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无偿献血工作新闻通气会文字实录
时 间:2016年6月13日9:30
地 点:湖北省卫生计生委13楼会议室
主持人:李权林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处长
发布人:喻学华 湖北省血液管理中心主任
嘉 宾:刘时海 湖北省卫生计生监察专员
朱洪波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
张效武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调研员
杨文波 湖北省血液管理中心副主任
袁明超 武汉市血液中心副主任
【李权林】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明天是6月14日,是第十三个“世界献血者日”。为了通报我省无偿献血工作情况,我委特召开本次新闻通气会。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今天出席通气会的嘉宾,他们分别是省血液管理中心主任喻学华、省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刘时海、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朱洪波、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调研员张效武、省血液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文波、武汉市血液中心副主任袁明超。(9:33)
今天的通气会主要有两个议程,一是通报情况,二是记者提问。
首先请喻学华主任通报我省无偿献血工作情况。(9:34)
【喻学华】 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无偿献血工作的大力支持!下面,将我省无偿献血工作情况作简要介绍:
近年来,我省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湖北省《实施办法》,以确保血液供应和安全为目标,全面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了广泛进行社会宣传、无偿献血深化“六进”、血液安全责任管控、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开源”与“节流”并举等强力措施。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我省基本建成了整体布局合理、网络覆盖到位、管理科学规范、质量保证可靠、系统运行良好的采供血服务网络。目前,全省设置有血液中心1个(武汉血液中心),中心血站12个,直管市血站3个(潜江、仙桃、天门),中心血站分站2个(宜昌市中心血站兴山分站、十堰市中心血站竹山分站),中心血库1个(麻城市中心血库);同时,全省还共设有储血点90个,固定采血点66个。截至2015年底,全省的献血量达到近200吨,参加献血人员逾60余万人次,千人口献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血液安全事件发生,无偿献血基本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全省共有11个城市、 12个单位和10825名个人荣获国家表彰,有效的维护和促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在全社会弘扬了仁爱、人道、奉献、和谐的互助精神。
此外,省内还有两家血液制品企业,分别是武汉生物研究所和人福集团中原瑞德生物公司,两家企业已在我省设置了9家单采血浆站,每年采浆量约为280吨,主要用于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的生产。(9:40)
尽管我省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在采供血服务体系建设以及血液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医疗服务量快速增长,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加,血液安全保障要求不断提高,血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临床用血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无偿献血增长却相对缓慢。同时,我国部分地区目前的献血人群较为单一,过度依赖军人和大学生等人群,再加上天气变化影响人们的外出频率,也会造成采血量的季节性波动,容易出现季节性缺血或采供血不平衡或某一血型偏少的现象。
二是无偿献血氛围不浓。无偿献血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国家的人口献血率只有达到10-30‰的水平,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目前我省社会层面对无偿献血工作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全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社会氛围不浓,无偿献血工作基础依然薄弱。2015年,尽管我省人口献血率达到了1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献血率。加之部分采供血机构能力建设不够、投入不足等方面原因,给无偿献血工作带来很多挑战。(9:43)
无偿献血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治病救人,更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重要性和长期性,必须常抓不懈。只有从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上入手,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范围,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考核范围,纳入政府目标责任管理范围,争取政府重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大有希望。(9:44)
(一)落实职责,保障血液供应。一是将血液资源上升到战略资源的高度来认识和管理,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多部门共同协作的工作机制。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和政府绩效考核范畴。二是血站要加大信息公开透明的力度,随时向公众通报血液库存情况,让广大公众了解血站工作,同时要组织更多的血源,加强服务意识,树立采供血机构的良好形象。三是广泛深入地加强无偿献血公益宣传活动,大力开展无偿献血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军营等六进活动,全面营造无偿献血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用血管理,节约血液资源。深入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各级成立临床用血领导小组,制定临床用血计划,组织科学合理用血培训,定期进行临床用血评估,杜绝不合理输血,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加大成分输血、自体输血的宣传和广泛应用,充分节约血液资源,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定期对临床用血医生进行考核,保护好珍贵的血液资源。同时组织医卫人员积极献血,用医卫人员的亲力亲为树立献血无损健康的榜样。
(三)深化媒体合作,共谋事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服务手段、业务保障均离不开网络数据。我们相信媒体,也依靠媒体进行广泛社会宣传与服务。年底,省血液管理中心将与各地市(州)血站及大部分三级医疗机构联网运行,同时,利用省血液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宣传服务和血液信息发布工作。(9:49)
事实证明,媒体在传播慈善理念、弘扬人生价值,感召奉献、凝聚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无偿献血作为一种公益活动,同样离不开新闻媒体关心和支持,我省每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了很多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收到明显成效,在此再次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无偿献血工作的大力支持!(9:50)
【李权林】谢谢喻主任。下面进行第二个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提问,在提问前请报一下所在的媒体。(9:51)
【武汉新闻广播】大家好,我是武汉新闻广播记者,我想问是,目前前全省对于“熊猫血”的管理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一些先进的经验或者取得的成绩可以介绍?(9:52)
【喻学华】好的,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目前我省稀有血型(熊猫血)采供良好,基本平衡。在管理上,一是对稀有血型资源进行了广泛的登记统计。二是初步建立了以武汉血液中心为主的稀有血型全省调配机制,因稀有血型血液用量相对较少,各地血站将稀有血型血液运送到武汉血液中心进行深低温保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用武汉血液中心储备库进行全省联动,确保需求。二是各地都组建了一支人员相对固定的稀有血型队伍,媒体上经常会出现好人好事的报道。以武汉为例,近3年来稀有血型采血量都有20%的上升,武汉稀有血型的管理是有专人负责的,且拥有一个强力的无偿献血储备队伍,人数在800人以上。(9:55)
【湖北电视台】我是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的记者,请问我省哪些献血点是正规的?是否有统一的标识来供群众辨认?如果在非正规献血点献血会有哪些隐患?(9:56)
【喻学华】这个问题继续由我来回答。目前我省没有发现非正规献血点,我省设置的所有采血点都是正规的,均拥有合法资质,接受统一管理,如果有非法的献血点,一经发现,我们将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9:57)
【楚天都市报】我是楚天都市报的记者,请问 A型血是稀有血型吗?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多次发生A型血紧缺的现象,近期武汉市A型血库存也拉响了警报。究竟是何原因让A型血频频告急,难道真与A型血人群的性格有关,更容易患病吗? (9:58)
【袁明超】A型血不是稀有血型。但是在常规的A、B、O、AB这四种血型中,A型血的占比比较高,据统计,湖北省人群中A型血占比约为28%左右。这段时间以来,不光是湖北,在全国都出现了短期A型血告急,这可能跟最近A型血的患病人群较多,输血需求相对较大有关。(10:00)
【湖北日报】我是湖北日报的记者,请问目前全省血液的供应充足吗?暑假快到了,今年可能再出现血荒吗?我省有没有应急预案?(10:01)
【喻学华】 目前我省的血液供应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暑期来临之前,各地血站也会作出相应调整,加大工作力度,做好血液储备工作,确保一定存量,保障临床用血需求。至于血液偏型的小概率事件,将通过全省统一调度,相互支援,相互补充。(10:03)
【李权林】好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通气会到此结束。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还有进一步的采访需求,请在通气会后跟我们的工作人员联系采访。再次感谢大家到来!(10:05)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