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事关“五一”假期防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

事关“五一”假期防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

2023-04-27 16:42 新华社

今天(4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介绍“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五一”假期各地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监测显示,近期,全国疫情总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多。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加强重点机构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健康、祥和过节。要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国家疾控局:近期全国疫情零星散发 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可能性小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平稳,各地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迹象。全国发热门诊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动状态。其中,4月上旬疫情降至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进入4月中旬后,单日阳性者数及阳性占比均呈小幅上升。专家研判认为,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规律来看,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人群免疫保护水平逐步降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开始出现缓慢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上一波未被感染人群、免疫水平率先下降和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近期全国疫情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国家卫健委:“五一”假期确保急诊24小时开放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五一”假期将至,我们对节假日看病就医,特别是急危重症的救治工作,做了专门的安排。各地要高度重视“五一”期间的医疗服务保障,加强值班值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做好假期的值班和值守工作,安排好相关的医疗工作。要配足配强医疗力量,特别是在医疗机构的急诊等重点部门,要加强医务人员的配备,满足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特别是确保急诊24小时开放。
中国疾控中心:本土病例仍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根据我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数据显示,从总体上看,本土病例仍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从动态看,XBB及亚分支增长较快。近期,输入性病例中XBB变异株已占绝对优势,本土病例中XBB变异株占比增长明显,从3月初的1.5%增加到4月10日—19日这一周的18%。截至4月22日,我国已经在本土病例中监测到57例XBB.1.16及其亚分支病例。世卫组织认为,目前证据显示,XBB.1.16的全球流行风险低于XBB.1.5和其他正在流行的变异株。
虽然在不同国家,包括XBB.1.5为主要流行株的国家人群中已经观察到XBB.1.16具备了一定的传播优势和与XBB.1.5相当的免疫逃逸能力,但是没有因感染XBB.1.16而导致重症入院和死亡增加的报道。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也没有看到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的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将密切关注和分析未来变化的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目前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现下降的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根据全国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本轮流感疫情优势流行株是甲型H1N1和甲型H3N2亚型,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整体看,流感活动水平在今年2月初增加,2月底上升趋势明显,到3月中旬时进入高峰期,随后陆续出现拐点。北方省份的拐点在3月中旬,南方省份拐点是在3月底4月初。目前全国所有省份流感活动均呈现下降的趋势。
本轮流感季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较正常的冬春流感季约晚了2个月,并且流感活动水平呈现由北向南逐步进入流行季的趋势;二是本轮流感活动强度略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流感自然流行年份,其间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多,主要发生在学校。
在应对季节性流感方面,建议公众还是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个人防护,尤其是注意手卫生、勤通风、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此外,现有的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药物对目前流行株是有效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