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體|登录|注册

【人民日报】要像尊重圣贤一样尊重医生

【人民日报】要像尊重圣贤一样尊重医生

2018-08-18 11:31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经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是继教师节、记者节之后,我国设立的又一个特定职业群体节日。

自古以来,医生都是一个备受尊重的职业。医学源于人性的善良,医生的初心是为病人谋幸福。设立医师节,是全社会给予医生的特殊荣耀和礼遇。

医生,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人都有生老病死,谁能离得开医生?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永不再来。五千年来,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的故事广为流传,他们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巨大贡献。古语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生每天都在救命,可谓功德无量。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我们把健康委托于医生,把财产甚至名誉委托于律师,像这样重大的事情绝不能委托给地位卑微的人。生命无价,医生是“生命的守护神”,理应获得崇高的社会地位。

医生是我们素不相识的“亲人”。现代医学是陌生人对陌生人的照护。大凡医生,都心怀慈悲,所谓“医者父母心”。明代裴一中在《言医》中写道:“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当医生看到有人被病痛折磨时,感同身受,若己有之,病魔一日不除,内心一日不安。这与亲人何异?我国著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一生亲手接生了上万名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她常常为孕妇擦擦汗珠、掖掖被角,一举一动传递着医者大爱。她说:“我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很多人出于对林巧稚的感激,给孩子起名为“爱林”“念林”“仰林”。仁心仁术,令人景仰。

医生是我们患难与共的“战友”。无论病情多么凶险,医生会和患者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在所有人中,医生是最想让患者活下来的人。只要有一线生机,医生就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不久前,湖南郴州儿童医院一位骨科医生,连续做了9个小时的手术。由于颈椎长时间不活动,诱发了枕大神经痛。当最后一台手术进行到一半时,这位医生脖子突然不能动了,但他不想因此中断手术,于是边做手术边让同事给自己颈部打针。这张照片在网上热传,感动了无数网友。宁可牺牲自己的健康,也要挽救别人的生命,这就是好医生的品格。

眼下,医生的待遇与其教育程度、工作强度、执业风险还不匹配,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劳动价值尚未得到合理体现,受伤受辱事件时有发生。对此,很多医生有抱怨、有愤怒、有不甘。但是,这并没有动摇医生的职业信仰。近年来,中国获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如此巨大的成就,包含着医生的牺牲和奉献。

有人说,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中国的医生用坚强的脊梁,撑起了健康中国的大厦。今天,我们设立医师节,就是要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让人们像崇拜英雄一样崇拜医生,像尊重圣贤一样尊重医生,像爱护亲人一样爱护医生。医生有尊严,生命价更高!(作者:白剑峰)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8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