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登录|注册

湖北省2019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2020-06-12 17:00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按照《关于开展2019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于近期组织完成了我省2019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湖北省共覆盖全省13个市(州)的103个县(市、区),受益人群5902万人。201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在为受益人群免费提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含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12大类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将地方病、职业病、重大传染病防治、妇幼健康、老年人医养结合等19大类原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按照国家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项目筹资模式和服务内容发生变化,但原12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完成主体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持不变,经费用途保持不变,归口管理部门保持不变。此外,我省部分地区因筹资标准略高于国家规定的筹资标准,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服务内容之外的服务项目,如武汉市将新生儿黄疸检测、血氧饱和度检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服务项目内容,市区两级财政额外提供人均5元的补助。

(二)项目绩效目标情况

2019年国家确定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69元,其中60元用于开展原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类项目(其中新增5元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9元为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平移资金。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年共预算项目资金3541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32963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21157万元。主要绩效指标包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慢性病管理人数和规范管理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率、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服务对象综合知晓率和满意度(具体指标值见附件)等。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2019年,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质”“量”并举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居民的获得感。

(一)强化组织管理

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卫生健康专业工作会议上,对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关于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工作要求。印发《关于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压实工作责任,确保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

(二)严格经费落实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文件要求,及时划拨经费,并确保新增的5元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3月上旬,组织开展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情况核查工作,对涉及前期收集乡村医生经费落实不到位问题线索的9个市(州)进行现场核查并形成核查报告,有力推动了项目资金落实。根据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印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精神,开展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落实情况调查,摸清资金沉淀底数,积极协调财政等部门,修订完善我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三)开展业务培训

举办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培训班,共培训各级项目管理人员200余人。针对项目政策变化及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管理、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慢性病管理“医防融合”、信息化建设等年度重点工作进行讲解。依托基层卫生协会平台,在武汉、襄阳、十堰、孝感、咸宁等地举办6期基层慢性病防治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班,共培训基层慢性病防治业务骨干806人。利用国家基层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办公室提供的“云雀医”网络培训平台,对《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版)》等内容进行培训。

(四)完善绩效考核

按照为基层减负的要求,改革考核方式,委托武汉大学健康学院作为第三方机构开展省级绩效评估,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绩效评价中的作用,采取系统数据评估和电话核实相结合,减少现场评价。将评价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实行绩效奖惩“扩面”,对未完成2018年度目标任务的62个县(市、区)扣减了中央和省级补助经费,共扣减资金677万。鼓励各地参照安徽、辽宁等省份经验,调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办法,变绝对工作量考核为相对工作量考核,提高现有基本公卫项目资金利用率。

(五)创新服务模式

推荐武汉市、十堰市、仙桃市、潜江市申报国家慢性病医防融合试点城市,通过再造服务流程,绩效薪酬奖励等方式,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务人员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探索“全员公卫”的工作模式。依托国家中盖基金、“群雁计划”和省级特色科室建设等项目,努力提高基层慢性病防治能力,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至少1名医生能熟练开展慢性病常规诊疗。扭转过去医防脱节,对重点人群特别是慢病人群只筛不管,管而不治,只管数量,不管效果的问题,大力推进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的基层医防融合服务模式。

(六)夯实信息支撑

在前期竹山县、云梦县等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招标启动全省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部署。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02个县(市、区,含开发区)与省级系统完成对接,86个县(市、区)实现数据上传,系统部署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同时,按国家工作要求,各地通过智能客户端、微信公众号、APP、网站等形式,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也逐步实现了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

三、项目绩效自评开展情况

省卫生健康委于1月7日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度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委托第三方机构——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承担具体复核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划于1月23日前完成市(州)绩效自评,省级复核于2月15日前完成。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评价工作暂时停止。5月下旬各市(州)陆续重新完成绩效自评工作,6月上旬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启动并完成省级复核工作。

四、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截至2019年年底,我省原12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共执行资金368399万元,人均62.18元,超出国家标准2.18元,项目资金执行率为103.63%。各地坚持做到四个严格:严格配套、严格监管、严格使用、严格村医待遇落实。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及时下拨项目补助资金,坚持将基本公共卫生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先预拨,后结算的资金拨付机制得到较好落实。绝大部分县(市、区)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对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三统一: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审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大多数县(市、区)能够将补助资金通过国库直接拨付到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实行专项核算、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2019年全省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7.19%;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主要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23%以上,新生儿访视率和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92.05%和89.39%;孕妇早孕建册率达到87.44%,产妇产后访视率达到91.94%;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8.07%;管理高血压管患者4422567人,规范管理率达到80.11%;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144712人,规范管理率达到79.6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8.03%,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达到97.70%,老年人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62.61%和73.15%;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分别达到99.86%和100.00%。各项绩效指标均圆满达到国家任务要求。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是群众知晓率不断提升。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不断提高,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2018年对常住居民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居民对项目政策和基本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89.2%,比2009年上升了47.6%。二是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有效结合,由粗放式运行逐步转向精细化管理,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2019年,受调查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服务对象,对所获得的健康管理服务的综合满意度为84.15%,比2009年上升近19%。三是群众依从性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逐步提高,重点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依从率逐渐提高。同时,由于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享受到了免费、质量较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了基本医疗的发展,2019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达到1.88亿人次,较2018年增长1.47%。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抓好一项任务。督促各地将新冠肺炎出院确诊患者全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管理范畴,重点抓好患者出院后2周内复诊、4周内每日健康监测、半年内每月一次健康随访等工作,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提供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完全恢复身心健康,回归社会。

(二)突出两大重点。一是完善资金绩效管理办法。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协调省财政厅调整完善我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变绝对工作量考核为相对工作量考核,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二是促进全省公卫数据联通。协助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督促各地数据与省级系统实现对接,推动各地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和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三)推动三项试点。一是推广仙桃、汉川等地互联网+效率提升试点经验,探索互联网技术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新模式。二是开展县域慢性病医防融合试点。12个获得2019年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省级联系点的县(市、区)各建设1个医防融合试点项目。通过专科联盟等形式,探索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联动新模式,做实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新冠肺炎患者的健康管理。三是开展家庭医生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试点。探索挖掘城乡居民健康需求,扩展签约服务内涵,提升群众依从性的付费签约服务新模式。

六、项目实施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

一是任务目标设定过高。部分项目的任务目标制定过高,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不相匹配,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少数机构弄虚作假。

二是医务人员动力不足。因现行的绩效工作制度的限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建设的滞后,增加任务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医务人员的报酬,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落实。

三是基层服务能力较弱。近年来随着基本医疗业务萎缩,加之业务骨干被“虹吸”到上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流失严重,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基本医疗设备配置难以满足当地群众需求,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较低。  

(二)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在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筹资标准的前提下重点抓好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

二是建议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建立项目遴选机制,对部分绩效不高的项目进行适时调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