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在防疫中统筹防汛 在防汛中不忘防疫

在防疫中统筹防汛 在防汛中不忘防疫

2020-07-20 16:00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常态化疫情防控,全民皆兵,慎终如始;

全省域防汛救灾,干群上阵,誓保安澜。

防疫与防汛两个战场,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双考”叠加,史无前例。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我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精准施策,科学指挥,在防疫中统筹防汛,在防汛中不忘防疫,确保灾后无疫,用忠诚、实干与担当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6月8日入梅以来,我省遭遇连续9轮强降雨,降雨量历史同期最高。在全省干群共同努力下,防汛形势总体安全可控,损失小于2016年;在全力迎战大洪水的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毫不放松,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强力推进,全省受灾地区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和水灾多发病、常见病病情平稳,医疗秩序平稳有序。

两座“大堤”同时守

7月7日7时,武汉关水位27.30米,每小时上涨一厘米。

此时,大雨如注,江水高出城区近4米。两个小时后,在武汉市58个考点,5万多名考生将参加一次迟来的高考。

卫生、教育、水务、交通、公安等多部门全力以赴,周密部署,按照预案紧张而从容应对。

考场消毒通风,考生体温检测,每个考点设置3个隔离考场,道路提前疏通,干警全力护航……

两天后,湖北高考以“零感染”顺利收官。包括武汉在内,全省39万余名莘莘学子心怀梦想,平安完成人生第一大考。

今年入梅以来,我省经历持续强降雨,多地出现内涝,江河湖库水位超警戒、超保证。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迎战洪魔,更加考验智慧和能力。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防汛,确保江河安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科学部署,坚决防止疫情、洪灾叠加。

疫情之中,未雨绸缪保汛期安澜——

把防汛当作天大的事来抓,下先手棋,打主动仗,采取了超常规措施。

3月份,洞庭湖“桃花汛”已现端倪。4月9日下午,省委书记应勇赴长江水利委员会、省水利厅、省应急管理厅调研防汛抗旱工作。他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部署得更周密些,确保我省安全度汛。

湖北仍处在严格封控的时刻,全省复工复产优先安排多个受疫情影响的水利工程提前开工。经抢抓工期,水利补短板四大工程完工,1280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加固完毕。

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不备。为确保安全度汛,全省各地水利部门加班加点,完成水利设施、防洪重点工程的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全省4674处水文监测站点、74个县级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完成维护保养。

进入5月后,省委、省政府密集召开会议,要求统筹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抢险救灾与恢复生产、防汛与防疫,确保既能彻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好疫后重振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又能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汛情之下,各地始终不忘绷紧防疫这根弦——

5月1日后,湖北省进入汛期。此时,我省也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

在做好高考等大型活动防控保障的同时,我省加强重点人员监测、排查和健康管理。7月以来,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26万人次,平均每天8.4万人次;对自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白虾实施紧急处置,截至7月16日,共采取、检测冻南美白虾等产品外包装、售卖台、冷库等样本共1389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强化疫情应急处置,加紧开展应对可能发生疫情的防控准备,防境外输入措施多管齐下。

防汛中,戴着口罩查堤、哨棚测温成为全省江河湖库上的一道风景。

黄冈市黄州区3000余名干部群众日夜巡查坚守长江干支堤,所有防汛哨棚每两天消杀一次,对内涝退水区域全面消杀,对禽类养殖等重点场所定期消杀,对因灾死亡畜禽、水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消毒灭源。

在受灾群众安置点,组织近300个疫情防控医疗站,确保不因聚集而传播疫情。荆州市纪南镇董场小学转移群众安置点有89人,分两层居住,每人佩戴口罩,定期更换,疾控中心每天定时检查宿舍、食堂、公厕等公共场所卫生情况,一旦发现体温异常人员及时隔离。

咸宁、荆门等地建立社区(村)干部、救灾队伍、巡回医疗队、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信息闭环管理,严格疫情筛查、快速处置,确保发热病人管控无遗漏。

按照省防控指挥部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统一要求,在所有洪涝区,由专门的防疫队强化疫情监测,严格落实发热门诊和巡回医疗队的哨点监测,加大水质、环境监测。建立社区(村)干部、救灾队伍、巡回医疗队、医疗机构四级发热门诊信息闭环管理,确保发热病人管控无遗漏。抗洪一线干部群众健康更是健康监护重点,各医疗队上堤指导防汛救灾人员个人防护与健康监测,确保防汛救灾队伍战斗力。

与此同时,我省灾后防疫工作紧锣密鼓:加强灾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强化受灾群众安置点疫情防控,避免发生聚集,保障环境卫生、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汛期重点传染病防控、血吸虫病急感防控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服务广泛开展,仅在血吸虫病疫区,我省就设立血防警示牌16727个,登记疫水接触人员47652人,给予预防服药17215人。

暴雨还在下。在千里长江、汉江、清江干堤上,在洪湖、梁子湖、长湖等五大湖防汛一线,在武汉、宜昌、荆州、恩施等城市渍水点上,在一个个受灾群众安置点上,荆楚干群防疫、防汛两座“大堤”同时坚守,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多支铁军一起上

战“疫”斗“汛”,奋勇当先!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数十万白衣战士慨然出征,成为防疫铁军,当洪魔来袭,很多人选择了再次出征。

省肿瘤医院职工陈天龙,疫情期间为方舱医院送物资,父亲7月8日接受了结肠癌手术治疗,目前还在恢复期。得知医院组建抗洪突击队,他二话没说,报了名。

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生李佐民,今年48岁,在江汉大学方舱医院奋战了一个多月,参与了800多位患者的救治工作。汛期来临,李佐民成为武昌片区的医疗组长,每天都会前往防汛安置点,送医送药,讲解防疫消杀知识。“责任重大。防汛持续多长时间,我们就会坚守多久。”李佐民说。

我省同济、协和、人民、中南等数百个医院组建防汛卫生应急工作队,开展测温消毒、送医送药、健康教育,为防汛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建三局二公司的夏德勤曾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如今又走上武金堤,成为防汛抢险突击队的一员。

更多的防洪战士是党员、各级干部与群众、人民子弟兵。

“我是党员,我先上!”肆虐的洪水中,一个个共产党员挺身而出,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一线高高飘扬。

6位“98抗洪”英雄再登龙王庙签下“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72岁老党员周学思主动请缨,再上前线……

在最前沿的防汛哨所里,在洪水拍击的堤坝上,在疾驰前行的冲锋舟里,5万多名党员干部艰苦鏖战。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武穴市花桥镇荆竹河堤出现溃口,中部战区紧急派出陆军某舟桥旅300余人现场救援;浠水县罗湖圩堤水位暴涨,中部战区迅速出动100名官兵抢险救灾。目前,中部战区已派出3300余人投入湖北抢险救灾。

危急关头,人民战争打响。我省组织动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工作,帮助恢复生产生活,开展心理疏导活动,踊跃参与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长湖湖堤上,6000余名群众自发走上堤坝巡查排险;浠水县白洋河水库连续发生散浸、脱坡险情,当地数百名干部群众昼夜抢险;嘉鱼簰洲湾600余名在外务工人员闻讯返乡,上堤值守,回不来的也捐来了矿泉水、泡面。

初步统计,截至7月19日,防汛战场上,除水利专业人员外,上堤防守的干部、群众近12万人。

防疫战线上,3.2万名医疗与防疫队员投入抗洪防疫工作,近300个医疗救护站遍布各个汛区,为百姓服务。

“已消毒。7月11日。”一页加盖公章的粉红色告示,贴在长江干堤黄梅县蔡山镇6号哨棚的外墙上,加黑加粗放大的“已消毒”3个字,很是醒目。

1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行走在黄广大堤上,看到林立的哨所都能见到这样的公告。同时,各种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海报也张贴得琳琅满目。

每个哨所里,都备有酒精、洗手液、口罩等防疫物品。蔡山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胡俊峰介绍,医疗点除了为防汛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每天还负责对哨棚内外进行消杀。

脱下防护服,穿上深筒靴,从防疫一线到防汛前线,战场在变,初心不改。

防疫防洪一盘棋,两道防线,筑起冲不垮的堤坝,倾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我们不会让任何一名受灾群众流离失所、挨饿受冻!”18日,记者来到蕲春县蕲州镇第三小学,当地一位县干部郑重承诺。

这里是蕲春受灾转移安置点之一,从7月8日起,沙径村100多名转移群众陆续安置于此。

一进大门,有专人给记者测量体温并登记。陈时军老师说,安置点采取封闭管理,里面的人出去要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外面来的人一般都谢绝入内。

安置点艾香弥漫。镇干部潘冬梅介绍,当地多家艾企,捐赠了大量艾条,每天熏一下可以消毒。

为做好疫情防控,安置点设有医务室,各类药品齐聚,长驻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每天测体温两次,帮助校园消毒。记者看到,体温登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测体温与消毒的记录。每间教室只安排五六个人入住,采取分餐制,不聚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全力统筹防疫与防汛工作。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过后,湖北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大汛来临之际,全省启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应急部门与水利等单位信息互联互通,共同会商研判,省、市、县三级值班值守、指挥调度、通信保障,各司其职,有序应对抗疫防汛双重考验。

践行人民至上,全省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

省委组织部号召全省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在抗疫与防汛工作中,勇于担当,向险而行。初步统计,截至7月20日,5万多名党员冲锋在抗洪一线,上万名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省卫生健康部门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卫生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每一个安置点和堤防巡视点都设置医疗保障点;截至7月16日,我省受灾地区设置医疗救护站267个,派出巡回医疗队2094支共计10488人次,卫生防疫队2340支共计11978人次,累计消杀面积1768万平方米。

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农科院由厅长、院长带队,派出几十路专家,带着全省40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挽起裤腿下灾田,帮助农业生产自救。

不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是失职失责,全省各级纪委监委将监督问责扩大到抗洪一线、抗疫一线,加大明察暗访力度。6月以来,仙桃、大冶、红安等地问责多名因防汛不力、擅离职守的干部。

7月13日凌晨2时,经过连续10小时抢险,武汉市新洲浏湖泵站周边管涌群得到控制,高出泵站6米的滔滔举水奔流而过,堤内泵站安然无恙,坚守抢险现场的技术指导舒明智,却倒在他最熟悉的大堤上,永远离开了我们。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换来鱼水之情更浓。

妥善的安置与后续的帮扶,温暖和抚慰灾难带来的暂时伤痛,给人信心与鼓舞。

记者在黄梅、浠水、阳新等多地采访时,许多受灾群众纷纷表示,舍了小家保了大家,值!更多的群众理解转移安置,称要尽早恢复生产与家园重建。

江陵县六合垸农场遭受洪涝灾害,水稻绝收6000亩,芝麻、玉米等旱地作物受淹超1000亩。农场近百名干部下沉抗灾,免费调集稻种、农药和化肥,帮助农户恢复生产。截至17日,已有37户实施早稻翻秋补种1850亩。受灾农户田美源说,国家尽了力,我补种要不空一分田!

英雄的湖北人民,没有被疫情压垮,也同样不会向洪魔低头。

大疫当前,砥砺顽强斗志;大考面前,更显众志成城。

暴雨还在继续,防疫防汛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任凭风雨再大,只要党心民心心连心,就能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夺取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双胜利;就能确保经济社会恢复重振,让荆楚大地浴火重生、活力迸发。

(本报报道组:记者柯冬林、胡琼瑶、刘胜、龙华、成熔兴、周寿江、祝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