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湖北日报】襄阳用共同缔造理念 做好疫情防控

【湖北日报】襄阳用共同缔造理念 做好疫情防控

2022-11-15 10:34 湖北日报

今年9月,我省在武汉、襄阳、宜昌选定5个社区,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襄阳市襄城区闸口社区是其中之一。经过两个月运行,历经10月份襄城区一轮疫情考验,闸口社区试点工作成效显著。“解剖一只麻雀”,让经验多点开花,襄阳市正用共同缔造理念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屏障。

共谋  建成10分钟采样服务圈

闸口社区并不是襄阳市环境最好、基础设施最全的社区。相反,闸口社区位于老城新区接合部,19个居民小区中有16个是老旧小区,自由职业居民多、再就业困难群众多、老年人占比大。“确定试点社区时我们自我加压,如果闸口社区能搞好,全区就能搞好。”襄城区委书记周俊明说。

试点怎么试?“当地的想法是,把常态化防控中的核酸采样、楼栋管控、重点人口排查等实行社区自治,街道和区直部门退出在闸口社区的直接管理、服务,只提供指导培训,协调外围事项。”庞公街道办党工委书记李海林说。

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考察,闸口社区对于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有了初步想法,但没想到一与居民商议,就被推翻。“那是9月27日晚上,我们召集社区医务工作者和居民代表,开了一个讨论会。”闸口社区党委书记陈志娟说,当时社区的方案是,在每个小区设置一个核酸采样点。老党员钟成学当场反对:“有几个小区只住了几十个人,都设点,会造成人力、经济上的巨大浪费。”经过商议,大伙一致认为,在东边的创业园、中部的小吃街、西边的健身广场3个居民相对集中地方设立采样点,就可满足绝大部分居民需求。“你们说得对!”陈志娟从善如流,“居民是最了解社区的,也是社区的主人,你们的意见,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闸口社区居民召开“板凳会”,商讨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通讯员 齐然然 摄)

看到社区爽快地接受了不同意见,100多名群众代表发言愈发踊跃——“有生病的老年人下不了楼,可否上门采样?”“辖区单位的很多员工不是社区居民,能否在单位内设置采样点?”……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又分批上门,走访居民3147人次,发放调查问卷3751份,在各小区累计召开党员居民骨干会、居民大会等“板凳会”75场次。工作人员把问题集中整理,归纳为核酸采样点设置、采样人员配备、进出小区管理、楼栋人员排查、管控单元服务等8大类。“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了,自然得到大家支持。”陈志娟介绍,目前社区内已建成3个固定采样点,2家单位采样点,1支流动采样队,形成覆盖全体居民的10分钟采样服务圈,社区采样率由89%升至95%。

共建  153位居民采样员“领证上岗”

手消毒、取管、撕咽拭子、采样……11月10日上午,在闸口社区精诚小区健康小屋核酸采样点,居民苏平正熟练地进行核酸采样。3个小时下来,苏平脸上被口罩勒出两道深印,上衣已经汗湿。“我可是持证上岗。”苏平亮了亮“培训合格证”说,10月初,社区招募居民核酸采样员,她主动报名。经过几轮培训、实操,考验合格后,区卫生健康局给她颁发了培训合格证。“以前做核酸,排队久了心里还有怨言;现在,自己试过才知道医护人员辛苦。”苏平说,平常她每天上岗5个多小时,采样千人左右。在闸口社区,像苏平一样“持证”的居民核酸采样员已有153人。“已经开展培训13期,累计培训800多人次。”陈志娟说,试点之初就定下“社区核酸自己采”的计划,每次招募,居民都踊跃报名。如今,闸口社区不仅实现了“核酸自采”,还在今年10月防疫任务紧张的情况下,派出22名居民采样员支援周边社区。“当采样员很有成就感,邻里关系也亲密了。”苏平说,以前邻居见面只是点点头,现在大家都主动和她打招呼。

疾控中心专家对社区居民进行采样培训(通讯员 齐然然 摄)

人人参与的氛围浓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疫情防控之中:42户居民主动表示把闲置的车库、仓库等无偿提供给社区做核酸检测采样点、物资存放点,以备疫情严重时的“战时之需”;75个辖区小超市、药店、餐馆等商户表示,愿意拿出商品物资以备“战时周转”;社区志愿者从200多人增至872人;今年10月返襄人员主动报备率达98.9%,比9月份上升11.7个百分点。

10月18日,襄城区突发疫情,闸口社区有5个楼栋临时管控。32家沿街店铺主动把自己的门店无偿提供给社区,作为核酸检测采样点和物资存放点。

共管  人防、技防排查返襄人员2176人次

对着门禁的摄像头停顿2秒,随着“您的体温正常,欢迎回家”的声音传出,栏杆自动抬起,73岁的粮机家属院居民范桂清进入小区。

粮机家属院是个老旧小区,大部分时候人员随意出入。闸口社区的16个老旧小区中,不少连门都没有,难以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社区组织3场商讨会,就门禁怎么装、功能怎么设、门口谁来管进行商议。“如果能刷脸就方便了。”“除了刷脸,能不能再加上测温的功能?”集合群众意见后,社区找到相关企业,提出功能需求,很快在4个小区安装了具有人员体温、外来人员等实时监测预警功能的门禁系统。门禁的管理效果明显。半个月前,居民万某在居家健康监测中私自外出,被小区门禁识别后只好返回家中。“人防、技防已累计排查外地返襄人员2176人次,其中78人按照规定进行了居家隔离。”陈志娟说,目前他们正筹划将门禁数据与疫情大数据库对接,门禁扫描后可直接看到健康码、行程码,居民安全更有保障。

管住了门,还要管得住人。闸口社区在每个小区按照楼栋推选5名公道正派、热心小区事务的居民,组建小区评审团,对居民戴口罩、测核酸、守公约、志愿服务等情况进行评价,并在小区红黑榜进行公示,让违约者“丢面子”。同时,辖区的商户还自发成立了商户防疫联盟,不定期上门对商户的防控落实情况进行查检提醒,对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督促整改,对多次出现违规、屡教不改的,由商户联盟报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予以处罚。

共享  “闸口经验”多点开花

“用共同缔造理念抓好疫情防控,关键是要解决群众难题、发动群众参与。”11月3日,襄阳市疫情防控联防联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陈志娟在会上分享了把共同缔造理念运用于疫情防控的经验。

11月5日,枣阳市20多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闸口社区学习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经验;11月7日,襄阳市委统战部组织包保联系的昭明台社区、中山巷社区到闸口社区学习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做法。

“采样人员专兼结合、采样点点面结合、物资人员储备‘平战’结合……”陈志娟说,经验做法是集体智慧,除了让居民享受到便民服务,还要乐于分享给兄弟社区,他们准备把具体做法编成手册,供大家参考。

襄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正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疫情防控体系,发动广大群众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用群众力量补齐社区人员紧缺短板,形成疫情防控强大合力。

目前,襄城区广泛发动培训村医、教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2673人,1100多人通过培训获得合格证,基本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核酸采样自我运行。在襄城区余家湖工业园区,区政府对职工在500人以上的企业,实行职工采样志愿者持证上岗,核酸采样自给自足,对不足500人的企业,采取地域相邻、适当整合的方式设立职工采样点,彻底解决了园区5000余名职工长期以来核酸采样排长队的问题。

市民在街头健康小屋做核酸检测(通讯员 谢勇 摄)

20个“健康小屋”现身襄城街头

湖北日报讯 (记者赵峰、通讯员唐姗姗)“既美观又方便,不用排长队,基本能实现随到随检。”近日,襄城区真武山街道岘山文化广场,市民孙庆波指着路边一间“健康小屋”说。

从8月开始,针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襄城区先后两次扩面核酸检测。该区常住人口约46万人,但常态化采样点仅20个,导致群众排队时间长、医护人员工作时间长。有群众反映,北京、上海在街头巷尾设置很多“健康驿站”,非常适合常态化核酸检测。通过协调,一组“健康驿站”的文图材料传了过来。10月下旬以来,襄城区分两批增设20个“健康小屋”。经过定制完成,四面开窗。外观分为黄色和白色两种,与襄阳古城建筑风格统一。襄城“健康小屋”建在人员密集的商超、客运站、健身广场、居民小区附近。在6平方米的空间内,配有置物架、空调和核酸检测相关用品。“投入使用以来,襄城每个健康小屋日均采样2000至3000例,老百姓排队时间通常都控制在5分钟以内。”襄城区真武山街道办事处主任陈亚磊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陈鹏 通讯员 王盛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