营养计划,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大众的营养健康水平。当前我省居民面临着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我们希望通过《方案》的实施,能够解决或缓解贫血、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的问题,不断提高居民的营养健康水平。具体来说,一是全面普及营养健康知识。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上投放营养健康科普信息,引导居民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二是促进提升食品营养质量。通过引导和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让百姓吃的安全、吃的营养、吃的享受、吃的健康。三是为大众提供营养需求的指导。下一步,我们将注重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临床营养师、运动营养师、运动处方师等人才的培养、培训,为社会提供各类营养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人群营养健康数据的整合利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开发一些营养小程序,为有需求的老百姓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四是通过开展六项重大行动,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突出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切实解决各类人群的主要营养问题。总之,通过《方案》的实施,老百姓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营养需求将逐步解决,实现营养健康“精准化、智慧化、个性化”。

武汉广电记者:现在网上、微信上到处都在宣传营养健康知识,真假难辨,鱼龙混杂,我们需要科学的声音,老百姓如何能正确获得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

杨雪锋:实际上,营养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一直都在做,尤其是政府相关机构、社会团体在这些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如全民营养周活动、食品安全周活动等。但目前营养健康科普信息供给不足,内容和形式相对简单,不足以满足公众的营养健康需求,也为一些营养伪专家提供了可乘之机。省营养学会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的要求,正在积极配合,组织省内的从事营养工作的专家,建立营养科普专家队伍;借助省内主流媒体,建立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平台,定期推送营养健康知识;以健康中国荆楚行、全民营养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5•20”全国学生营养日等为载体,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等工作。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式很多,传播速度也很快。对于怎么辨别营养知识的真假,让老百姓正确获得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我有三个建议,一是尽量去看政府相关机构、专业研究院所、专业社会团体发出的声音,如我们湖北省卫计委、湖北省疾控、湖北省营养学会的官网和“健康湖北”、 “湖北疾控”和“荆楚营养”等公众号,我们三家正组织专家编写,打造共享的专业的营养、食品安全科普信息平台,避免营养信息误导,为公众解疑释惑。二是在传播的时候,尽量注明出处及文献的来源,有了文献来源,也增加了可信性。三是我们专业人员看到错误信息的时候,要及时制止或者辟谣,避免它二次传播。

政府网记者:我省是教育大省,学生的营养状况向来受到社会的关注。《方案》中也提到了学生营养改善行动,有什么具体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呢?

李阳: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营养的供给和保证、营养的均衡和科学非常重要,不是说大鱼大肉吃好的就有营养。根据我省营养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城市和农村6-17岁儿童青少年消瘦及生长迟缓率分别为9.2%和13.3%;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6.8%和8.8%。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情况同时存在,体重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计划》中有专门针对学生开展的学生营养改善行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普及学生营养餐。组织学校开展营养食堂创建活动,推广普及中小学校《学生餐营养指南》和《电子营养师》的使用,逐步推动我省中小学生营养配餐工作;

二是加强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开展形式多样的营养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学生、老师、家长等人群的营养知识水平;保证中小学生每日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

三是倡导中小学生每日饮奶。在全省大力宣传中小学生每日饮奶的好处;倡导学校每天为学生提供奶及奶制品;同时加强奶及奶制品的监管力度,让大家放心饮奶。

关于学生饮奶的重要性我想再补充强调一下。奶类是膳食钙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引起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消瘦、免疫力下降;钙摄入不足或缺乏,不仅会影响儿童青少年骨骼正常发育,还会增加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调查结果显示,我省6-17岁儿童青少年每标准人日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仅11.3克,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每日300克的推荐量。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讲,不论年龄、性别,所有人都应该每天坚持食用奶及奶制品。在此,向全社会呼吁,所有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尽可能地保证每天一杯奶,这不仅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还能促进成人骨健康。

中外新闻社记者:我们关注到,《方案》里提出,“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请问如何能具体实现这个目标?

杨雪锋:现阶段,我国居民超重、肥胖等营养相关慢性病高发,其根本原因是能量过剩,其中油、盐、糖的大量摄入对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我省居民的油盐摄入量也远远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标准。2010-2012年我省城乡居民每标准人日食用油的摄入量分别为60.9克和64.1克,盐的摄入量分别为11.2克和11.5克,分别高于推荐的25克和6克标准。城乡居民糖的平均摄入量虽然只有3.20克和2.08克,但对于某些喜欢甜食和含糖饮料的人群也高于推荐的25克。《国民营养计划》提出,开展吃动平衡行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就是针对居民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提出的一项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省营养学会将配合政府部门,广泛宣传普及限盐、减油、控糖的膳食营养知识,推广平衡的多样化的膳食结构。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食物消费习惯,掌握绿色、健康的烹饪方法,学会查看食物营养标签,正确识别、使用盐含量和脂肪含量低的食品。在日常生活中,我教给大家几个实用的健康烹调小知识:1.合理选择烹调方法,多采用蒸、煮、炖、焖,少用煎、炸,减少烹调油用量。2.用自然的辛香味食材替代食盐,如用葱、姜、蒜、辣椒、醋等提高菜肴的鲜香味,减少对食盐的依赖。同时要注意减少各种酱、咸菜、方便面等隐形盐含量高的食物摄入。3.定量用油用盐,控制总量。家庭采用控盐勺和控油壶,将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油盐放入量具内(成年人每人每天25克油,三勺;6克盐,1啤酒盖),烹调时定量取用,逐步养成习惯。另外要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因为1瓶500毫升的含糖饮料就含有约50克的糖,远远超过了我们推荐的每天糖摄入低于25克的标准。只要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养成了限盐、减油和控糖的习惯,培养成自觉的行为,就会达到防治营养相关慢性病的目标。

张修富:

感谢各位媒体记者的提问。

营养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全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请各位媒体朋友支持我省国民营养工作,积极做好宣传报道,为《方案》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