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孙女来援疆
“你家在哪里呀?”“我家在八十三团。”“你爷爷在哪里上班呀?”“我爷爷在八十三团医院上班”,这是笔者逗王清一玩耍时的一番话。
两岁半的王清一是王金良可爱的小孙女,妻子退休在家照顾孙女。“我总是担心他的身体,带着孙女来新疆照顾他,陪他一起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们是一家三口人都来援疆呀。”王金良的爱人方四春这样开玩笑地说。
王金良是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对口支援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八十三团职工医院的第六批支医专家,现任该院放射科主任。2016年3月,英山县人民医院要派驻一名放射专业的医生参与援助支医帮扶活动。当时科室其他医生,有的要照顾老人小孩,有的身体带病。59岁的王主任虽然也有自己的难处,但是作为一名3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祖国边疆人民需要援助的时刻,他毅然主动申请援疆工作,决定用自己的医疗诊断技术为屯垦戍边的兵团人奉献一片爱心。
王主任告诉笔者,面对八十三团职工医院放射科设备和仪器落后、临床科医务人员医技知识匮乏、对CT影像知识浅薄等现状。他意识到自己在放射科的责任重大,要想做好本科室的工作,必须帮助他们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学习,切实解决职工看病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工作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毫无保留地给科室人员传授经验。
王金良对进行放射检查的每个病人的诊断都会放手让科室年轻医师和新入科室的年轻人去做,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使他们的诊断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当他听说有个别到该团医院不久、年资低的工作人员思想漂浮不定、打算跳槽的时候,从客观地角度、以一位老同志的真诚奉劝他们留下来,告诉他们:“兵团的建设需要你们,在这里你们会大有所为。”
当第二个孙女出世的消息传来,王金良非常高兴,因为到新疆来的时候,小孙女还没有出生呢。听说援疆支医专家每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儿子、儿媳希望他能够利用假期回家看看,但是这里的患者需要他,他离不开这个工作岗位,他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孩子们征得了他们的理解,并毅然放弃了回乡探亲的机会。有了家人的支持使他能够更踏实地开展援疆工作。
王金良是一个非常热爱运动、热爱大自然的人。在湖北的时候,做为自行车爱好者,他参加了当地的自行车骑行队,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和骑友一起出门旅行。他说通过这种活动,既强身健体、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和队友的友谊,不断培养和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来新疆以后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常常设想能够骑上自行车带着爱人与孙女一起到八十三团周边的阿拉山口市、博乐市、赛里木湖、伊宁市去看一看祖国边疆的大好河山,由于工作太忙,除了刚来那天路过乌鲁木齐市的时候在那里停了停脚,国庆节那天带着爱人、孙女到离八十三团最近的精河县城玩了一天,再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妻子方四春说:“出去玩都是次要的,只要能够陪在他的身边一起站好最后一班岗,我就心满意足了!”
在八十三团的援疆专家宿舍里,一进门的厨房后窗半开着,窗台上是爱人方四春精心包好的饺子。方大姐说:“这里是我们天然的冰箱。”在餐厅和卧室的隔墙上记录着小清一刚来时候的身高与如今身高对比的两道横线,她比来的时候已经长了三厘米了。
整个卧室除了一个单人床和一个临时支起的地铺,几乎放不下别的家具了。但是方四春却笑呵呵地说:“来了就是来吃苦的,能有卫生间、有个睡觉的地方就很不错了。”五十多平米的小屋整洁而又温暖,阳光充裕,给人温馨、祥和的感觉。只有两岁半的小清一说话还不是很清楚,却非常懂事,看见家中有客人,她乖巧地一人玩自己的玩具去了。在阳光斜射进来的那面墙上,张贴着各种形状的识字图画,还有她与奶奶来新疆的时候在武汉机场的留影,她用手指着自己穿着小裙子的照片,像是对我们展示着在照片的那头远在湖北家乡的人民正在想念祖国边疆、在八十三团这里生活的亲人。
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不能误诊多花钱,病人不走冤枉路”的座右铭。今年四月份,在为该团4000多名老年人健康体检的时候,他认真接诊每一位体检者,顺利完成了体检工作。通过检查筛查出五例肺癌病人,使他们得到了及时医治。转眼援疆工作即将结束,王金良非常留恋这个地方,他说:“如果能够再援疆一年,等CT诊断仪器购入以后,我要把多年积累的经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里的医生,能更好地解决这里人们看病难的问题,那该有多好啊!”
作者:程玉芳 唐建军
责任编辑:黄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