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登录|注册

郑莉、赖星、成莹莹:中医抗疫故事

2020-08-20 09:23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

郑莉主任,女,53岁,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赖星,男,31岁,老年病科住院医师

成莹莹,女,31岁,老年病科住院医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的科主任郑莉。我和我的团队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在防控新冠肺炎时,中医抗疫的三个小故事。

庚子年初,荆楚大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中医药贯穿整个中华文化历史长河,见证了人民群众抗击疾病的决心和智慧。几千年来,抗疫战场,中医从未缺席。

中医治未病,创造零感染

作为距离疫情风暴中心(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医院之一,我院上报疫情第一人张继先主任开始吹响战争的号角,院领导率先成立院级中医防控小组,并参与全省、全国新冠中医诊疗指南制定。

中医注重“治未病”。疫情发生之前,也是我院开具膏方之时,我们老年病科,给干休所及就诊病人依据患者体质特点开具膏方,科室所有医护也服用自拟方。武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我们随访发现,服用膏方的患者,均未感染新冠,老年病科医护人员也是零感染,中医创造了预防疫情的奇迹。

中医不是慢郎中,起沉疴于危急

崛起于艰险之间,成就于危难之中。

许多人常说中医是慢郎中,其实,急危重症一直以来是中医治疗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抢救中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2月初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院长走进我院ICU病区查房时,有个70岁的老爷爷,因新冠肺炎呼吸衰竭,合并严重休克,血压用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联合治疗仍无法维持时。刘院长结合病史、亲自把脉象,辨证此患者为脱证,亲自示范快速静脉推注生脉注射液后,继续使用微泵泵入,一刻钟后我们惊奇发现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而且尿量显著增加,转危为安。呼吸衰竭、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一直以来是危急重症救治的难题。

76岁周大爷转入ICU时,血氧饱和度只有60%,生命垂危。老年病科郑莉主任查房辨症患者为阳衰,阴毒伤寒,使用“正阳汤”加减,经过中医治疗,在插管使用呼吸机4天后,周大爷成功拔管脱机,转到普通病房。此时他也见到了住在同一个医院的老伴,都以为对方走了,四目相对,老泪纵横,相拥而泣。

西医给了第二次生命,中医带来有质量的生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人宋先生元月份感染新冠,3个月来一直在住院治疗,期间长期使用呼吸机。康复期转入我们科,刚来时,患者还需戴面罩吸氧,双脚乏力,抬离床面都困难。

老年病科谌向忠主任通过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为脾虚湿盛,湿热内郁,使用五苓散合用归脾汤加减,加用针灸针刺多种综合手段。

第二天查房时,患者已改为鼻导管吸氧,双脚可以抬离床面,胃口较前好转,病情大大减轻。宋先生开心地朝着谌主任竖起大拇指。

五天前,宋先生再次开心地打电话感谢我们,他已经不用吸氧,己独立生活。连连夸赞祖国传统医学太神奇了。

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医养身预防,再到“既病防变”的中医急救,再到“病愈防复”的中医康复管理。中医贯穿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作为一名中医逆行者,我愿代表所有中医人发出号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让我们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特色和优势,为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贡献我们全部力量。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