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17日专题新闻发布会文字记录

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17日专题新闻发布会文字记录

2017-05-18 00:00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 间:2017年5月17日
地 点:西直门办公区2号楼1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刘哲峰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新闻处处长
嘉 宾:刘 魁 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

朱烈滨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刘 捷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

罗卫国 湖北省红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专题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典型省份健康扶贫工作的经验。
首先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刘魁,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朱烈滨,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刘捷,湖北省红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国,他同时也是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欢迎各位嘉宾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首先有请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刘魁介绍健康扶贫的有关情况。2017-05-17 10:02:45
刘魁: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健康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健康扶贫工程是国家脱贫攻坚战明确的七大行动之一,是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大举措,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一年多来,卫生计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要求,围绕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健康扶贫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应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因病致贫返贫是一个亟待高度重视、协同解决的难题”时,指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这个事情是一个长期化的、不随着2020年我们宣布消灭绝对贫困以后就会消失的。总书记的话,深刻阐明了健康扶贫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也说明了健康扶贫工程任务的艰巨。2017-05-17 10:03:17
刘魁:
各地卫生计生系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健康扶贫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为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加快推进全国健康扶贫工作进展,我委将陆续组织系列健康扶贫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一场,将重点介绍地方在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机制方面的探索和经验。
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机制,是健康扶贫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去年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上,我委明确指出,要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项医保制度全覆盖,倾斜新农合、大病保险医保政策,加大商业健康保险和临时救助对健康扶贫的支持力度,实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健康扶贫政策,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一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通过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等保障措施,加强综合保障,切实减轻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2017-05-17 10:05:29
刘魁:
罹患大病的医疗费用支出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大病兜底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主要方面。各地以健全大病兜底保障机制为重点,形成了不少好的做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兜底。比如,四川省从中央和省级财政基本医保新增补助资金中,按照农村参保人数和人均10元的标准,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基金中专门设立专项经费,在严格控制目录外费用的基础上,对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治疗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报销,2016年四川省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3%。二是政府直接兜底。比如,安徽省在倾斜基本医保政策的基础上,设定“351”兜底保障线,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市域、省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0.3万元、0.5万元和1万元,剩余合规医药费用全部由政府兜底,安徽省2016年贫困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2017-05-17 10:09:22
刘魁:
三是建立补充保险兜底。比如,江西省在倾斜基本医保政策的基础上,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村贫困人口购买每人每年90元的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目录内住院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后,剩余部分由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再补偿90%。以该省率先实施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的赣州市为例,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比如湖北省红安县政府投入2276.5万元为全县健康扶贫对象购买补充保险,住院治疗费用在新农合政策报销后,报销比例未达到90%的,差额部分由保险公司赔付;健康扶贫对象当年住院自付费用累计超过5000元,超过部分由保险公司赔付。2017-05-17 10:09:32
刘魁: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江西、四川两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同志和湖北省红安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通过与媒体朋友们的交流互动,向大家详细介绍有关情况。
我先介绍这些基本的情况,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2017-05-17 10:11:17
主持人:
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围绕今天发布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你所在的媒体。2017-05-17 10:11:40
中国人口报记者:
请问江西朱主任,咱们有四道医疗保障线,我想了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民政的医疗救助对贫困人口有哪些倾斜政策?医疗补充保险请进一步介绍一下,我觉得这个保险非常有效。2017-05-17 10:11:47
朱烈滨:
谢谢中国人口报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对江西特别是对江西健康扶贫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根据提了两个问题,我回答的顺序反过来,我先向大家介绍江西建立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的基本情况。江西建立健康补充保险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2017-05-17 10:18:50
朱烈滨:
一是基于致贫原因的精准分析。江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精准鉴别。我们统计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比例分别是45.3%、13.7%,两项合计达到将近60%,所以说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是贫困群众脱贫最大的“拦路虎”。2017-05-17 10:19:03
朱烈滨:
二是基于健康扶贫的内在要求。目前我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标准还不高,基金运行基本上是收支平衡,对于贫困人口优惠保障政策优惠的力度还是有限的,所以难得彻底解决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同时重大疾病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我们的大病保险资金全部来源于基本医保基金,资金规模有限。同时还受到药品诊疗目录的限制,所以一些重大疾病、一些罕见病保障力度仍然有限。所以我们觉得在基本医保,在大病保险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道保障线尤为重要。2017-05-17 10:19:13
朱烈滨:
三是基于基层试点的实践经验。2015年,江西就在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赣州市,这是江西最大的一个设区市,人口将近一千万,选择9个贫困县试点,2016年在该市18个县市区全面推开。赣州市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大幅的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也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效果良好。2017-05-17 10:19:24
朱烈滨:
四是基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在省十四次党代会中强调指出脱贫攻坚要重点推进发展脱贫、保障脱贫、健康脱贫三大任务,而且明确要求把推进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补充保险作为实施健康扶贫实现脱贫目标的重大举措,所以2016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全省全面建立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制度,这是我们建立健康扶贫也是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制度的背景和原因。2017-05-17 10:19:33
朱烈滨:
具体的实施情况,2016年11月江西省扶贫办、卫生计生委、人社厅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农村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的工作方案》,做到了五个明确。一是明确筹资标准。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90元的标准,为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筹集资金由政府全额承担。二是明确承办主体。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原则上要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险机构一致,这样方便贫困群众看病报账。三是明确保障水平。将经过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后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包括目录外的项目全部纳入商业补充保险范围,不设起付线。其中个人支付的目录内医疗费用由商业补充保险报销90%,个人承担10%,个人支付目录外的医疗费用,商业补充保险承担75%,个人负担25%。经过商业补充保险仍然需要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申请医疗救助。2017-05-17 10:22:44
朱烈滨:
四是明确风险分担。坚持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年度结余20%的基金奖励给承办机构,80%滚存下一年度保费。对于出现政策性和不可抗力的亏损由市县区政府和承保机构各负担50%。五是明确结算方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实行一站式结算,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报账。2017-05-17 10:25:08
朱烈滨: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是赣州市总体商业补充保险的情况。2016年赣州市由政府出资9455万元为全市105万贫困人口购买了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全年补助住院患者5171人,医疗总费用1.89亿元,其中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补偿了5567万元,个人支付费用1807万元,个人支付费用比例下降到9.55%。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2017-05-17 10:28:11
朱烈滨:
我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赣州市于都县宽田乡农泉村有一位村民刘小平,41岁,去年4月8日因煤气火焰烧伤,在赣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治疗。5月2号基本痊愈出院。他的住院费用总计41.4万元,最后通过基本医保补偿了10万元,大病保险补偿2万元,贫困人口商业补充保险补偿24.5万元,医疗救助2万元。这四道保障线补偿总额达到38.5万元,占到他住院治疗费用的93%,还有慈善资金救助1万元,最后个人实际承担费用1.9万元,所以患者非常感谢,出院后他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为民排忧、情系群众”表达了对党、对政府的感激之情。2017-05-17 10:28:31
朱烈滨:
这是我介绍的商业补充保险的基本情况。刚才记者朋友还问到江西省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以及医疗救助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哪些倾斜政策。我这里也简要介绍一下。江西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基本医保方面实行“两免两提高”,“两免”免个人参保费,由财政全额承担;免县级乡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也就是零起付。“两提高”,提高15种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对于贫困人口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15种重大疾病在三级定点医院治疗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70%,另外民政救助20%;提高慢性病报销水平,报销比例由40%提高到50%,并且封顶线由3000元提高到4000元。在大病保险方面,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医疗救助方面,五保对象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全额救助,低保对象救助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其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支出型大病救助范围予以救助。2017-05-17 10:28:38
中国县域卫生记者:
有两个问题。请罗主任介绍一下红安县为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兜底保障具体做法。另外,我们从资料中了解红安县的健康扶贫工作给百姓带来了很多利好。在这么多利好政策下,会不会出现小病大治,过度医疗的情况?2017-05-17 10:33:38
罗卫国: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首先感谢国家卫计委给我们搭建一个平台,向媒体朋友介绍红安县健康扶贫的情况,同时也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红安县的关心和支持。红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66.5万人,2015年底精准识别的贫困人口还有56798人。县委县政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分析,发现在贫困群众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关键问题,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占69%,因病致贫贫困人口占61%,这61%里43%是因为疾病丧失劳动能力,18%是因为灾难型医疗支出,大额医疗支出导致贫困。通过分析,我们把健康扶贫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一招,我们县制订了“4321”健康扶贫模式。2017-05-17 10:36:53
罗卫国:
“4321”模式关键是两个方面,里面的关键是两大保障、三大举措。两大保障。一是健康全管理。现在对健康扶贫、精准扶贫对象实行“六个一”,为贫困人口每年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二是每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健康体检把贫困对象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疾病、重大疾病,实行分类管理。三是明确了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四是明确了签约的家庭医生,提供健康知识的咨询和常见病的医疗服务。五是编制了健康手册,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贫困群众的健康素养和防病知识。六是开发了健康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这个系统可以实现两个推送、五个明白。推送健康知识、推送扶贫相关政策,让贫困对象对自身的健康状况、疾病情况、救治费用、包保责任人、贫困的原因清楚明白。2017-05-17 10:37:09
罗卫国:
第二个保障是就医全兜底,就医兜底是四位一体的兜底机制,包括新农合基本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以及政府的兜底保险、民政的救助。通过兜底,实现了老百姓贫困对象因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以上,且当年累计自付费用5000封顶,超过5000部分由政府兜底保险支付。健康扶贫实施之前,政策范围内报销费用的实际比例不足60%,所以贫困对象的医疗负担还是相当大的。通过政府购买保险将报费比例提高标准90%和五千封顶。民政对五保户、精神病人自费部分的10%实行全额报销,所以五保户和精神病人这两个群体实现了100%报销。2017-05-17 10:50:21
罗卫国: 
2017年,我们还有常见慢性病、大病的门诊病人,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他长期在家吃药、打胰岛素。针对这个情况,今年县政府拿出1000万元进行门诊兜底报销,确定了16个病种,将他们在门诊的医疗费用报销70%。同时我们县出台了“三大举措”,也是为了减轻贫困对象的医疗负担。一个是入院不缴费,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分级诊疗原则。贫困对象以前因病住院要交起付线,还要交预付金,比如做2万块的手术一般都要交1万,至少要交50%,这样老百姓压力很大,本来就是贫困对象,就是没有钱治病也借不到钱治病。我们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以后,极大的减轻了贫困对象的经济压力。二是报帐一站式。如果让老百姓到处跑,很不方便,我们实行一站式报帐。贫困对象因病住院,在所在医疗机构出院时交够自己10%的部分,剩下的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经办机构进行结算,每个月结算一次。三是就诊一卡通。精准扶贫的对象在所有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凭《健康扶贫医疗救助证》,可以顺利进入绿色通道很快办理相关就诊手续。(省城有两家三级医院,乡里3家二级纪元,乡镇14家一级医院)这些医院为健康扶贫对象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通过乡到县到省城,全部无缝对接,及时、快捷、有效的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现在我们这个举措让健康扶贫对象看病不再难,看得好病、看得了病。2017-05-17 10:50:29
罗卫国:
我县2016年住院诊疗总人次23441人次,住院医疗总费用1.34亿,其中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1亿,政府兜底2279万,民政160万,群众自付1012万,贫困群众例均的医疗费用431.9元,占总住院费用的7.5%。实际报销比例已经达到了92.5%。群众自付较以前下降1890元。所以我们在基层走访时,有的贫困对象跟我们讲,以前得了大病陷入绝望,现在健康扶贫让他找到希望。培安主任去年到红安县看了一个扶贫对象,万建民40多岁,以前他在外面打工,后来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疾病,在家卧床四年,丧失劳动能力。他如果做手术要花六七万,因为贫困就一直拖着没有做手术。通过健康扶贫实施以后,到省城医院做了手术,他自己付5000块,如果以前他到省城做这个手术至少自付费用要三万以上,现在他完全恢复了劳动能力,已经外出打工了,每年打工收入可达到两三万元。2017-05-17 11:00:41
罗卫国:
刚才记者朋友提到,我们当时推行这个政策以后也有些反响,政策太好了,有的100%,贫困人口是90%,会不会导致小病大治,包括有的贫困对象会不会在医院住着不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个是全面加强医疗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这几年我们加强县乡村三级的服务体系建设,县级医院创建省级重点专科达到8个,乡镇建成国家“四化”乡镇卫生院达标率是9个,村级建成的“五化”村卫生室302个。
二是全面推行分级诊疗。我们坚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病到省城,加强管理,通过宣传引导。我们建立了分级诊疗的病种管理的相关规定,引导老百姓分级救治、双向转诊。
三是全面推行健康管理。签约服务,医务人员和贫困人口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群众信任医生、医生了解贫困群众的健康状况,实时给予健康干预、健康指导,以及一般疾病的健康医疗服务,这样老百姓就不会无端的追求高大上的医疗。
四是全面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控制医疗机构日均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我们县级医院有80多个病种进入了临床路径,20多个病例实行了单病种付费。使得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更规范。2017-05-17 11:05:12
罗卫国:
通过这些相关举措,应该说我们县在这个问题上总体还是解决的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极个别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有的五保户病人,治疗好了以后还在医院,县级医院有空调,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但是通过地方政府的积极工作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2017-05-17 11:16:36
人民政协报记者:
请问四川刘主任,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难的省份之一,因病致贫的比例达到48.4%,全国来说是42%。我们面对这样庞大的贫困群体我们采取的,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举措都有哪些?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效?2017-05-17 11:17:36
刘捷: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也感谢你们长期对四川健康扶贫工作的关心支持。这位媒体朋友讲到,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我们的贫困群体量大面广程度深,是我们国家六个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16年全省贫困人口380万人,贫困村11501个,贫困县88个,有扶贫任务的县160个,整个四川183个县区,国家扶贫的工作重点县36个,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3个,全省贫困发生率4.3%,也是比例比较高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达到184万人,占整个贫困人口总数是48%,患有大病和慢性病人数达到72.97万人。2017-05-17 11:21:09
刘捷:
我们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四川健康扶贫主要是围绕五大行动展开。主要举措体现在“五个创新、六个精准”。一是,五个创新,坚持高位统筹,健康扶贫政策五个创新。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主要举措之一。专门出台了《四川省医疗计生扶贫专项方案》《四川省脱贫攻坚医疗卫生保障实施方案》,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这两个方案。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制发33个配套文件,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健康扶贫制度体系。
统筹兼顾,创新开展五大行动。着眼于全方位,系统发现问题,全面开展健康扶贫五大行动。通过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通过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确保贫困群众看得上病。通过贫困地区卫生人才配置行动,促进基层卫生人才增量提质,确保贫困患者看得好病。现在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非常大的问题是合格人才,医疗水平比较低。通过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大力加强预防保健,确保贫困群众少生病。另外一个四川的特点,通过贫困地区生育持续整治行动,进一步转化民族地区生育观念,遏制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顽疾。这在四川比较突出,我们是一个民族地区,我们有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计划生育持续开展,政策外多生的现象比较突出。所以五大行动紧扣四川现状,打出了一套符合四川特色的“组合拳”。2017-05-17 11:21:22
刘捷:
系统推进,创新落实了八个“百分之百”。将解决县市所发疾病与预防保健统筹考虑,推动落实医疗扶持、全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保险、六项补充医保、分级诊疗、医疗费用控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就医公示等八项政策对贫困地区人群实行百分之百的覆盖。
聚焦重点,创新推进“十免四补助”的医疗救助政策。免开展一般的诊疗、院内会诊、白内障手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包虫病药物治疗、结核病一线药物治疗、包虫病药物治疗、免费住院分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和巡回医疗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包虫病、残疾儿童、晚期血吸虫病、重症大病给予700到3万元不等的费用补助。2017-05-17 11:26:46
刘捷:
保障经费,创新建立了“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疗救助体系。在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基础上,在四川又新增设了基本医保补助资金中安排资金,建立了县域住院费用全额报销救助。我们四川每年新增近7亿,解决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全额报销的问题。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医药爱心基金,去年我们募集了5000多万,作为给贫困人口在域外就医进行报销。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每个县建立了300万左右的卫生扶贫基金,去年募集了3.6亿。卫计部门使用管理,财政监督。对于域内兜底起到很好的作用。2017-05-17 11:31:49
刘捷:
此外协调省慈善总汇建立贫困人口大病慈善救助基金,对域外看病的一个补充的费用保障。通过医保救助和资金使用确保了贫困患者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去年以来,我省贫困人口就医个人支付比占1.49%,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各类救助、基金解决了绝大部分。
精准帮扶,创新开展对口支援。实施三级医院帮县医院,二级医院帮中心卫生院,县帮乡、乡带村全方位对口帮扶机制。2016年累计向88个贫困县派驻医务人员4192名,实现对县级医院、中医院、中心卫生院全覆盖的支援。开展“十院百科帮百村”活动,从中央在川和委局直属的10所医院选取100个科室,重点帮扶民族地区48个县100个村的贫困群众。2017-05-17 11:35:25
刘捷:
我们着力于精准施策,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六个精准。
一是精准摸清健康底数。建立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63万户184万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数据库,做到精准到户、到人、到病。省卫计委信息中心进行了动态管理,可以到每个人头,可以动态掌握情况。
二是精准实施医疗保障,贫困人口百分之百的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的部分由财政代缴。县域内住院报销不设起付线,并扩大门诊特殊疾病范围,新增20种康复项目纳入报销范围,遴选9种疾病实施按病种付费,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费用全额报销,慢性病维持治疗个人支付比控制在10%以内。2017-05-17 11:41:38
刘捷:
三是精准开展医疗服务。按照一次性能治愈,需要住院维持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实施分类救治。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开通专用窗口和绿色通道,实施先治疗后结算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四是精准实施预防保健。对贫困人口7-64岁人群在脱贫攻坚期每人免费健康体检一次,一人一册实施健康管理,深化健康教育“五进五讲”,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尤其是形成好的卫生生活方式。由于民族地区,比如我们凉山、甘孜、阿坝地区一些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们要倡导。2017-05-17 11:43:28
刘捷:
五是精准提升服务能力,精准实施对口帮扶,开通远程诊疗、巡回医疗和义诊,支持贫困地区打破绩效工资总额,建立民族地区优秀人才奖励基金,要引进人、留住人,我们在破解这个难题。组织实施了贫困地区乡村医师执业注册考试,新增合格村医9000余名,注重从贫困户子女当中免费培养村医,促进卫生人员增量提质。
六是精准整顿生育秩序。针对凉山、乐山等地政策外多孩率高的问题,强化了“一票否决”制,创新实施了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对达到生育政策规定数量上限的孕龄妇女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奖励的,每人奖励300元。同时落实一对一的联系制度,对我们贫困地区计划生育政策进行指导、帮助。2017-05-17 11:46:08
刘捷:
四川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六个精准,开展的举措,取得的初步成效向各位媒体朋友作了简要通报。通过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和内地的医疗服务水平、服务量和质差距在缩小,请各位媒体朋友放心,我们继续努力将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健康扶贫工程继续往前推进。2017-05-17 11:49:00
中国卫生杂志编辑:
请问刘司长,健康扶贫是一项民生政策,对于防治和减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意义特别大。刚才听了各省的介绍也感受到了这项政策已经在各地落地了,而且还发挥着重要的保障和兜底作用。无论对于扶贫总体工程还是健康扶贫工程来说,这些有借鉴意义的地方案例都是越来越好。请问刘司长对于挖掘和推广这些地方经验,国家卫生计生委有什么样的打算?2017-05-17 11:50:08
刘魁:
感谢中国卫生杂志记者的提问。总结推广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应该说对于推动全国健康扶贫工程意义非常重大。我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6月上旬我们即将在四川召开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现场会。四川全省利用综合举措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成效非常显著,在全国很有代表性,我们想利用现场会的机会,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和书面交流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广全国各地在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大病集中救治和慢病签约服务管理、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等方方面面的经验和做法。
第二,开展专项政策研究,主动通过调研来总结、提炼各地在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兜底保障机制方面好的做法。兜底保障机制的建立是当务之急。进一步增加健康扶贫的政策供给,推动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前期我们已经会同相关部门到全国8个省区联合开展调查研究,下一步将继续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我们要开展健康扶贫示范县的建设工作,这项工作是我委会同国务院扶贫办一起启动的。通过健康扶贫示范县的创建活动,树立一批组织领导有力、政策措施精准、工作推进扎实、主要成效显著的示范县。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宣传和交流这些示范县形成的经验和做法,利用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来推动全国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也希望在座媒体朋友持续关注我们的健康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健康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更快速、更广泛、更深入地帮我们把这些好经验和好做法宣传、推广出去,一起推动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更好实效。2017-05-17 11:59:49
主持人:
谢谢各位,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2017-05-17 12:00:11

(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