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秭归县卫健局:小切口书写健康大文章
自全省卫健系统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秭归县卫健局作为省卫健委实践活动联系单位,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服务理念,把人民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和检验卫生健康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精准解决群众所想所盼。
一、找准“关键点”,挥好惠民服务“指挥棒”。一是健机制。制定了《秭归县卫健系统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把实践活动与局机关精细管理工作有机衔接,每月一考评、年底有兑现。二是强能力。结合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每周一学屈子学堂,通过系统行家讲,专家教授教的方式,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总结经验教训能力、典型推广带动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党组书记讲党课2期,能力培训3期,邀请县级专家授课3期。三是深摸排。以共同缔造、筑堡强基、乡村振兴、两个幸福建设为抓手,结合行业实际,围绕“卫生健康单位内涵建设”“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主题,通过走访调研、驻点蹲村、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领办实事,对群众急难困盼的问题实行一般事务立行立办、重要事务协调研办,截至目前,卫健党员干部下基层走访273次,收集问题96个,协调研究具体举措,均逐个销案。
二、找准“突破点”,画好健康为民“标准像”。一是细耕卫生健康“廉政田”。严格执行公立医院三重一大事项月报告、党风廉政及纪律作风建设督查通报等制度。全面开展清廉医院建设,规范乡镇医院权力运行等行为。“组建两中心一平台”(发展规划项目管理中心、财务信息监管中心和医药购销国有平台公司),将全县医疗机构的项目、经济活动全部纳入管理范围,有效降低运行成本、规避廉政风险。今年3月试运营以来,规范管理医院项目32个,节约资金164万元。二是扎实做好筑堡强基工作。以健康义诊、康乃馨志愿服务活动为契机,组建 “筑堡工程”工作队,落实24名机关干部包保87户幸福小区责任户,签署共联共建协议,拟定实事清单,领取社区居民微心愿。三是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联合医保、财政等八个部门出台了工作方案,以户为单位,在辖区内针对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口等特殊群体的家庭开展精准识别,定期上报预警信息,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精准落实健康帮扶工作。
三、找准“落脚点”,树好便民服务“好品牌”。一是推动医卫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开展全民健康体检,目前已完成集中体检12万余人次,新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439人。组建由县级专科医生、乡镇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组成的125支“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已签约13.95万人,建立健康档案33.53万份,档案使用率达55%。对重点人群按照“绿、黄、红”三色标识分级分类管理,在一村一社区试点为居民个人发放“红、黄、绿”三色纸质健康档案袋,通过“三色”提升居民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同时根据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三色”管理数量、频度、难度、成效(高转低)综合考核,严格公卫经费拨付。按照“一平台、一张网、一数据库、一个端口、一个病案号”标准提档升级区域信息一体化系统,开辟了县乡卫生健康网络一盘棋格局。二是推动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依托县级6大质控中心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巩固等级医院和“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成果。两所县级医院被国家列为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500家县级医院名单。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11家乡镇卫生院被省卫生健康委授予“湖北省老年友善机构”。三是推动“323”攻坚出成效。两所县级医院成功创建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11个乡镇卫生院全部通过了胸痛救治单元创建,2个乡镇卫生院通过卒中防治站创建。稳步为村卫生室配置心电图机,通过互联网信息系统实现“村医检查+县级诊断+协作急救”目标。对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准识别、建档管理、免费用药和规范服药。组织两所县级医院依托两河口镇、归州镇卫生院建立区域血透站,方便片区患者透析。四是推动计生服务提质增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在“市民之家”开展一站式婚检服务。扎实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推动孝心接力“康乃馨”计生特殊家庭关爱志愿服务工作。人口家庭工作在全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工作培训班上进行经验交流,康乃馨志愿服务品牌获宜昌市“喜迎二十大·宜昌志愿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