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省第三人民医院:念好四字诀,为民解忧见真章
经过3个月的技术帮扶,罗田县河铺镇中心卫生院成功为一名90岁高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这是该县乡镇卫生院完成的首例卒中溶栓,也标志着省第三人民医院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取得初步成效。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念好四字诀,推动实践活动见真章,出实效。
一、在“统”字上下功夫,织密心脑防治一张网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医院充分发挥全省“323”脑卒中防治攻坚行动的重要龙头作用,系统谋划对口联系基层医疗单位全面心脑防治一体化工作。院领导班子成员先后深入基层卫生院(室)专题调研18次,共收集心脑疾病技术下沉、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实用药品设备短缺等方面问题22个,为实践活动开展明确了方向。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积极发挥省脑防办功能,结合全省心脑防治计划,全面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启动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工作调研、开展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站认证等工作,促进全省心脑防治一体化和实践活动共同推进。三是坚持项目带动,从“小切口”入手,在基层联系点天门市、罗田县等地举办适宜技术培训班和管理能力培训班,4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百人参加。同时带领专家团队实地帮扶基层卫生院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一体化工作,加快胸痛单元、卒中防治站建设,助推卫生院打造特色品牌专科,支持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二、在“干”字上做文章, 谋划为民解忧一盘棋
一是把为民的事干好,全面落实“323”脑卒中防治攻坚行动计划,集中整合优势资源成立“院中院”——湖北中山脑血管病医院,打造湖北省神经疾病专业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开展脑血管疾病患者筛查,已完成4267例;完成了242家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站的认证;积极推广脑卒中治疗适宜技术,举办各种能力培训3912次,参加培训人员达10万余人次。二是把利民的事干成,积极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设置病人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点”,为特需人群提供全程就诊陪同服务。开办暑期子女托管班,共招收职工子女63人,开办美好课堂25次,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三是把惠民的事干实,组织青年硕博团成员开展走基层活动,先后86人次到基层医联体单位进行帮扶指导,49人次对乡镇卫生院医生、村医进行常见病诊疗培训;聚焦通城对口帮扶,职工消费扶贫总金额达105万元,与关刀镇卫生院签订医联体协议,进行医疗技术帮扶,免费接收人员进修,院领导带队先后3次到麦市镇红石村为居民提供健康医疗服务。
三、在“新”字上求突破, 铆足改革发展一股劲
一是下基层形式新,将实践活动与院长科室行紧密融合,领导班子共走访临床医技科室43个,充分梳理学科发展思路,及时解决临床科室困难。二是察民情方法新,临床科室“点菜”,院领导及行政科室“下单”,共收集人才、绩效、基建等问题93个,立行立办56个,纳入重点工作任务37个,并进行追踪管理,年终“结账”。三是解民忧手段新,制定实施了《院领导与临床科室“结对子”帮扶工作方案》,建立院领导亲手抓、职能部门闭环办、临床科室监督评的良好局面,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四、在“深”字上见实效,凝聚党员群众一条心
一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先后走访慰问困难职工67人,发放慰问金27800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7件。全院党员干部积极下沉社区,服务3361次,时长9423小时,认岗认事361个/件。二是深情暖心,开设迪士尼欢乐屋,为儿童脑病康复治疗患者提供寓教于乐服务;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加大人文关怀力度,改善医护人员工作条件,举办援沪先进事迹分享会,评选表彰优秀医护人员139人次,增强职业荣誉感。三是深植厚培。讲好医院实践活动故事,定期向全院职工公布活动成果。目前已发布实践活动相关稿件29篇,省级媒体10篇,并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党建活动,全力营造实践活动良好氛围,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