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杨亚东: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抗疫故事

杨亚东: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抗疫故事

2020-08-20 09:29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杨亚东,男,1980年1月生,40岁,黄冈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你们好,我是杨亚东医生,很荣幸作为黄冈市中心医院的代表,讲讲我们的抗疫故事。

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黄冈一度成为疫情仅次于武汉的“重疫区”,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黄冈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紧急征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上千名志愿者闻讯而动,自发来现场搬运物资、拼装病床、打扫卫生,48小时内完成通水、通电、进出步道的建设,安装病床1000余张,将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改造成黄冈版“小汤山医院”,集中收治新冠患者。

截至2月3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收治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坚持“确诊一例,转入一例”,疑似病例严格执行“一人一间病房”的救治标准,一举解决黄冈城区内“四类人员”应收尽收、不漏一人的难题。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19省对口支援湖北武汉以外市州,山东、湖南医疗队紧急驰援黄冈。

大年初一晚,风雨交加,寒气逼人,我市迎来了首批医疗援军山东、湖南医疗队。在黄冈战“疫”最困难的紧急关头,两省医疗队的到来,极大缓解了黄冈医护人员紧缺问题,鼓舞了我市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此后一支支来自山东、湖南的医疗队伍陆续向黄冈集结,汇聚成黄冈战“疫”洪荒之力:山东、湖南两省支援黄冈的医疗队人员总计1243人。

为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山东、湖南分别成立对口支援黄冈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现场统筹、科学指挥,下沉一线,巡回指导;动员本省人民捐款捐物,源源不断向我市提供医疗资源、物资保障及资金援助,开启“搬家式”援助黄冈模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张静静为解决语言不通问题,编制了《护患沟通手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医疗队队长贾新华,连续24小时没有合眼;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任宏生带领60名医护人员,3天抢建起第一座高标准的ICU病房。此情感天动地,此义可昭日月!50多天的共同战“疫”,体现了齐鲁大爱、潇湘情深。

精准施治 对症治疗

新冠肺炎十分凶险,特别是危重症患者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大别山医疗中心启用后,集中山东、湖南医疗队和本院重症医学专家,第一时间组建了涵盖重症医学、呼吸、心血管、感染、肾病血液透析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开设4个重症ICU病房,72张床位。置感染风险于度外,尝试了机械插管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恢复期血浆输注、人工肝治疗等能想到的所有办法。针对每个重症或危重症患者不同临床特点及病情变化规律,制定个性化监护与诊疗救治方案。

53岁的阮先生,因急性呼吸衰竭、脓毒血症引起休克,同时存在多器官衰竭,情况十分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重症医学团队经过十余天不分昼夜的持续救治,终于让他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经过细心调养,阮先生成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启以来,首例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的重症患者。2月26日,我们还为他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重症病区过了个生日,他说这是庆祝自己“新生”。52岁的李大姐,有多年气道狭窄病史,这次感染新冠肺炎后,引起肺部病变,肺功能下降,出现了呼吸困难。如果不解决气管狭窄这一根本问题,随时痰液堵住狭窄处,就会发生窒息死亡。入住大别山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会诊。经过专家团队讨论,患者需要同时完成两个手术,首先用ECMO手术替代患者的肺功能,再在患者的气管狭窄处放置一个支架。除了治疗难度大外,病人在做气管支架时,极易喷射出大量分泌物,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极高。但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我们和湖南联合医疗队队员克服困难,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历时两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后来,这名患者康复出院时,紧紧拉着医生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

远程会诊汇聚力量

2月21日,我院远程医疗平台正式运行,上联省级平台,下通黄冈13家医疗机构,开创了省、市、县三级病例会诊、远程诊断、教育培训等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了基层医院的疫情应对处置能力。57岁王先生入住大别山医疗中心一月余,肺部CT病变进展较快,呼吸困难程度较重,考虑进展为新冠肺炎危重型,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中南医院对接,在中南医院的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党建引领科学防控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在关键时刻,越显担当精神。

我院党委班子成员、党员一直挺在前线,勇作表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立新冠肺炎临时党支部,121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5人火线入党,5人火线提拔。

白衣执甲逆向前行

我院心内科单华静医生在山东老家休产假,得知黄州疫情趋紧,毅然返回黄冈,与丈夫黄能为医生并肩作战;呼吸内科王昌锋医生,夫妻两人同在一线,父亲不幸病故、仅仅回家四小时,将父亲火化后又迅速返回;麻醉科吴耀华医生,给儿子留书信,誓言不胜不归;呼吸内科黄虎翔医生不幸感染后,人在病房,心在战场。 “我也可以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遇到困难可以找我。”他通过微信看CT影像、视频会诊、电话讨论病例……病愈后,更是义无反顾地重回一线。

展望未来信心满满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卫健委的有力指导下,3月18日,最后三名新冠患者出院,黄冈确诊病例清零,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圆满完成阶段性救治任务。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294人,其中确诊病例968人,治愈出院1215人。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在抗疫战场上,医务人员燃烧着自己的光和热,温暖每一个患者的心;他们逆行而上,用行动为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阴霾终会散去,明天的太阳会更加明媚,我们将不忘医者初心,秉承抗疫精神,为护佑人民健康而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