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阮力艰
(2017年9月20日)
尊敬的主持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首先,感谢大家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重视与支持!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省卫生计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五年来,居民主要健康水平大幅度改善,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75.86岁增长到76.6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5.13/10万下降到9.96/10万,婴儿死亡率从9.98‰下降到5.6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1.7‰下降到7.41‰,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到33.16万张,每千人口执业医师从1.61人增加到2.43人,每千人口护士从1.52人增长到2.99人,国家级重点专科98个,位居全国前列。成功应对手足口病疫情、H7N9流感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了“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洪涝灾害等卫生救援工作,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下一步我们将秉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不断拓展卫生计生公共服务内涵,提升卫生计生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湖北而不懈努力。
一是积极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组织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实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具备艾滋病初筛检测能力,设立44个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和98个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进一步降低艾滋病病死率。认真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及早发现、规范治疗和管理结核患者,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为普通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筛查和一线抗结核药品,将耐多药肺结核纳入基本医保重大疾病保障范围,进一步降低结核病报告发病率。认真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大大减轻,65.1%的流行县(市、区)达到传播阻断或消除标准。认真实施妇幼健康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424万人次;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乳腺癌检查600万人次,464万名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孕产妇HIV抗体检测、梅毒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均达到600万人次以上;为45.33万贫困地区儿童补充营养包,改善儿童营养状况;贫困地区免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免费听力筛查56万人。另外,卫生监督体系向基层延伸,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与血液安全等卫生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是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面向全体城乡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获得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的9大类15项扩大到2016年的12大类46项,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针对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等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2009年的人均15元增加到2016年的人均45元,今年已经达到50元。2016年,全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91.8%。管理高血压患者481.3万人、管理糖尿病患者162.3万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7%。全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管理范围。
三是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各地党委、政府把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形象的重要抓手,在宜昌、十堰、武汉、咸宁、襄阳、仙桃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命名的基础上,今年,黄石、黄冈、鄂州、荆州、荆门、天门、潜江、当阳等8个城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大力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健康社区村、健康医院、健康学校、健康机关、健康企业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洁行动,加大对农贸集市、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市容卫生顽症的整治力度,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3%以上,农村地区基本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四是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9.3%上升到2015年的10.73%,全民健康意识逐步提升。开展“健康中国荆楚行”科普宣传活动,分别以合理用药、科学就医、健康素养、合理膳食为主题,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健康知识“五进”宣讲活动,各县市区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面向群众,走村入户开展巡讲,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开展烟草危害宣传教育,大力创建无烟机关、学校、医院,今年世界无烟日,12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新一代”签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