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公布湖北省2021年7月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
索 引 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1-08-17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 号 | 无 |
分 类 | 卫生健康 | 有 效 性 | 无 |
一、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1年7月(2021年7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我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934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7种共12351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痢疾,五种疾病的报告发病数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7.83%;丙类传染病报告8种13583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三种疾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4.41%。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1年7月,我省未报告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本月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鼠、蚊、蝇和蟑4项密度监测结果显示:鼠密度平均为0.84%,较5月份(0.83%)上升了1.20%,较去年同期(0.77%)上升了9.09%;蚊密度平均为34.91只/灯•夜,较6月(35.20只/灯•夜)下降了0.82%,较去年同期(21.99只/灯•夜)上升了58.75%;蝇密度平均为4.10只/笼,较6月(4.51只/笼)下降了9.09%,较去年同期(3.35只/笼)上升了22.38%;蟑密度平均为0.25只/张,较5月份(0.34只/张)下降了26.47%,较去年同期(0.16只/张)上升了56.25%。
四、传染病疫情趋势研判
(一)全省仍然存在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风险,公共场所和人员聚集场所要强化“扫码测温、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管控区域要继续落实严格的隔离管理措施。和新冠病毒感染者有轨迹交集的人员及中高风险地区来鄂返鄂人员要主动跟社区或当地疾控机构联系,服从人员管控政策。
(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也可降低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各地要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接种服务,公布接种点位置、咨询电话,设置引导牌,在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场所设置临时接种点,满足群众接种需求。接种门诊要全面开放接种服务,不应设置预约限制。在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下,12岁以上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已接种第一剂次人群主动按时完成后续剂次接种。
(三)近期,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广大群众应注意饮水和食品卫生,高度关注霍乱、细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等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四)本月监测数据显示,鼠密度相对于上月及去年同期水平均有所上升;蚊、蝇、蟑等病媒生物监测密度与上月相比均有所下降,但是相对于去年同期显著上升。我省以鼠媒引发的出血热和钩体病、蚊媒引发的登革热、以蝇、蟑引发的肠道传染病风险增加。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发动群众开展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降低媒介传播疾病风险
(五)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即将开学,学校要引导师生做好开学前的健康监测和居家隔离。同时,当前为手足口、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加强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和预防接种宣传,提高适龄儿童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免疫力,控制校园内传染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