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省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湖北省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

2019-07-03 11:08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   间:2019年6月26日

地   点: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持人:刘    敏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负责人

嘉   宾: 姚   云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胡   荣    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

              高惠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程龙献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院长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湖北省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我是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负责人刘敏,本次新闻发布会由我来主持。

每年在发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时候,有三个数据是核心指标,备受关注。那就是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这三个数据是衡量一个地方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与妇幼健康事业密切相关,充分说明了妇幼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卫生健康工作关注生命的全周期、全过程,其实,在生命的起始阶段,妇幼健康就一直在“保驾护航”,把好了健康的第一道关口。妇幼健康是我们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省妇幼健康事业持续稳步提升。今天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全面介绍近年来我省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状况。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他们是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姚云,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胡荣、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高惠祥、省妇幼保健院院长程龙献。

下面,请姚主任介绍湖北省妇幼健康工作开展情况。

姚云: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向长期关心、关注妇女儿童健康的新闻界的朋友们,向支持、帮助妇幼健康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决策,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强调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同时,生育政策调整也为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一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卫生健康中心工作,认真贯彻“ 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母婴健康工作方针,将妇幼健康工作纳入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予以部署和推进,全省妇幼健康事业继续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2018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为9.80/10万,较上年9.87/10万下降了0.71%;婴儿死亡率为4.54‰,较上年4.92‰下降了7.72%;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49‰,较上年6.73‰下降了3.57%。在高龄、高危产妇数与二孩比重增加的情况下,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妇幼健康核心指标继续下降,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是妇幼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截至目前,全省妇幼保健机构有105家,床位13818张,卫生技术人员21574人,年门急诊1368.6万人次,年住院59.8万人次,共创建27个省级妇幼保健重点专科和2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以省妇幼保健院为龙头、市级妇幼保健院为枢纽、县级妇幼保健院为基础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取得长足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阵地更加稳固。

三是妇幼保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全省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2.05%,住院分娩率为99.94%,继续保持稳定在高位状态;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覆盖率为91.0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1.66%,达到85%以上目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3.66%,新生儿听力筛查率70.46%,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9.91/万,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为0.76/万。

四是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努力为全省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连续的妇幼健康服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宫颈癌筛查项目中运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我省是全国唯一集中、大规模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宫颈癌筛查的省份,提高了筛查的质量与效率,解决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病理医生短缺、传统检查方法标准不统一、难以实现过程管理、不能实现大数据分析等问题,让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实现了绩效最大化。

在开展妇幼健康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妇女儿童健康这条主线,全力推进我省妇幼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守底线,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湖北省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湖北省母婴安全计划(2018~2020年)》和《湖北省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为核心,抓好母婴安全的“源头”管理,落实好妊娠风险防控,持续抓好孕产妇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保障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网络高效运转,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健康。

二、强化责任,全力守护儿童健康

落实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湖北省妇幼健康联盟、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湖北省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的作用,推进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拓展儿童早期发展内涵,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在贫困地区开展儿童营养改善等一系列妇幼健康服务项目。经过多年努力,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等指标不断改善。

三、综合施策,加强出生缺陷防治

坚持防治结合,加强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服务,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强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综合防治能力不断提升,有效的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

四、优化服务,强力推进项目实施

实施“惠民”项目,构建“查-防-治-救”工作机制,完成了贫困妇女“两癌”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孕期妇女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避孕药具发放、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落实《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免费耳聋基因筛查等项目,不断优化服务能力。

五、依法执业,加强妇幼行业监管

强化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联合省档案局、省公安厅印发了《湖北省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规定(试行)》、《湖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强化出生医学证明的规范化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婚前医学检查等日常监管,严格妇幼保健机构和人员资质准入。

六、改革创新,增强活力提升能力

积极争取建设项目与资金,加快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省共计49家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国家建设项目,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好改善。妇幼保健机构主动参与医改,积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从医疗服务供给侧入手,改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改革健康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分级诊疗途径。加强妇幼健康业务的网上监管、数据分析利用,开展“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以信息联通促进服务全程。

下一步,我省妇幼健康工作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全面实施“健康湖北”建设战略,以贯彻实施“一法两纲”为核心,坚持妇幼保健工作的方针,走预防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道路,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抓落实、促发展,全力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为维护妇女儿童的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姚主任!下面,请武汉市卫生健康委高惠祥副主任介绍武汉市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情况。

高惠祥: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武汉市卫生健康委感谢各位多年来对武汉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与关注。武汉常住人口1100万人,其中妇女和儿童占一半左右。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健康武汉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健康工作,妇幼保健工作成绩喜人。2018年武汉市女性期望寿命为83.93岁,比1978年延长了12.35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1990年的40.00/10万、21.8‰、30.00‰降至2018年的9.92/10万、1.95‰、2.45‰。

一是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加大对妇幼健康事业投入,2015年至今,市、区财政已投入超18亿元,用于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8个区妇幼保健院先后完成新(改扩)建并投入使用,6个区妇幼保健院新(改扩)建项目也已立项或开工,武汉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门诊楼、新内科楼于2016年投入使用,妇儿综合业务大楼也正在建设中,拟投入6亿余元。预计到2020年,各区均将建有1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28家医院被授予“爱婴医院”称号,现有产前筛查机构25家、产前诊断机构9家、新生儿听力诊断机构6家、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家、人类辅助生殖机构12家,创建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4家。

二是出生缺陷防治体系更加健全。按照三级预防策略,我市严把孕前、孕期和新生儿三道关口,健全出生缺陷筛查、诊断、治疗体系。全面推进一级预防,实施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断加强二级预防,201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为30岁以上孕妇提供免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和诊断,3.8万余名孕妇享受了这项服务,检测出染色体异常高风险316例,通过羊水穿刺已确诊了105例;逐步落实三级预防,在全省率先开展新生儿5病和43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出生缺陷防治成效明显,因出生缺陷导致的儿童死亡明显下降,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1996年的49.33%提高到目前的97%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7.5‰的较低水平。

三是妇女儿童获得感持续提高。将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列入妇幼健康惠民项目,目前已为18万余名妇女提供了免费的“两癌”初筛服务,共发现宫颈癌前病变800余例、宫颈癌30余例,乳腺癌60余例。拟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为筛查出来的阳性和癌前病变妇女提供免费基本治疗,形成了妇女两癌“查-救-治”体系,确保早诊早治,减少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连续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救助,定点武汉儿童医院为先心患儿进行手术干预,筛查儿童逾30万,每年救助先心患儿100余名。

四是妇女儿童健康监测网络日臻完善。2002年在全省率先开发和应用妇幼信息系统,实现了基层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全覆盖和信息收集、存储、上报、整理和分析一体化。2007年被中国妇幼保健中心确定为全国妇幼保健信息网络标准化建设三个示范城市试点之一,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

五是育龄人群生殖健康需求得到满足。开展以避孕药具“进产科”、“进高校”、“进工地”为主的“十进”活动,积极推广产后和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开展产妇产后保健指导和健康检查,免费为育龄群众提供包括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药、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4大类30多种计划生育避孕药具。设立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5000多个,投放智能避孕药具自助发放机300余台,在全省率先开通免费避孕药具网上申领和邮寄等服务,为育龄群众提供系统、规范、温馨的生殖保健服务。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下一步,武汉市将坚持“大妇幼、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将妇女儿童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建立健全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与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改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广大妇女儿童带来健康生活的新保障和新期盼,让广大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妇幼健康事业进入新时代。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高主任!下面,请省妇幼保健院陈龙献院长介绍妇幼健康惠民项目的实施情况。

程龙献: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向大家多年来对湖北妇幼健康事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们以省妇幼保健院为龙头,坚持新时期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服务理念,切实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扎实开展妇幼健康惠民项目,充分履行了公共卫生职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战略和卫生健康扶贫工作部署,我省实施了系列妇幼健康惠民项目,保障了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自2009年开始实施,主要目的是预防神经管缺陷发生,截至2018年,累计为527万人增补叶酸,全省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由2009年的9.74/万下降至2018年0.76/万。二是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自2004年开始,我省在国内率先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2010年开始,全省范围内整合开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三种疾病的母婴传播综合防治工作。截至2018年,累计完成孕产妇艾滋病检测772万人,梅毒检测460万人,乙肝检测466万人。2018年,全省完成孕产妇艾滋病检测55.87万人,检测率为99.93%;梅毒检测55.86万人,检测率为99.91%;乙肝检测55.86万人,检测率为99.91%,对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均采取了综合干预措施。三是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2009年开始,项目覆盖面逐渐扩大,宫颈癌检查项目县从6个增至83个,乳腺癌检查项目县从8个增至83个。截至2018年,全省分别为515万和278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宫颈癌早诊率达93.12%,乳腺癌早诊率达86.96%。四是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自2013年开始实施,截至2018年,累计有51.2万名适龄儿童从中受益,营养包发放率达到94.6%,项目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五是实施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自2013年开始实施,每年为贫困地区6.5万名新生儿提供免费遗传代谢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及听力筛查服务,阳性确诊病例得到了救助。2019年,筛查病种进一步扩大,从2种扩大到5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地中海贫血)。六是实施出生缺陷系列救助项目。自2016年开始实施,包括遗传代谢病救助、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检测、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等项目。截至目前,累计为9万名新生儿提供多种遗传代谢病免费检测,救助遗传代谢病患儿137名,救助先天性结构畸形患儿293名。2018年,我院作为出生缺陷救助项目省级管理单位,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优秀项目省级管理单位”荣誉称号。七是实施贫困县新生儿免费耳聋基因筛查项目。自2017年开始实施,每年免费为全省10万名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共发现6168例耳聋基因携带者,均已开展遗传咨询,追踪了解家族携带史及生育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此外,我省还为相关人群实施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等项目,切实保障了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健康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以妇女儿童为中心,努力为全省妇女儿童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统连续的妇幼健康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扎实做好妇幼健康项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为健康湖北建设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程院长!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提问,如果有问题,请举手示意,请大家提问前先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媒体。

记   者:你好,我是湖北日报记者。请问为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我省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姚   云:为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我省采取多措并举,确保保障母婴安全:

一是从源头严防风险,全面开展妊娠风险排查。做到“两个强化”,即:强化首诊医疗保健机构妊娠风险筛查责任,首诊医师严格按照《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强化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妊娠风险评估责任,对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传染病)”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实施分类管理。

二是紧盯重点人群,严格进行高危专案管理。明确了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人群的管理职责,医疗保健机构按照妊娠风险的“五色”管理,对每一位高危孕产妇进行专册登记,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测、集中救治,确保“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

三是严守安全底线,着力加强危急重症救治。狠抓危急重症救治网络建设,建立医疗保健机构、急救中心、血站和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强化转运、救治、用血等重点环节保障,组建急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专家组,完善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急救、会诊、转诊网络,健全急危重症应对机制和诊疗预案,畅通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不断提升基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

四是建立约谈通报督办机制,强化母婴安全责任落实。落实母婴安全责任制和四级评审制度,及时组织孕产妇、新生儿死亡和危重孕产妇病例评审,督促落实改进措施;对孕产妇死亡率呈现升高态势的地区,及时派出专家组给予针对性指导,对任务措施不落实、工作严重滑坡的地区进行约谈和通报;对连续发生孕产妇死亡或死亡出现较大反弹,发生产科、儿科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存在严重医疗质量安全隐患的医疗保健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记  者:你好,我是央广网湖北记者站记者。请问武汉市在出生缺陷防治方面有哪些特色项目?

高惠祥:武汉市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控工作,除了按照国家、省卫健委的统一要求开展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等惠民项目外,实施了很多独有或特色的出生缺陷惠民项目:一是在全省率先为30岁以上的孕妇进行免费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筛查包括唐氏综合征在内的多种染色体异常疾病,这项检查物价核定收费标准是1460元,实施这项检查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生育负担和减少了唐氏综合征等重大出生缺陷的发生;二是为武汉市出生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甲低、苯丙酮尿症等48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及早发现和指导家长科学喂养,避免和减少后天智力异常等发生;三是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干预救助,连续几年拨付给武汉儿童医院百余万元,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补助,每年都有50余个先心病家庭受益。

记  者:你好,我是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请问我省妇幼健康的惠民项目中,哪些是免费的,针对哪些人群?

程龙献:我省妇幼健康的惠民项目中,免费的有10项:

一是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主要针对全省103 个县(市、区)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提供6 个月叶酸,在孕前3 个月和孕早期3 个月服用。

二是免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主要针对全省103个县(市、区)所有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包括流动人口,免费提供孕产妇检测与咨询服务,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尽早明确其感染状况;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保健服务,除常规孕产期保健外,还要提供安全性行为指导、感染症状和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心理支持、性伴告知与检测、安全助产、随访、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指导、疾病综合管理等服务;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

三是免费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整合了国家项目和省级项目资金,每年免费为44万全省贫困适龄妇女提供宫颈癌筛查和乳腺癌筛查。提升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四是免费开展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每天提供1包辅食营养补充品,同时开展儿童营养知识宣传和看护人喂养咨询指导,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降低儿童贫血发生率和生长迟缓发生率。

五是免费实施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为贫困地区6.5万名新生儿免费提供遗传代谢病及听力筛查,免费筛查病种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和听力筛查,降低儿童智障和听力残疾发生率,提升人口素质。

六是免费实施贫困县新生儿免费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免费为全省贫困地区10万名新生儿进行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及早地发现、诊断、干预,预防和减少耳聋残疾发生。

七是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婚龄,且准备结婚(初婚)登记的湖北省农村居民,可以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以及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其它医疗机构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鼓励城镇适龄青年积极参加婚前医学检查。

八是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符合生育政策并准备怀孕的城乡育龄夫妇(含流动人口)每孩次可享受1次国家规定的19 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项目。

九是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按照原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包括流动人口育龄夫妻)是我省实施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的主要人群,包括发放避孕药具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免费计生技术服务包括: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人工终止妊娠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输卵管绝育术、输精管绝育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输卵管、输精管吻合术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诊治等以及皮下埋植剂的放置和取出术)

十是免费避孕药具发放项目。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以及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其它医疗机构,为全省城乡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发放免费避孕药具。

主持人:感谢各位媒体记者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儿,若记者朋友还有疑问,欢迎会后联系。

妇幼健康工作,关系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社会和谐稳定、家庭幸福安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项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希望媒体朋友加大对妇幼健康事业,特别是重点惠民项目的宣传力度,让妇幼健康政策更广泛地为群众所熟知,切实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全面提升我省的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湖北奠定良好的基础。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